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营养学——高血压的营养防治

营养学——高血压的营养防治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不超过6g/d
高血压的饮食营养防治原则
2、增加钾、钙、镁的摄入量 (1)钾

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呈负相关:
可能与钾促进
钠排泄、抑制肾素释放、舒张血管、减少血栓素 的产生有关;
高血压的饮食营养防治原则
(2)钙 摄入不足可使血压升高; 钙能促进钠从尿中排泄; 每日钙摄入量低于300mg者与摄入量为1200mg 者相比,高血压危险性高23倍。
高血压的饮食营养防治原则
5、克服不良饮食习惯 进食速度过快、暴饮暴食、习惯吃零食、油炸类 食品、吃夜宵、三餐分配不合理(晚餐过饱)等。

6、膳食模式 参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等机构制订的高血压治 疗膳食模式。即DASH(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 )膳食。

高血压的发生率可降低28%~40% ; 限制能量摄入,增加体力活动
3、最有效的措施:

高血压的饮食营养防治原则
(二)合理膳食 1、限制钠盐摄入量 (1)钠盐与高血压
1)钠盐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呈正相关;
2)钠盐摄入过多可使血容量增加而引起血压升高:


提高体液渗透压,产生渴感而使人饮水增加;
高血压的营养防治
概述
公共卫生问题
高血压(hypertension)一种以体循环动脉 收缩期和(或)舒张期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特点 的心血管疾病。 发病率高、病残率高、致死率高、治愈率低。 “三高一低” 是脑卒中、冠心病、心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 等的危险因素。

概述
我国4次高血压调查结果 年份 1958-1959 调查地区 13省、市 年龄 高血压患病粗率(%) ≥15 5.11

高血压的饮食营养防治原则
特点: 1、富含水果、蔬菜, 包括全谷类、家禽、 鱼类、坚果; 2、富含钾、镁、钙和蛋白 质,而总脂肪、SFA、胆固 醇含量较低,富含膳食纤维。

平衡膳食,合理营养
(一)控制体重 1、超重和肥胖是血压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 高血压患者中60%以上有肥胖或超重;BMI≥28者是 BMI<24者的3.3倍; 可能机制: 1)血容量增加; 2)心输出量增加而外周阻力没有相应下降; 3)胰岛素抵抗; 4)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强。
高血压的饮食营养防治原则
2、适当的降低升高的体重,可显著降低血压;
1979-1980 1991 2002
29省、市自治区 ≥15 30省、市自治区 ≥15 30省、市自治区 ≥18
7.73 13.58 18.8
概述
高血压是一种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 互作而产生的慢性全身性疾病。通常认为 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分别占40%和60%,而 环境因素中,饮食因素起重要作用。
高血压的营养防治原则
1)少吃油炸类食品,减少烹调油的摄入量; 2)动物性食品以鱼类为首选;适量的豆制品;
增加PUFA的摄入和减来自SFA摄入有利于降血压。高血压的饮食营养防治原则
4、限制饮酒 少量饮酒有扩张血管作用,但大量饮酒反而 有收缩血管作用。 不提倡高血压患者饮酒。 如饮酒应少量: 白酒 < 50ml/d 葡萄酒 < 100ml/d 啤酒 < 300ml/d
高血压的饮食营养防治原则
(3)镁 摄入量与高血压发病呈反相关。 提高膳食镁摄入有助于降血压,可能机制: 1)降低血管紧张性和收缩性; 2)减少胞内钙含量; 3)促进血管舒张。
高血压的饮食营养防治原则
3、减少膳食脂类的摄入量,增加优质蛋白摄入量

脂肪供能比控制在25以下,蛋白质在15%以上;
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对水的重 吸收。
高血压的饮食营养防治原则
3)钠盐其他作用 提高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心排出量和外周血管 阻力; + 抑制血管平滑肌Na 的转运;增加细胞内钙; 干扰血管内皮细胞舒血管物质一氧化氮(NO)的 合成。
高血压的饮食营养防治原则
(2)控制食盐摄入量的措施(高血压防治指南): 1)尽可能减少烹调用盐; 2)减少含钠调味品的用量; 3)少食或不食含盐较高的各类加工食品; 4)增加蔬菜水果摄入量; 5)肾功能较好者使用含钾生物烹调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