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意义》导学案
课题:分数的意义
第1课时
时间:2016年春季学期
课型:新授
教研组:五年级数学
主备教师:王贵荣
执教:王贵荣
学习目标
1、我能理解单位“1”不仅是一个物体,许多物体也可以看作单位“1”。
2、我能知道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3、我会理解并认识分数单位。
学习重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单位“1”的含义。
学习难点
理解单位“1”的含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一、导课
回顾旧知:感知一个物体的1/4
1、说说你对它的认识。
2、举例说明它表示的意思。
3、说一说各图1/4表示的意思(课件出示图片)。
总结归纳:把任何一样东西平均分成4分,其中的1份就是它的1/4。
二、出示学习目标,组织学生读学习目标
三、初步感知一些物体的1/4,体会单位“1”的含义。
1、探究4个苹果的1/4
质疑: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的可以用分数表示吗?
4个苹果平均分后可以得到哪些分数?
2、探究8个苹果的1/4。
3、揭示单位“1”(课件出示一堆苹果):在生活中,人们经常用自然数1来表示一个整体。
4、区别现在的l和以前认识的1,认识单位“1”。
四、深入理解分数的意义
课件出示12个饼:
1、小组合作写分数,并能说出表示的意思。
2、小组各派一名代表上黑板板书其中的一组分数。
3、小组上台展示交流,其它小组成员作出评价。
五、揭示分数单位
1:黑板上哪些分数是表示其中一份的?
揭示分数单位。
2、任意说出黑板上某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它里面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目标
检测
体会生活中的分数,巩固分数的意义。
(2)完成后选出一组分数写到黑板上,不能写重复。
(3)小组汇报展示、作出评价。
预设小组合作情况:
平均分成2份得到的分数有:1/2;平均分成3份得到的分数有:1/3、2/3……
五、揭示分数单位
1、预设:1/2、1/3、1/4……
每个分数都是由若干个一份组成的,而这一份叫做分数的分数单位。
2、预设:()的分数单位是(),它里面有()
课前预习
1、预习课本第45、46页的“分数的产生”和“分数的意义”。
2、每人准备12个圆片。
学习过程
环节
学案
导案
预习
展示
组内交流预习收获
检查预习情况
合作
探究
引导
点拨
质疑
对抗
交流
展示
一、导课
1、知道分数的读法、写法、各部分名称……
2、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4。
3、一个苹果、一张第47页、48页的“练习十一”。
2、预习“分数与除法”。
要求:在预习中你解决不了的问题是什么?请你写出来。
学习收获及课后反思
“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已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能正确地认识单位“1”,理解分数的意义,并能对具体情境中分数的意义做出解释,有条理地运用分数知识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思考。而分数的意义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怎样让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从具体的实例中逐步抽象归纳出分数的意义是本节课所要解决的两个重点问题。因此,课中我能紧紧抓住本课的重点,通过让学生全面参与举例,动手操作,自我创造等主动探究活动,通过举例、分一分、自我创造分数等,来体验得到分数过程,感悟单位“1”的含义和分数的意义,整节课教学重点突出,难点也突破的很好,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基本达到教学目标。但对学生的合作学习指导的还不够,学生小组内合作探究的意识和效率还有待于提高。
3、先把一堆苹果看成一个整体,再平均分。
预设:一个苹果,一堆苹果、一群羊、一个组、一个班、一个地球、一片海洋……
都可以看作是一个整体。
4、预设:以前认识的1,表示的是1个物体,而现在这个1不但可以表示1个物体,还可以表示由许多物体组成的整体。
四、深入理解分数的意义(群学)
1、合作学习要求:
(1)用学具分一分、摆一摆,并有序地写出不同的分数。
1、猜一猜。
(1)一共有多少朵花?(幻灯出示其中的一份1/3)
预设:3朵、9朵、12朵。为什么露出来的都是1/3,而花的朵数却不一样?
引导得出:因为单位“1”发生了变化,导致花的朵数不一样。
(2)冰山露在海面上的部分约占整座冰山的几分之几?(幻灯出示图片)
2、看图感受生活中的分数。
总结
评价
组织、引导学生开展总结、评价:从单位“1”不仅是一个物体,许多物体也可以看作单位“1”;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什么是分数单位等方面进行总结。
二、读学习目标
三、初步感知一些物体的1/4,体会单位“1”的含义。
1、质疑预设:有的说能,有的说不能,说明理由。
对学(4个苹果平均分后得到的分数)。预设:1/4、2/4、3/4、4/4。
4个苹果的1/4是()个苹果?四分之几里面有()个1/4?表示()个苹果?
2、预设:可以把这8个苹果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分,每份是它的1/4,每份里面有2个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