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学导论(黄希庭)第1-3章重点归纳

心理学导论(黄希庭)第1-3章重点归纳

第一章绪论
2、心理与行为的关系(P4)
3、心理学的科学性的3 个表现(P5)
①可复制性②可证伪性③系统性(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实证研究的4 个任务:描述
心理事件、揭示心理规律、探明心理结构、确定心理机能)4、心理学定义(P9)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事实、规律、结构和机能的实证科学。

5、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P9)
①可公开检验原则②主客观资料科学整合原则③人文关怀原则
6、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变量(P12)
①刺激变量:能够引起机体反应的刺激特征
②机体变量:个体自身的特征,包括物种特征和个体特征
③反应变量:刺激引起在行为上发生变化的反应种类和特征,包括言语行为反应
和动作行为反应
8、古代心理学思想(P21)
①我国古代心理学思想
②西方古代心理学思想:亚里士多德
9、科学心理学诞生的背景(P22)
①近代哲学思潮的影响:法国理性主义(笛卡尔的身心交感论);英国经验主义(洛克)
②生物学的影响: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人类的起源及性的选择》、《人与动物的表情》、
《一个婴儿的简史》
③生理学的影响:德国的三位生理学家(缪勒、亥姆霍兹、费希纳)
④冯特的贡献: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开创了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历史;创建了科学心
理学诞生后的第一个学派——构造主义;对以后的心理学发展有广泛深远的影

第二章心理的起源和本性
1.心理的起源(P40)
①反映是任何物质形态固有的特性
②感应性是一切生物的基本特性
③感受性——心理反应形式的源起
2.动物心理的演进规律(P42)
动物适应日益复杂的生活环境的过程,推动了神经系统及其机能的发展,神经系统的发展又使动物更好的适应了外界环境。

这样,动物心理也就发展起来了。

动物心理的发展是的动物日益适应各种不同的生活环境,从而影响身体结构的演变。

3.人类的发展阶段(P53)
①早起猿人时期(“能人”时期)
②晚期猿人时期(直立猿人时期)
③早期智人时期(古人时期)
④晚期智人时期(新人时期)
4、人类心理的起源(P56)——语言和劳动的作用
5、人的心理的本性(P60)
①言语觉知性:人能够觉知到自身以及周围环境的存在,并能将自己从周围环境中区分出来
②主观能动性:对现实的有意识的选择反应;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保持和监督有目的的活
动的进行
③社会历史制约性:人的意识的内容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生变化
第三章心理的生物基础
5、内分泌系统(P89)
内分泌系统是机体内对行为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一个系统,由全身不同部位的多种内分泌腺体和组织细胞组成。

内分泌腺所分泌的物质叫激素,激素由腺细胞直接释放进入血液或淋巴液,然后再运输到全身各处的器官组织,从而对人体的许多重要生理机能起调节作用。

内分泌腺:脑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胰岛、肾上腺(包括皮质和髓质)、性腺(睾丸和卵巢)
6、遗传的物质载体(P93)
7、行为遗传学的研究(P95)★
①选择性繁殖:汤普森(走迷津快的老鼠和走迷津慢的老鼠的各自交配实验)
②双生子研究: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研究
③家谱分析法
④亲属相关法
⑤群体调查分析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