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xx反应釜开孔改造工程施工方案

xx反应釜开孔改造工程施工方案

xx反应釜开孔改造工程施工方案xx聚合物有限公司1/2/4/5反应釜开孔施工方案编写:审核:批准:xx设备安装有限公司二○一二年七月目录1. 工程概况 (2)2. 编制依据 (3)3. 施工流程和安装方法 (3)4. 施工工艺 (4)5. 质量保证措施 (6)6. 现场劳动力及机具需用计划 (7)7.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QHSE)管理措施 (7)8. 交工验收 (8)1.工程概况xx(xx)聚合物有限公司因生产扩容需要,对位于聚合楼4楼的4台终缩釜(1、2、3、4线各1台)、1台酯化釜(4线)进行改造,其中终缩釜增加管道接口,酯化釜增加2个重沸器,详细见图纸。

设备详细参数:(1)、1线终缩釜03(1-345-R-03)a、容器容积:44010L;b、设计温度:300ºC(釜内)/330ºC(夹套);c、设计压力:-1bar(釜内)/3.21bar(夹套);d、容器内径:Φ2700mm;e、长度:8000mm;(2)、2线终缩釜03(2-345-R-03)a、容器容积:44010L;b、设计温度:300ºC(釜内)/330ºC(夹套);c、设计压力:-1bar(釜内)/3.21bar(夹套);d、容器内径:Φ2700mm;e、长度:8000mm;(3)、4线终缩釜03(4-345-R-03)a、容器容积:65530L;b、设计温度:320ºC(釜内)/340ºC(夹套);c、设计压力:0.3bar(釜内)/3.3bar(夹套);d、容器内径:Φ3300mm;e、长度:8000mm;(4)、5线终缩釜03(5-345-R-03)a、容器容积:65530L;b、设计温度:320ºC(釜内)/340ºC(夹套);c、设计压力:0.3bar(釜内)/3.3bar(夹套);d、容器内径:Φ3300mm;e、长度:8000mm;(5)、4线酯化釜01(4-343-R-01)a、容器容积:94100L;b、设计温度:320ºC(釜内)/320ºC(夹套);c、设计压力:4bar(釜内)/2bar(夹套);d、容器内径:Φ5000mm;e、长度:7800mm;2.编制依据2.1甲方提供的图纸2.2原有设备的出厂资料2.3《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20102.4《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2.5《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术规程》SH3505-19992.6《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质技监局锅发[1999]154号2.7《压力管道安装安全质量监督检验规则》国质检锅[2002]83号2.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2.9公司质量、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文件3.施工流程3.1安装总流程设备停审查图拆除设备保设备开孔4. 施工工艺4.1 审查下列内容和资料4.1.1 审查反应釜的出厂(使用)说明书,设计图样,重点审查反应釜的性能参数。

4.1.2 反应釜制造单位资质,制造日期,产品合格证,竣工图,锅炉压力容器检验单位出具的安全质量监检报告及容器使用证。

4.1.3 运行记录,开停车记录,以及有关运行参数,介质成分,载荷变化情况,运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等资料。

4.1.4 有关修理或改造的文件,批准文件,施工记录,检验报告,竣工图等。

4.2 设备停机与办理施工告知4.2.1 设备停机的相关工作由业主负责。

4.2.2 施工告知办理后才能开始设备的改造。

4.3 拆除设备保温、清洁设备4.3.1 设备保温以少拆除、不影响附近保温层的准则。

设备焊焊口探设备竣工4.3.2拆除保温后,设备内部人工清洁干净,设备需要开孔的外表面用洁净水清洁干净。

4.4设备开孔4.4.1 根据施工图纸的开孔位置在设备上放线定位。

4.4.2 设备内开孔位置正下方用防火布覆盖,使用等离子切割机在设备上开孔,开孔形式见下图参考图。

4.4.3 开孔后的设备口边缘使用砂轮机打磨坡口。

设备开孔正面剖面参考图1(图中尺寸以对应的图纸为准)设备开孔侧面剖面参考图1(图中尺寸以对应的图纸为准)4.5设备焊接改造4.5.1 把预先焊接好的设备喇叭型接口与设备口对接,根据焊接工艺评定PQR137-GTAW-Ⅶ2-2.5,焊接采用氩弧焊,焊条采用φ1.6mm、ER316L(00Cr19Ni12Mo)焊丝。

坡口焊接示意图4.6焊缝检测4.6.1 反应釜内管对接焊缝进行100%的着色检测,焊缝质量需符合《JB4730.2-2005》中II级要求为合格。

4.6.2 每出现一道不合格焊缝应再检验两道该焊工所焊的同一批焊缝,当这两道焊缝均合格时,应确定检验所代表的这一批焊缝合格。

当这两道焊缝又出现不合格时,每道不合格焊缝应再检验两道该焊工的同一批焊缝,当再次检验的焊缝均合格时,可确定检验所代表的这一批焊缝合格。

当再次检验又出现不合格时,应对该焊工所焊的同一批焊缝全部进行检验。

4.7设备保温4.7.1 焊缝探伤合格后才能进行保温。

4.7.2 施工前应检查保温材料的质量必须符合要求。

4.7.3 保温前要检查保温支持圈、平台梯子支架、管线及仪表接管部件以及伴热管是否已安装就绪。

内保温层的表面应平整、干燥。

4.7.4 外包铝皮应紧贴保温层的表面,咬接、搭接均应压紧固牢。

4.7.5 保温层不得覆盖设备铭牌。

5.质量保证措施5.1 施工中要坚持按公司质量、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的要求进行质量控制。

5.2 施工中各工序交接时,严格控制实行报检制,必须认真检查验收,各项技术资料必须与工程同步,必须齐全,做到有据可查,上道工序未经检验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5.7 设备质量控制点:序控制点检查等级号1 设备/材料检查A/R2 基础检查B/R3 设备表面处理 C4 放线定位A/R5 设备开孔 B6 坡口打磨 A7 接口焊接A/R8 焊缝检测A/R注:C级控制——自检;B级控制——自检、专职检;A级控制——自检、专职检、监理;R ——需提供记录资料5.8 过程控制按集团公司质量体系文件《过程控制程序》要求,本工程项目的过程控制主要流程如下:过程控制主要流程图6. 现场劳动力及机具需用计划6.1 劳动力需用计划: 作业工种钳工 焊工起重工维修电工辅助工合计人数 3人 3人 2人 2人 3人 11人 6.2 机具需用计划: 序号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手拉葫芦2T台3制定质量控制点 (经工程监理或业主配置检验(检查)计量过程(工序)控制控制点(停止点)认C 自检 B 自检、专职检 A 自检、专职检、转入下道过程施工级 别号内部专业间办理返 工返 修2 氩弧焊机台 33 等离子切割机套 14 角磨机台 35 一般工具套 36 电源箱台 17.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QHSE)管理措施按公司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QHSE)管理体系文件运作、实施。

严格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对进场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学习有关安全施工法规、安全操作规程。

全面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加强环境保护,搞好文明施工。

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创建优质、高效、文明施工项目。

1.1做好施工前安全技术交底;1.2所有进场施工人员必须熟悉安全操作规程,要持证上岗;1.3进入现场施工人员必须戴安全帽,高处作业必须佩戴安全带,用砂轮和打磨时戴保护眼镜,焊工施焊时戴防护面罩;1.4现场施工作业时,应特别注意飞溅、坠物,井口及地上铁钉、气割火花飞溅、焊接引起的高温材料等;1.5操作转动机械时不能带手套;1.6管道压力试验及冲洗时注意安全,应划定红线禁区,有专人警戒,无关人员不得入内;1.7焊机要进行良好连接,经常检查,施焊时禁止将焊线饶在焊机上;1.8材料吊装应有专人指挥,吊装前检查钢丝绳质量;1.9每周一早上集中召开QHSE例会,项目部全体人员参加,由项目经理主持;1.10施工用电动机具、设备,应严格执行“三相五线制”和“一机一闸一保护一箱”的制度规定,并应按规定进行绝缘防护、接地(接零)保护;1.11现场使用脚手架严格执行脚手架相关使用安全规定;1.12对施工过程中发生和可能发生的影响安全、环境与健康情况,项目经理应及时向HSE主管部门或公司领导报告,及时予以解决;1.13试压用的液体不得随地排放;1.14清洗管道排放的脏物不得污染环境,严禁随地丢弃;1.15经常清理现场,保持现场干净,做到文明施工。

8.交工验收在施工过程中每完成一个工序应有相应的记录,表格形式依照SH3503-2007执行,工程施工完毕后,提交的资料包括如下内容:8.1施工方案;8.2合格焊工登记表;8.3特种设备安装(移装、改造、维修)告知表;8.4锅炉压力容器安装质量证明书;8.5焊接工作记录;8.6隐蔽工程记录;8.7材料合格证,材质证明书;8.8监检报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