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北省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衡水中学.doc

河北省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衡水中学.doc

2012年河北省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衡水中学)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4页,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1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 选择题(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每小题1分,共50分。

)1.八卦是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卦字的右边“卜”字,是象形,表示在地上竖杆子,右边那一点是太阳的影子。

“卦”字左边的“圭”字是尺子,用来测量影子的长度位置。

通过长期测量,劳动人民掌握了春耕秋收的各种季节规律。

这表明A.中国文化博大精深B.八卦起源于象形文字C.八卦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下的智慧结晶D.八卦是我国古代计算季节和时间的唯一方法2.《诗经·卫风·氓》中写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从中可获取的历史信息是A.青年男女恋爱完全自由B.商品交换仍然存在实物交换形式C.父母不再干预子女婚姻D.封建纲常礼教束缚人们思想3.“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执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

”此言论说明荀子A.重视礼义教化 B.强调严刑峻法 C.主张王霸并用 D.提倡上善若水4.《隋唐演义》是一部兼有英雄传奇和历史演义双重性质的长篇讲史小说。

以隋朝末年农民起义为故事背景,讲述隋朝覆灭与大唐建立的一段历史。

小说中塑造的人物个性鲜明,其中十八杰之一的李元霸以唐高祖李渊的第三子李玄霸为原型。

据此推断《隋唐演义》最可能创作于A.隋大业年间B.唐贞观年间C.明洪武年间D.清康熙年间5.《焚书·答耿中丞》说:"夫天性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

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故为'愿学孔子'之说者,乃孟子自所以止于孟子,仆方痛撼其夫,而公谓我愿之欤?"李贽此话的含义主要是A.批判摧残人性的孔子思想B.肯定人皆有独立思考权利C.揭露道学家们的虚假面目D.主张亲身实践并学以致用6.德国汉学家指出“中国在11世纪至13世纪发生了根本的社会变化”。

“根本的社会变化”主要体现在①文官政治取代了前朝以地方藩镇为代表的军人政治②封建制度内部孕育出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因素③农业文明、城市文明和物质文明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④封建社会继续发展,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顶峰A.①③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7.道光帝对签定《南京条约》的原则性指示是:“广东给过银两,烟价碍难再议;战费彼此均有,不能议给,其平行理可以通融;贸易之所,前已谕知耆英,将香港地方暂行赏借,并许以闽浙沿海,暂准通市。

该逆既来诉冤,经此次推诚晓谕,当可就我范围。

”由此可知道光帝的外交思想属于A.近代国家思想 B.屈辱外交思想 C.传统夷夏思想 D.殖民外交思想8.“经济足匡时,筹楚饷、克杭城、平粤寇、底定关陇回疆,尽瘁江闽,先幕后官,遍历艰苦成铁汉;诗书能报国,精天文、熟地理、详水利、谙练吏才兵略,兼通洋务,出将入相,不求温饱是真儒。

”该题词称赞的是A.曾国藩 B.李鸿章 C.张之洞 D.左宗棠9.“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

”该思想属于A.洋务派B.革命派C.维新派D.激进派10.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我们主张的新民主主义的经济,也是符合于孙先生的原则的……在现阶段上,对于经济问题,我们完全同意孙先生的这些主张。

”对材料中“孙先生的这些主张”理解正确的是A.核定地价,土地归国家所有 B.平均地权,限制资本家的剥削C.平均地权,土地归人民所有D.平均地权,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11.伴随着西方思想文化的传入,中国近代的人文主义思潮逐渐形成。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思潮的显著特点是A.强调个人的人生价值B.是一种资产阶级的思想C.注重个人的思想解放D.个人价值与民族命运相结合12.2011年4月1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将在中国三亚举行,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五国领导人将商讨如何协调应对重大国际问题,如何深化和扩大彼此间合作,如何加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等问题。

这表明中国A.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B.致力于周边国际关系C.加强与第三世界的团结和合作D.与世界大国建立各种类型的关系13.近代史上的北大开民主风气之先,人才荟萃,其中尤以属兔的三名教授闻名中外。

俗称"老中小三只兔子":大兔子是蔡元培,中兔子是陈独秀,小兔子是胡适。

胡适曾俏皮地说:"北大是由于三只兔子而成名的。

"据此判断下列选项有误的是A、大兔子: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采取"兼容并包"方针,使北大学风焕然一新B、中兔子: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最早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C、小兔子:提倡白话文,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文学革命由此开始D、三人所倡导的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并成为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14.在某中学的“上海乡土史”课程上,老师要求学生按指定材料(见右表)确定一研究主题。

A.上海工业化一瞥B.改革开放在上海C.上海,中国现代化的缩影D.上海,红色的摇篮15.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雷颐在谈及民族主义时说:“一个正义的运动,只有情感是不够的,民族主义也一样。

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

”下列历史事件最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A.禁烟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文化大革命16.《药》发表于1919年4月。

在小说中,鲁迅着力刻画了民众对辛亥革命的无知。

革命者夏瑜的牺牲成为人们闲聊的话题,无论是年轻的"二十多岁"、"驼背少爷",还是年长的"花白胡子"都对夏瑜在狱中的正义之举表现出鄙夷,为夏瑜被狱卒打嘴而喝彩。

作者这样刻画人物的最主要用意在于A.号召广泛深刻的思想解放 B.揭露中国社会的愚昧落后C.抨击反动统治的白色恐怖 D.要求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17.民国十一年,孙中山说过这样一段话:“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

……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

”为改变这种现状,他进行了一系列不懈努力,其中不.包括A.提出“耕者有其田”B.颁布《临时约法》C.发动国民革命运动D.接受“三大政策”18.1923年12月1日,陈独秀在《前锋》杂志上撰文认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社会阶级固然一体幼稚,然而资产阶级的力量究竟比农民集中,比工人雄厚”。

这一认识A.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B.促进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C.阐明了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 D.科学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特点19.1937年11月13日国民政府发表自上海撤退之声明:“各地战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阵地化为灰烬,军心仍坚如铁石,陷阵之勇,死事之烈,实足以昭示民族独立之精神,奠定中华复兴之基础。

”这可以说明当时①国民政府实行全面抗战路线②国人民族意识空前增强③抗战进入相持阶段④中国军队殊死抗击日军进攻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④ D.②③④2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公平的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以下教育思想或措施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是①“有教无类” ②颁布《九年义务教育法》③“三个面向”思想④发展希望工程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21.环球时报记者李洁思台湾报道:2008年7月21日,陈水扁卸任后首度以“被告”身份出庭。

一位老伯伯从背后一记“无影脚”踹了陈水扁屁股,声称:“我是代表十几亿中国人踹陈水扁。

”这说明A.“一国两制”已经成为海峡两岸人民的共识B.“台独”势力在台湾已经受到法律的严惩C.“台独”不得民心,受到人民的唾弃D.国共两党已经实现第三次合作22.1992年,邓小平头像再次出现在《时代》周刊封面上。

《时代》周刊介绍到:"'航空母舰在13年里转了第二圈。

"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他倡导"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思想B.他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C.他系统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规定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D.他的南方谈话,为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提供基础23.北京时间2011年7月21日、26日、28日、30日、8月1日,位于东太平洋的中国大洋协会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完成了五次下潜试验。

其中,第三次最大下潜深度达到5188米,标志着我国成为第五个掌握3500米以上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

这说明A.科技是第一生产力B.当代科技发展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展示C.深海探测技术影响了一个国家的兴衰D.中国科技在世界上已经处于领先地位24.对下列四个事件之间的关系表述最准确、最全面的一项是:①资本主义萌芽②文艺复兴运动③新航路的开辟④宗教改革运动25.马基雅维利提出:“确立某种秩序的唯一途径……就是建立一个君主制的政府;因为在那些人民已经彻底堕落、法律毫无约束力的地方,必须确立某种至高无上的权力。

通过这种权力,以一双高贵的手,以充分的专断的力量,才有可能控制那些权势之人过分的野心和腐败。

”这表明,马基雅维利认为A.君主制是摆脱无序状态的必然选择B.君主制是有序状态下的最理想政权C.君主的统治神圣而高贵D.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利于稳定社会秩序26.亚里士多德说:“德拉古(公元前621年担任雅典司法执政官)制定了他的法典,其制度如下:凡能自备武装的人有公民权利,这些人进行选举,九执政官和一些司库官有财产不少于十米那些无负累的人们中选出,司令官和骑兵司令则有财产不少于一百米那,无负累的人们中选出。

”由此可以看出,在古代雅典,要想成为公民并行使公民权利,必须①父母祖籍均属于本邦人②拥有一定财产③能自备武装④成年男子A.①②③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27.路德在宣传他的“信仰得救”思想时说过这样的话:“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

”该话的思想本质上A.指出了基督教徒的信仰途径 B.找到了基督徒的正道C.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 D.升华了欧洲启蒙运动的精神28.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进一步的后果,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没有改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