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神经病学脑血管病课件

神经病学脑血管病课件

6
脑血管疾病的分类(按病理性质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分)
栓形成
缺血性 脑梗死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血
腔隙性脑梗死 心源性脑栓塞
脑卒中
出血性
脑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7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诊断:颈内动脉系统TIA
14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概念
因脑血管病变引起的短暂性、局限性脑功能缺 失或视网膜功能障碍 临床症状一般持续10-20分钟,多在1小 时内缓解,不超过24小时即完全恢复,不遗留 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和体征。 CT、MRI(DWI)检查无责任病灶。
危险因素-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l 缺血性脑血管病
l 高血压 l 糖尿病 l 房颤 l 高血脂 l 缺血性心脏病 l 吸烟 l 颈动脉狭窄 l 颅内动脉狭窄 (中国患者常见)
12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第二节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
15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病因及发病机制
TIA的病因: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狭窄、心脏病、血液成 分改变、血流动力学变化等
发病机制: 1.微栓子形成:(来源于动脉狭窄处的附壁血栓和动脉硬化斑块
的脱落、心源性)微栓子→阻塞小动脉→出现缺血症状 →栓子破碎或溶解→血流恢复→症状消失。 2.血液动力学改变:(动脉硬化和动脉炎等导致)脑动脉的 狭窄,(在此基础上的血压急剧波动)→ 一过性缺血。 3.其他因素:如红细胞增多症、血液高凝状态等。
脑血管病的病因
1.血管壁病变: (1)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性动脉硬化 最常见 (2)动脉炎:如结核、结缔组织病等; (3)先天性血管病:如动脉瘤、血管畸形等; (4)血管损伤:如外伤、插入导管。 (5) 药物、毒物、肿瘤等;
8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13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病例
男性,60岁 主诉:发作性右侧肢体无力2小时 现病史:早晨6:00起床后洗脸时右上肢无力,不:30时,上述症状再发,持续20分钟后症状 又自行缓解,遂来就诊。 查体:Bp:160/95mmHg,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 辅助检查:颅脑CT、MR(DWI)正常。
2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概念
脑血管疾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CVD):是指由 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慢性脑血管病变。
脑卒中(stroke):由于急性脑循环障碍所致的局限或 全面性脑功能缺损综合征。或称脑血管病性临床事件。
脑血管病的病因
2.心脏和血流动力学异常: 高、低血压或血压的急剧变动、心力衰竭、瓣膜病、 心律失常,特别是房颤;
3.血液成分和血液流变学改变: 高粘血症、红细胞增多症、高纤维蛋白血症以及 凝血机制异常等;
4.其他病因: 空气、脂肪、癌细胞等栓子,脑血管痉挛等;
5. 部分脑卒中病因不明。
9
新的进展 卒中病因分类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3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脑的血流供应
由两侧颈内动脉系统(前循环)和椎-基底动脉系统 (后循环)供应的。
4
颈内动脉系统 主要发出眼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后交通动脉; 供应眼部及文档大仅供脑参半考,球不能前作3为/科5学部依分据,的请勿血模液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椎-基底动脉系统 主要发出脊髓前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小脑前下动脉、 小脑上动脉、大脑后动脉等;供应大脑半球后2/5部分、丘脑、脑干和小 脑的血液。
16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临床表现
1. 好发年龄为50~70岁,男多于女。 2. 主要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历时短暂的、局灶性的神
经功能障碍或视网膜功能障碍,持续时间大多为1 0-20分钟,不超过24小时即完全恢复,不遗留 任何症状、体征,但常常反复发作。 3. 常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心脏病和高 脂血症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
小动脉阻塞 (SAO)
其他原因(OC)
血液和凝血机制 抗心磷脂抗体综合症 高同型半胱氨酸
烟雾病 夹层动脉瘤 大动脉炎
不明原因
大动脉粥样硬化 (LAA)
机制:动脉-动脉栓塞 穿支开口闭塞 低灌注栓子清除率下降 混合
心源性栓塞 (CE)
10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目录
脑血管病的概述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血栓形成 脑栓塞 腔隙性脑梗死 脑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掌握
熟悉
了解
1
第一节 概述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脑血管疾病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 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均高。 l是人类三大死亡疾病之一,占所有疾病死亡人数的 27%; l 存活者中有1/2~2/3遗留有后遗症(偏瘫、失语等)
危险因素-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l 性别:男性>女性 l 年龄:老年>中年或青年>儿童 l 种族:黑人>亚洲人或西班牙裔>白种人 l 地区差别:东欧>西欧;亚洲>欧洲或北美 l 家族史:卒中、高血压、心脏病 l 既往卒中史
11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5
脑的血液供应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两系统之间通过吻合支形成丰 富的侧支循环 脑底动脉环(Willis环) 它通过前交通动脉使两侧的大 脑前动脉互相沟通;颈内动脉 或大脑中动脉与大脑后动脉之 间由后交通动脉沟通,在脑底 部形成环状吻合。 脑深部的穿动脉的吻合支较少, 脑血流的调节和代偿作用较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