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学导论(黄希庭第二版)第十四章 意志

心理学导论(黄希庭第二版)第十四章 意志

第十四章意志
第一节概述
一、什么是意志
意志:人为了一定的目标,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

意志活动是有目标的行动。

并不是所有自觉的有目标的行动都有内心意志努力的性质。

二、意志与自由
自由意志:指行为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受个人意志控制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意志是自由的,但又是不自由的。

说它是自由的,因为在一定的条件
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主地选择目的,发动或制止某种行动,按某种方式、方法行事;说
它是不自由的,因为人的一切愿望、一切行动都必须符合客观规律,否则,将一无所成。

三、意志过程
意志过程:指意志行动的发生、发展和完成的历程。

这一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采取决定
阶段和执行决定阶段。

前者是意志行动的开始阶段,它决定意志行动的方向,是意志行动的动因;
后者是意志行动的完成阶段,它使内心追求的目标、计划付诸实施,以达成该目标。

(一)采取决定阶段:采取决定阶段一般包含选择目标、设定标准、制订计划、心理冲
突和矛盾、作出决策等许多环节。

目标是人的行动所期望的结果。

(二)执行决定阶段:执行决定是意志行动的最重要环节。

因为即使在作出决定时有决
心,有信心,如果不付诸行动,这种决心和信心依然是空的,意志行动也就不
能完成。

决心和信心发生动摇
1、执行决定时遇到的困难,要付出大的努力,但与个体已形成的消极的人格
特征(如懒惰、骄傲、保守、坏习惯等)或兴趣爱好发生矛盾,从而使决
心和信心发生动摇。

2、在作出决定时虽然选择了一种目标,其他目标仅受到暂时的压抑,但仍然
很有吸引力。

在执行决定的过程中,暂时受到压抑的期望又可能重新抬头,
产生了新的心理冲突。

3、在执行决定的过程中,还可能产生新期望、新意图和方法,它们也会同预
定的目标发生矛盾,令人踌躇,干扰行动的进程。

4、有时在作出决定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各种主客观条件,没有预见到事物的发
展变化,在执行决定时遇到新情况,出现新问题,而人又缺乏应付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的知识和技能,也可能使人犹豫不决。

四、意志的生理机制
意志行动是通过一系列随意运动来实现的。

控制机体运动的皮质主要在中央前回。

大脑额叶在意志行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大脑额叶是形成意志行动的目的的器官,它随时将
活动的结果与预先拟订的目的进行比较。

网状结构在行为的意志调节中也有重要的意义。

五、知、情、意的关系
1、意志和认知过程有密切的联系。

意志的产生是以认知为前提的。

2、意志和情绪也有密切的联系。

情绪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
动的阻力。

3、意志对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节意志的心理结构
意志的心理结构是很复杂的,由于研究工作的薄弱,在心理学上至今尚无统一的看法。

一、目标
目标:个人确立并指导其行为的内部心理表征。

目标特点:
(一)目标的多样性:引导人们行为的目标多种多样。

(二)目标的组织性:可以把个人追求的目标看成是一个系统。

(三)目标的动力性:朝向正向目标的行动与积极情绪相联系,而背离正向目标的行动则与消极情绪相联系。

注意:
1、我们的意志行动是非常复杂的,它可以包含对多个目标的追求,如我们的求
职行动就是由多重原因决定的,包含着多个目标。

2、同一目标可以通过不同的行动计划而实现,而一种行动也可以表现为对不同
目标的追求。

实现一个目标不会只有一种途径或计划。

3、不同性质的目标,其动机作用是不同的。

二、抱负水平
抱负水平:个人在做某件实际工作之前估计自己所能达到的成就水平,它与一个人目标的确定和选择密切相关。

影响一个人的抱负水平的因素:
(1)自信心。

自信心既是过去成功经验的结果,反过来又会在某种程度上促使
个人的成功。

(2)个体成败经验。

成功的经验越多、越强烈,以后的抱负水平就会水涨船高。

(3)团体成败经验。

个人的成败经验直接地影响到个人的抱负水平,团体的成
败经验则间接地影响着个人的抱负水平。

三、冲突与矛盾心理
冲突:指两个或多个追求目标之间的斗争
矛盾心理:指对一个目标追求过程中所产生的混杂感情
(1)双趋冲突:一个人同时想追求两个目标,但由于条件所限只能选择其一,像这种被迫放弃自己所爱的目标之一的冲突。

(2)双避冲突:从两所恶者或两躲避中必须择其一的困扰心理状态。

(3)趋避矛盾:对一个目标的追求过程中兼具好恶的情感。

(4)多重趋避矛盾:面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标,且每个目标又分别具有趋避两方面的不同好恶情感。

四、自信心
自信心:也叫自信,是个人信任自己,对自己所知的和所能的有信心,对自己所下的判断和所做的事情不怀疑。

自信心在意志行动中的动力作用表现:
1、自信心对确定目标水平的作用。

2、自信心影响着我们对任务的情绪反应和所承受的压力大小。

3、自信心会激发人们的动机性思维。

4、自信心会影响意志行动的坚持性和对压力的耐受性。

5、自信心还会影响达到目标后的反应。

五、决策
决策::在不确定条件下作出决定的心理过程
决策过程:
(1)意识到决策的必要性
(2)确定目标,定义问题
(3)形成决策的备择方案
(4)对各方案进行维度分析
(5)评估各备择方案
(6)作出决策
第三节意志控制与失控
一、意志控制
意志控制:个人操纵事件的进程和结果,使之与预期目标相一致的过程。

意志的控制作用是通过对行动的激励和克制来实现的。

激励表现为推动人为达到目标而积极行
动起来。

二、失控
失控:遇到有威胁性的情况而自己又无力应付时就会觉得自己对事件失去了控制能力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世间的生老病死等都有可能成为威胁性的因素,使我们失去对事件
的控制能力
第四节意志品质
一、意志品质及其种类
意志品质:构成意志力的稳定因素
(一)坚定的目的性:指个人善于提出并达成具有社会意义的目标所表现出来的意志特
征。

(二)独立性:一个人自己有能力作出重要的决定并执行这些决定,有责任并愿意对自
己的行为所产生的结果负责,深信这样的行为是切实可行的。

(三)坚定性:表现为长时间地相信自己的决定的合理性,并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为
执行决定而努力
(四)果断性:表现为善于迅速地辨明是非,能及时、坚决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

(五)自制力:善于控制自我的能力,如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反应的能力等
二、意志品质与时间管理
时间管理的主要失误表现:
(1)缺乏明确的目标。

(2)犹豫不决。

(3)精力分散。

(4)拖延。

(5)被中断。

科学的时间管理应遵循:
(一)设置目标并定期加以评估
设置目标时应当注意:
(1)确立清楚且能够达到的目标
(2)排出每个目标的优先级
(3)找出达成目标能在较短时间内要做的工作
(4)确定完成较小工作的时间
(5)定期对目标重新评估
(二)按优先顺序完成重要任务
(三)克服拖延的毛病
(1)多想想完成工作后的美好感觉,对自己加以正面激励
(2)划分成一连串的步骤,并将其列入自己“待办清单”中,然后按部就
班地去做
(3)约束自己一天要花多少时间去做这项工作,要求自己在每天同一时间
里去做这项工作,直到完成为止
(4)最好是在比较安静、不受打扰的环境中进行工作
(5)完成自己的承诺后要给自己奖励
(6)对工作不要追求最完美的结果(四)改掉浪费时间的坏习惯
(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