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年代乡土小说 ppt课件
20年代乡土小说 ppt课件
❖回忆故乡,回 忆重组来描写 故乡农村(乡 镇)生活,带 有浓重乡土气 息和地方色彩 的小说。
王鲁彦(1902-1944),原名 王衡,浙江镇海人
小说主要是短篇,代表作有 短篇集《柚子》、《黄金》 等,30年代写有长篇《野 火》(《愤怒的乡村》)。
写实的观照
《柚子》
“湖南的柚子啊,湖南的人头啊!” “这样便宜的湖南的柚子啊!”
❖ “好在肥水不落外人田。”好像摆花生摊的 小金从后面这样说。汪二的爹爹没有听见, 低着头还是默默地喝他的酒。”
许钦文,(18971984),原名许绳 尧,字士仁,浙江天 台人,与鲁迅先生过 从甚密,自称是先生 的“私淑弟子”。
一个热情、有风格的 作家。大刀阔斧,以 气势胜,是他基本的 风格
❖《鼻涕阿二》既控诉了非人社会的 冷漠与偏见对主人公的欺压,也揭 示了主人公心灵深处的劣根性。其 对社会的批判系基于对人性的批判, 因而具有深厚的力度。
❖ “汪二在回家的路上走着,心里默默地想:同 嫂子拜堂成亲,世上虽然有,总不算好事。 哥哥死了才一年,就这样了,真有些对不住。 转而想,要不是嫂子天天催,也就可以不用 磕头,糊里糊涂地算了。不过她说得也有理: 肚子眼看一天大似一天,要是生了一男半女, 到底算谁的呢?不如率性磕了头,遮遮羞,
反正人家是笑话了。 ”(《拜堂》)
❖台静农(19021990),安徽霍邱 人
❖——写悲剧的乡镇 传奇,沉郁、阴冷 悲剧性的乡镇传奇, 宗法制度对乡村底 层的一部 《地之子》”能将 乡间的死生、泥土 的气息移在纸上“。
❖收小说14篇,多取 材于民间,对当时 辛酸凄苦的农村生 活作了素描式的反 映。
❖ 许杰(1901-1993),浙江天台人 —— 风格粗犷,表现浙东的乡村悲剧。
❖《惨雾》---原始械斗 《赌徒吉顺》
乡土小说的贡献
❖ 1、突破了“五四”新文学诞生以来主要写知 识青年的狭小范围,第一次提供了中国农村 宗法形态和半殖民地形态的题材宽广、真实 而多彩的生活画面,成为了解当时农村社会 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各方面状况的最宝 贵的形象史料,具有不可替代的认识价值。
❖《疯妇》描绘的是一出家庭悲剧。
蹇先艾(1906-1994),贵州 遵义人 ——用 平静文字叙述 愤懑压抑, 《水葬》“对我 们展示了‘老 远的贵州‘乡 间习俗的冷酷, 和出于这冷酷 中的母性之爱 的伟大”,(鲁
❖ 《在贵州道上》以冷静的笔调刻划了贵州山 道的险峻、山民生活的困苦及其蒙昧的精神 状态
❖《烛焰》《天二哥》《新坟》
❖“你看,什么事都有一定的。你看, 风波亭将星落下,五丈原八卦无灵, 这都是玉皇大帝同着列位诸仙排定的 棋势。你看,常言道:‘阎王要你三 更去,谁能留你到五更?’你看,天 二哥昨天这时还能骂人打人,今天就 没有气了。你看,天二哥虽是平凡人, 也是经了阎王爷从黑色的生死簿子, 圈将下来,交给牛头马面的,所以就 不早不迟地在昨天下半夜将他结果了。
❖ “第二天清晨,汪二的爹爹,提了小酒壶,买 了一个油条,坐在茶馆里。
❖ “给你老头道喜呀,老二安了家。”推车的 吴三说。
❖ “道他妈的喜,俺不问他妈的这些屌事!” 汪二的爹爹愤然地说,“以前我叫汪二将这 小寡妇卖了,凑个生意本。他妈的,他不听, 居然他俩个弄起来了!”
❖ “也好。不然,老二到哪里安家去,这个年 头?”拎画眉笼的齐二爷庄重地说。
息,严谨的艺术构思,多样的体式追求,诙 谐的笔墨情趣
❖ 其乡土小说的背景皆为“奚谷镇”。
《怂恿》---丰富的地方俗语 “莫手续不清,明日又来唱枷绊,翻
门坎”,
“随是什么爱寻缝眼”爱“称长 鼻子”;
“真是走了种的蛮”;
“空的,蛆婆子拱磨子不起”;
“小蛾子扑灯火”; “
“当面的锣,对面的鼓,我俚打开窗 户说亮话;
❖ 作品多发表在北京的《晨报副刊》、《语 丝》、《未名》和上海的《小说月报》等报 刊
寓居于京沪大都市的游子,目击现代 文明与宗法农村的差异,在鲁迅"改 造国民性"思想的启迪下,带着对童 年和故乡的回忆,用隐含着乡愁的 笔触,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 移在纸上",显示了鲜明的地方色彩, 从总体上呈现出比较自觉而可贵的 民族化的追求,开创了现代文学史 上堪称一大创作潮流的风气。
“随便放句什么屁,都像麻辣子鸡样 塞在人家口里,又厉害,又讨人欢喜。”
“颈根”(脖子),“不在乎”(不必 要),“咸服 ”(服气),“稳当”(稳 重),“耳巴子”(耳光),“强梁”(称 霸),“粪涨”(混账), “雅”(也),“我俚”(我 们),“楼”(喽)
❖《陈四爹的牛》中描写一位有点阿
Q影子但性格更懦弱的农民周涵海, 妻子背地里偷人而被乡间民众取笑, 均无可奈何,他被人叫做“猪三 哈”、“黑酱豆”。陈四爹只准他 一顿吃两碗饭,他也忍饥挨饿地干 活。后因丢了牛怕东家责难而投水 自尽了。但陈四爹只为失牛而痛心, 放牛人的下落竟无人问起。
《菊英的出嫁》
坚持批判的态度,审美偏于对恶的、 丑陋的事物的深入体验,
受波兰作家显克微支的影响,对心理 描写颇为重视。逼真地写出乡土人物 土头土脑的心理状态及其变异。
环境描写具有浙东风情,具有一定程 度的民俗学的价值。
彭家煌(1898——1933),湖南湘阴人,
又名彭介黄,字韫松,文学研究会会员 。 ❖ 小说特色:活泼的方言土语,浓厚的乡土气
❖ 旧贵州这片贫困而苦难的土地,和在这片土 地上生活着、挣扎着的人们。在他笔下涌现 出的众多人物,挑夫、马夫、滑竿匠、盐巴 客、乞丐、草药贩子、家庭主妇、失业青年、 农妇、小职员、女艺人、教员……对于他们 的痛苦生活与不幸遭际,作家不仅作了忠实 的记录和典型的反映,建构了作家独特的贵 州乡土的艺术世界,对他笔下的人物,更寄 予了深切的同情,表现出作家的良知及其人 道的关怀
20年代乡土小说家
乡土文学——又称乡土小说,它的出现溯源 于鲁迅的《故乡》。20年代,现代文坛 上出现了一批比较接近农村的年轻作家, 他们的创作较多受到鲁迅影响,以农村 生活为题材,以农民疾苦为主要内容, 形成所谓“乡土文学”。
“乡土小说”是五四文学革命以后兴起的 一个最早的现实主义小说流派.
❖ 大约形成于二十年代中期,成员以文学研究 会作家为主,也包括语丝社、未名社的一部 分青年作家,主要代表有许杰、许钦文、鲁 彦、彭家煌、台静农、蹇先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