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大社会心理学第讲社会认知与归因问题

北大社会心理学第讲社会认知与归因问题

本讲内容提要
1. 个人知觉 3. 社会认知 2. 自我知觉 4. 归因理论
2018/11/14
1
1.个人知觉
(1)如何对他人形成印象?
印象形成(Impression formation)就是指把一 个人若干有意义的特性进行概括、综合,形成一个 具有结论意义的特性的过程。一般来说,我们先是 根据有限的信息对其形成第一印象,然后再收集相 关的信息,并经过整合形成整体印象。当然,我们 的认知过程不可能完全准确,所以会有这样那样的 偏差。
2018/11/14
2
A 第一印象(First Impression)
在与陌生人交往中,所得到的有关对方的最初印 象被称为第一印象,第一印象中最重要、最有力 的是评价,即在多大程度上喜欢或讨厌对方。 Osgood等人的研究表明,在第一印象中我们评价 他人的三个维度是:
评 价(Evaluation):从好与坏方面加以评定。 力 量(Potency):从力量的强弱方面加以评定。 活动性(Activity):从主动与被动方面加以评定。
B 整体印象形成的模型
平均模型(The Averaging Model) 累加模型(The Additive Model) 加权平均模型(The Weighted Average Model)
第一次约会时苏珊对约翰的印象 约翰的个别特质 清 洁 聪 明 体 贴 矮 小 衣着随便 整体印象 苏珊的评定 +10 +10 +4 -5 -9 +10/5=2.00
吸引人者
65.39 2.25 1.70 3.54 6.37 11.60 2.17
中等者
62.42 2.02 0.71 4.55 6.34 11.60 1.82
不吸引人者
56.31 1.70 0.39 3.91 5.28 8.83 1.52
注:数字越大,表明评价越高。
表2-3:晕轮效应对司法审判的影响 平均判刑(年) 罪名 欺诈 偷窃 吸引人的 5.45 2.80 不吸引人的 4.35 5.20 控制组 4.35 5.10
13
B 自我图式
我们用来组织和指引与自己有关的信息的一套自我信 念。Higgins提出的自我差异理论(Self-discrepancy theory)指出,个体知觉到的自我概念包含三个部分: 理想自我(ideal self):自己希望自己的样子 应该自我(ought self):自己认为自己应该的样子 实际自我(actual self):目前实际的样子
2018/11/14
9
微笑的含义有两种:第一种含义认为微笑是快乐或高兴等基本情 绪,按照这种观点,任何令人快乐的事都能使人微笑;另一种观 点认为微笑是一种沟通性的动作,而与基本情绪无关。Kraut和 Johnston(1979)做了一项实验,通过观察日常的人际接触,以 验证微笑的这两种含义。在研究中他们发现打保龄球的人在做社 会接触,比如看他的朋友时便微笑;而逃避社会接触,比如看地 面时便不微笑。Kraut和Johnston据此推论说微笑并不全代表快 乐。研究者还发现,打保龄球的人在全倒(spare或strike)后 有30%是时间在微笑,其他时候有23%的时间在微笑。微笑既是一 种沟通手段,也是快乐的表达,是社会互动的一部分,是一种沟 通技巧,而不仅仅是愉快情绪的一种实际信号。
2018/11/14
14
在Higgins看来,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具有自我指引 (self-guides)的作用。其中理想自我指引着个体对目 标的追求,而应该自我使得我们回避一些目标。比如 对财富的追求,即可能是我们所追求的理想自我,也 可能是我们所回避的。他认为,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 之间存在的差距,会促使人们缩小二者之间的距离, 如果没有缩小这种差距的话,个体会产生沮丧的情绪 (Disappointment/dissatisfaction/sadness),而不能缩小现 实自我和应该自我之间的距离的话,则会引发激怒的 情绪(anxiety/threat/fear)。
C 自尊
它指一个人如何肯定与赞扬自己,是自我评 价的重要维度。在心理学家看来,拥有自尊 是一个人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Baumeister 总结出了个体提高自尊的方法,这些方法包 括学会用自我服务的方式去解释生活,用自 我障碍的策略为失败找借口,使用防卫机制 否认或逃避消极的反馈,学会向下比较以及 采用补偿作用,在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受怀 疑时转到自己擅长的活动中去。
利用自己的美色去诈骗别人的罪犯,会被判重刑 外表漂亮的人偷东西会被宽恕
2018/11/14
8
(2)个人知觉的线索
情绪:我们常常根据他人的情绪来推断其内部的心理状 态,所以情绪是我们了解他人的最主要的线索。 微笑的功能? 非语言线索:非语言沟通包括非语言的视觉线索和超语 言学线索,前者指人的面部表情、手势、身体姿势及外 观行为。 超语言线索:指谈话内容之外的所有的信号,如频率、 振幅、速度、音质等。
非语言线索

距离(Distance)
姿势(Gestures) 目光(Eye contact)


Back to 10
2.自我知觉
自我知觉(Self-Perception)是指个体对自 己的形象、态度以及价值观等的知觉。社会 心理学中的许多概念与人的自我知觉有关, 这些概念包括:
2018/11/14
12
A 自我觉知
指个体把自己当作注意的对象时的心理 状态。Buss把这种状态分为内在自我觉 知(Private self-awareness)和公众 自我觉知(Public self-awareness), 前者是指个体对自己内部特征和感受比 较重视,而后者则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外 在方面比较在意。
2018/11/14
2018/11效应(halo-effect) 慈悲效应(Leniency Effect ) 负性效应(The Negativity Effect )
晕轮效应的证据(Dion 、Berscheid 、Walster 1972)
特质描述
人格的社会融洽性 职业地位 称职的丈夫(妻子) 称职的父母 社会幸福及职业幸福 总幸福 结婚的可能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