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历史必修三期末考试卷1

高中历史必修三期末考试卷1

咼二上学期期末试卷一、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2分。

)1、孔子曰:“仁者,爱人,爱有差等。

”墨子曰:“兼相爱,交相利。

”“爱无差等”。

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是()A. 二人所处的时代不同B.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C.学术思想不同D.谈论的问题不同2、太学是中国古代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

汉代太学中教学的主要内容有()①《诗》②《书》③《墨子》④《春秋》A. 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3、荀子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他广泛吸收各学派思想的精华。

下列各项中,属于荀子提出的主张是()A. “弱者道之用”B.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D.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4、在《红楼梦》第二回中,贾宝玉发表了自己离经逆道的独到见解:“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

”“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得浊臭逼人。

他的这种叛逆精神与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主张是一致的。

()A. 孔子B.董仲舒C.朱熹D.李贽5、中国的书法艺术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

如果你想临摹“书圣”王羲之的行书作品,应该选择下列哪一字帖()6、在伯恩斯所著的《教会至上与教皇至上》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的内容有猎潯疋■<朋% 連迩特H洋-r «心或耳刖妙賢開沢图IA.图1图2B.图2C.图3图4D.图4r①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②教皇和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③教皇和教会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④教会和教皇重视自然科学的研究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7、下列历史人物与历史贡献的连线搭配,不正确的是()A孔子一一创立儒家学派,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B.郑成功一一收复台湾,对亚洲其他国家起到间接保护作用C.穆罕默德一一创立基督教,宣扬对人类的博爱D.莱特兄弟一一成功制造出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中国儒家“民本思想”与智者学派的“人文主义”思想出现的社会背景有何主要不同()A. 讨论主题不同B.诞生的政治氛围不同C.价值取向不同D.所处的历史阶段不同9、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

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该材料集中体现了马丁•路德的哪一主张()A. 教权高于王权B.教士是由教徒选举出来的公仆C.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当高于教权D.国家权力为神所授10、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是西欧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思想解放潮流,它们在历史作用上的一至性主要表现在()①发展了人文主义②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③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A. 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11、下列各选项中,中外名著创作于同一世纪的是()A.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与洛克《政府论》B. 郭守敬《授时历》与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C. 曹雪芹《红楼梦》与薄伽丘《十日谈》D. 关汉卿《窦娥冤》与莎士比亚《哈姆雷特》12、 “月亮既不会掉下来,也不会离去,那是因为它的运动正好抵消了地球的引力。

” 说这句话的科学家是 () A.牛顿B.波义耳C.拉瓦锡D.哥白尼13、 下列属于伽利略对物理学贡献的有 () ① 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② 开创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 ③ 为经典力学体系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①②③14、 法国某评论家曾撰文称赞:曹雪芹有巴尔扎克的洞察和再现整个社会的自上而下各阶层 的能力。

曹雪芹的《红楼梦》与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的主要相似点是 ()A.批判现实的百科全书式著作 B .宣泄对现实不满的“孤愤之书” C.揭露金钱至上的罪恶与丑陋D.揭示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的命运15、1885年法国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举行国葬。

他的作品以情节的离奇和对人物性格入木 三分的刻画,歌颂了人世间的美、善和光明,鞭挞了丑、恶与黑暗。

这位文学家的代表作品16、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 中国人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

“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 A. 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B. 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C. 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D. 新文化运动的“民主与科学”思想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是( )A.B. Cwi D.17、严复曾说:“牛有牛的’体’和’用’,马有马的’体’和’用’一一牛之’体’决定了它有负重之’用’,马之‘体’决定了它有致远之’用’;讲‘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就好比要求’以牛为体’来求马之’用’。

”主要批评了洋务派()A. 师夷长技不合国情B. 对西方的制度文明缺乏认识C. 目的是巩固清朝专制统治D. 违背了近代化的历史潮流18、由19世纪60年代以前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情况所得出的认识和结论,符合历史事实的是:()①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与鸦片战争有关②向西方学习的代表人物有林则徐.魏源等人③向西方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西方的军事与生产技术④向西方学习尚未涉及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问题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19、“近代文明之特征,最足以变故之道,而使人心社会焕然一新者,厥有二事,一曰人权说,二曰生物进化论。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这表明陈独秀()A.推崇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B.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C.主张“中学”“西学”有机结合D.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思想20、鸦片战争后,西学逐渐成为近代中国思想界学习的主流,以下不属于西学东渐内容的是()A.民主与科学B.耕者有其田C.君主立宪D.男女平等21、李大钊在《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中,一方面指出“孔子为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为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一方面又指出,“孔子于其生存时代之社会,确足为其社会之中枢,确足为其时代之圣哲,其说亦确足以为代表其社会其时代之道德”。

材料表明李大钊()A. 彻底否定孔子学说的历史地位B. 李大钊评价孔子前后矛盾。

C. 认为儒家学说不适应现实D. 认为孔教始终代表时代之道德22、下列关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百花齐放针对文学艺术的不同风格而言B. 百家争鸣是针对科学上的不同学派而言C.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一个暂时性的方针D. 这一方针在贯彻过程中留下了深刻的经验和教训23、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把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放在现代化建设的首位,实行的发展战略是()A.普及九年义务教育B .科教兴国 C.启动“希望工程” D.尊师重教24、1982年,美国《时代》杂志把“个人电脑”选为当年的“年度风云人物”,并预言在不久的将来“家庭电脑有朝一日会像电视和洗碗机一样普及。

”2006 年《时代》杂志又把“YOU你,指所有网民)”选为“年度风云人物”,其封面注释说:“是的,就是你。

你控制着这个信息时代,欢迎来到你的世界。

”这反映了()A. 《时代》杂志的预言不准确B. 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影响深远C. 21世纪初,人类开始进入网络时代D. 互联网能够使信息的及时反馈得到实现25、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三大经济理论。

它们诞生的时代背景分别是()A.商业革命、工业革命、知识经济B.工业革命、信息革命、全球化C.商业革命、工业革命、经济危机D.工业革命、全球化、新经济二、非选择题(共3题,满分50分。

)26、(14分)东西方对人性的不同态度,导致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深刻地影响了以后社会的发展方向。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

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

”一一《朱子语类》材料二彼得拉克认为,人的本性、人生的目的和幸福,应该是研究的主题。

他说:“任何人都不愿成为一个不幸者,这是违背人的本性的。

”“应该用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材料三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要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

理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 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正义,以及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恩格斯请回答:(1 )概括指出材料一的主要观点及其实质。

(4分)(2)材料二反映出的思想主旨是什么?(2分)与材料一相比有何不同?(2分)(3)材料三所体现的思想与材料二相比有何发展?(6分)27、(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材料二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

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材料三“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艺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一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1 )材料一作者提出的核心主张是什么?该主张代表了中国哪一学派的观点?(4分)(2 )材料二中的作者代表了中国哪一派别的政治主张?为实现其“变官制”的政治理想,该学派别提出怎样的政治主张?(4分)(3)材料三的“两位先生”是指什么?依据材料三和教材知识,概括新文化运动的具体内容。

(6分)(4)据上述材料,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3分)28、(19分)“文明的进程就是一部人类不断争取自由和平等的历史。

”请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亚里士多德在他们之前也说过,人根本不是生来平等的,而是有些人天生是作奴隶的,有一些人天生是来统治的。

亚里士多德当然是对的,可是他却因果倒置了……”--- 卢梭《社会契约论》材料二:“组成国民议会之法国人代表认为,无视、遗忘或蔑视人权是公众不幸和政府腐败的原因,所以决定把自然的、不可剥夺的和神圣的人权阐明于庄严的宣言之中……第六条法律是公共意识的表现。

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

法律对于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

……第十一条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 ....第十七条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人权宣言》(1789年8月26日颁布)材料三:“我联合国人民同兹决心: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联合国宪章?序言》(1945年10月)材料四:1999年1月,美国以武力强迫科索沃冲突双方依美国的方案到法国的朗布依埃进行谈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