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经济学-市场失灵

西方经济学-市场失灵


a
9
排污权交易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在污 染物排放总量不超过允许排放量的前提 下,内部各污染源之间通过货币交换的 方式相互调剂排污量,从而达到减少排 污量、保护环境的目的。
a
10
排污权交易产生背景
美国最初有关限制污染排放量的法律规定主要集中在 技术方面,要求工厂用“最佳实用技术”和“最佳可 行技术”来控制污染物的排放。这种技术性的规定很 少考虑限制排放的成本,而且是按每一种污染物的特 点专门制定,造成在执行中成本过高,从而使法律规 定难以贯彻。所以,就产生了在总量控制下可以对个 别排污口灵活调整的变通性想法。这种想法付诸实践, 最初只限于同一工厂内不同排污口之间的调整,只要 总量不增加,某一排污口多排一点或少排一点是可以 容许的。后来,总量控制的范围不断扩大,允许在同 一区域内不同工厂之间调整,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排污 权交易的构想。1990年美国清洁空气法修正案应用了 基于市场的控制策略,在控制二氧化硫排放方面实施 了排污权交易,并取得了成功。
a
11
排污权交易制度在美国等国家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 确立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它们反映了排污权交易 的一个最基本的思路,即在总量控制下,利用各企业 减排成本的不同,调整企业的减排任务。也就是说, 排污权交易的产生是有着深厚的经济学基础的,其中 经济学基础是环境纳污能力的商品化,市场化和外部 不经济的内化。
微观经济政策:从微观、个体层次上针对 上面几种情况采取相应的调控政策,以 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和帕累托最优状态
a
2
第一节 垄断
垄断与市场失灵:
垄断的福利损失:
E
福利损失的不可弥
补性:
对垄断的公共管制:
价格,税收,补贴,
反托拉斯立法。
案例
a
S D
3
第二节 外部影响
外部影响:单个经济单位(个人或企业)经济活动
对他人造成的影响而又未记入市场交易的成本与价格
的部分。
外部影响的分类:
(1)生产的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3)消费的外部经济 (4)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d=MR
外部影响与市场失灵:
q2 q1
Q
a
4
P 0
PMC
SMC
D=MR
q1
q2
Q
a
5
有关外部影响的微观经济政策
税收和津贴:使企业能够按SMC进行生产决策。 企业合并:将产生外部影响的企业和受到外部
判断标准是“排他性(excludability)与非排他性 (non-excludability)”、“竞争性(rivalness)与非 竞争性(non-rivalness)”、“可分割性(divisibility) 与不可分割性(indivisibility)”。
a
7
我国首笔异地排污权交易成交
2003年1月3日 07:30
东方网1月3日消息:从明年7月起,江苏太仓港环保 发电有限公司将以每年170万元的价格,向南京下关发 电厂购买1700吨二氧化硫排污权。这是我国首例成交 的异地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这标志着企业污染治理 只有投入没有受益的“老黄历”被突破。据专家介绍, 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并不意味着企业之间在“买卖 污染”,更不是说企业只要有钱就可以无所顾忌地扩 大排污。无论“买”“卖”双方,其交易都只能在国 家“总量控制”的前提之下进行,并且不能使当地环 境质量恶化。这次太仓从南京买走1700吨二氧化硫排 放权之前,环保部门已经进行了精心测算,认为增加 1700吨二氧化硫的排放,不会使太仓当地的空气质量 恶化。有了这个前提,交易才成功进行。
a
12
第三节 公共物品
萨缪尔森在他发表于1954年的《公共支出纯理论》一 文中首次提出了公共产品的概念。他所说的公共产品 是“社会所有成员共同享用的集体消费品,社会全体 成员可以同时享用该产品,而每个人对于该产品的消 费都不会减少社会其余成员对该产品的消费(《经济 学大辞典》梁小民等,团结出版社,77页)”。
在《现代经济学辞典》中的解释是:“市场 失灵是指私营市场完全不能提供某些商品或不 能提供最合意或最适度的产量。 ”
斯蒂格利茨把市场失灵区分为两种:“新的 市场是以不完全信息、信息的有偿性以及不完 备的市场为基础的;而原始的市场失效是与诸 如公共物品、污染的外部性等因素相联系的。”
a
1
市场失灵的几种情况:垄断,外部影响, 公共物品,不完全信息(不对称信息)。
影响的企业合并,使SMC=PMC 明确产权:
a
6
科斯定律
科斯定律:只要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其 交易成本为0,则不论开始时将产权赋予 谁,市场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
科斯定律表明:在明确产权的情况下, “看不见的手”可以充分发挥作用。
科斯定律的问题:产权能否明确、如何 明确,明确后是否都能转让,转让能否 实现最优。
a
8
国家环保总局自2002年起在全国部分省市开展了 排污权交易的综合试点工作,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运用经济杠杆的作用,充分调动企业主动削减污染物 排放总量的积极性,以最小成本实现减排目标。
据专家介绍,所谓排污权交易制度,是指在实施 排污许可证管理及排放总量控制的前提下,鼓励企业 通过技术进步和污染治理节约污染排放指标,这种指 标作为“有价资源”,可以“储存”起来以备自身扩 大发展之需,也可以在企业之间进行商业交换。那些 无力或忽视使用减少排污手段、导致手中没有排放指 标的企业,可以按照商业价格,向市场或其它企业购 买指标。在世界发达国家,排污权交易制度对排污总 量控制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人们传统观念中普遍认为,环境的纳污能力是无限 的,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环境纳污能力作为地球生 命支撑力的一部分,它是有一定限度的,这就是部分 学者所说的“安全阀”。在市场经济下,环境是一种 资源,一种公共性很强的资源,它对经济的发展起着 不可或缺的作用。它的所有权应该归属于代表公众的 国家,在实行总量控制的前提下,由政府出面通过发 放可交易的许可证,将一定量的排污指标卖给污染者。
第七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一词,是1958 年由美国经济学家弗朗西斯·M·巴托(Francis M. Bator,1925-)在《市场失灵的剖析》 (The Anatomy of Market Failure)一文中提 出来的,有的译做或称为市场障碍、市场失效、 市场失败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