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作用于胆碱能系统的药物

第七作用于胆碱能系统的药物

乙酰胆碱对M受体和N受体都有激动作用,但 乙酰胆碱本身不能成为治疗药物。原因是:
①乙酰胆碱对所有的胆碱能受பைடு நூலகம்无选择性,导致 产生副作用;
②乙酰胆碱为季铵化合物,不易通过生物膜,因 而生物利用度极低;
③乙酰胆碱的化学稳定性差,在体内易被酯酶水 解而失活。
因此胆碱受体激动剂多以乙酰胆碱为先导化 合物设计开发出的合成药物,性质较稳定,而且 对受体有较高的选择性。
点,为选择性的M受体激动
剂,几乎没有N样作用,而且
S构型异构体的活性大大高于
R构型异构体。其对胃肠道
和膀胱平滑肌的选择性较高,
对心血管系统几无影响,临床
主要用于治疗手术后腹气胀、
尿潴留以及其他原因所致的胃
肠道或膀胱功能异常。因其不
易被服碱酯酶水解,因此作用
时间较长。
毛果云香碱
毛果云香碱(匹鲁卡品)
槟榔碱为天然产物,用作兽药,为兽用泻药和驱虫剂,主 要用于绦虫感染。 卡巴胆碱是将乙酰胆碱分子中的乙酰基以氨 甲酰基取代而得到的,对胆碱酯酶较稳定,作用强而持久,可 以口服,但其既作用子M受体,也作用N受体,因而毒副反应较
大,临床仅用于青光眼的治疗。
2.毒蕈碱样作用拟胆碱药
除毒蕈碱外,还有氯贝胆碱、氯醋甲胆碱等。它 们只有M样作用而无N样作用,但对M受体亚型无 选择性作用。
为天然产物,其结构与乙
酰胆碱及其结构改造
物相差甚远,具有M受体
激动作用。毛果云香碱临
床用其硝酸盐制成滴眼液,
用于治疗原发性青光眼。
3、选择性M1受体激动剂
M受体广泛地分布在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
M受体有不同的亚型,其中M1受体主要分布于大 脑皮层、海马、纹状体和周围神经节,与传递神
经元的兴奋冲动有关,包含大脑的各种功能,如
N胆碱受体
运动神经 无神经节
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能受体
乙酰胆碱 M胆碱受体
效应器
乙酰胆碱 N胆碱受体
骨骼肌
ACh的合成、贮存、释放和消除
1)合成:胆碱 + AcCOA ChAc
ACh
胆碱酯酶
胆碱 + 乙酸
拟胆碱药物和抗胆碱药物
拟胆碱药是一类具有与乙酰胆碱相似作用的药 物,用于治疗胆碱能神经系统兴奋性低下引起的 疾病。
“五原子规则”
活性随链长度增加而迅速下降 在季铵氮和乙酰基末端氢间,不超过五个原子才能获得最
大拟胆碱活性
(H-C-C-O-C-C-N)
O
N O
胆碱受体激动剂
临床上使用的胆碱受体激动剂主要有以下几类。
1、完全拟胆碱药
2、毒蕈碱样作用拟胆碱药
3、选择性M1受体激动剂
1、完全拟胆碱药
完全拟胆碱药物的作用与乙酰胆碱相似,既作 用子M受体,也作用于N受体。如槟榔碱和氯化氨 甲酰胆碱(又名卡巴胆碱)。
氯醋甲胆碱
氯醋甲胆碱是在乙 酰胆碱的季铵氮原子的β 位引人甲基而得,具有 选择性的M受体激动作 用,而且不易被胆碱酯 酶水解,其S构型异构体 的作用与乙酰胆碱相当, 而只R构型异构体的作 用仅为乙酰胆碱的l/ 240,临床用于治疗青光 眼。
氯贝胆碱
氯贝胆碱结合了氯化氨甲
酰胆碱和氯醋甲胆碱的结构特
前言
传出神经系统包括运动神经系统和植物神经系 统(又称自主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又包括交感 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主要支配心机、平滑肌和腺体 等效应器;运动神经系统则支配骨骼肌。这些神经 系统的神经递质为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因而 又分别称为胆碱能神经和肾上腺素能神经。胆碱能 神经冲动到达神经末梢时,释放出乙酰胆碱(ACh), 和效应器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产生相应的生理效 应,然后乙酰胆碱被乙酰胆碱酯酶水解失活。
唤醒、注意、情绪激动反应和运动功能的调节,
特别是能调节记忆和学习方面的高级认识过程。
阿耳茨海默病 (A1zheimer Disease,AD)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发病率的提高,老年痴呆病 防治显得越来越重要。常见的阿耳茨海默病 (A1zheimer Disease,简称AD)的认知减退归因于皮 层胆碱神经元的变性和传导受阻,使突触后M1受 体处于刺激不足状态,故选择性M1受体激动剂、 乙酰胆碱释放增强剂以及使胆碱能活化的胆碱酯 酶抑制剂均可开发成AD的治疗药。
抗胆碱药主要为胆碱受体拮抗剂,即和胆碱受 体有高度亲和力,但是无内在活性,从而阻断乙 酰胆碱与胆碱受体的相互作用,用于治疗因胆碱 能神经系统过度兴奋所造成的疾病。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拟胆碱药
一、胆碱受体激动剂
1、完全拟胆碱药
2、毒蕈碱样作用拟胆碱药
3、选择性M1受体激动剂
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1、乙酰胆碱酯酶水解乙酰胆碱的机理
若以As+(CH3)3、S+(CH3)2或
N+
Se+(CH3)2代替活性下降
若有甲基取代,N样作用大为减 弱,M样作用与乙酰胆碱相当
氮上以甲基取代为最好,若以氢 或大基团如乙基取代则活性降低, 若三个乙基则为抗胆碱活性
乙酰胆碱的季铵阳离子与受体的阴离子部位相结合,羰基碳原子与 受体的酯解部位相结合,这两个部位对拟胆碱活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胆碱受体激动剂
二、胆碱酯酶抑制剂
一、胆碱受体激动剂
胆碱受体主要分为两类: 一类是位于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所支配的效
应器细胞膜上的胆碱受体,对毒蕈碱较为敏感, 称为毒草碱受体(M受体); 另一类是位于神经节细胞和骨能肌细胞膜上 的胆碱受体,对烟碱比较敏感,称为烟碱受体(N 受体)。
胆碱受体激动剂
乙酰胆碱结构
乙酰胆碱分子是由三部分组成:乙酰氧基部分、 亚乙基桥部分和三甲铵基阳离子部分。通过对各 个部分的结构改造,总结出以下构效关系:
3、拟胆碱药物的构效关系
以两个碳原子 长度为最好
被乙基或苯基 取代活性下降
O O
若有甲基取代可阻止胆碱酯 酶的作用,延长作用时间, 且N样作用大于M样作用
带正电荷的氮是活性必需的,
2、可拟的胆碱酯酶抑制剂
第二节 抗胆碱药
一、M胆碱受体拮抗剂:
1、莨菪生物碱类:
2、合成类:(1)叔胺类(2)季铵类
二、N1受体拮抗剂
三、N2受体拮抗剂
1、非去极化型药物(1)生物碱类(2)合成类;
2、去极化型药物
第一节 拟胆碱药
根据作用环节和机制不同,拟胆碱药分为胆碱受 体激动剂和胆碱酯酶抑制剂两种类型。
神经系统组成
胆碱能药物 肾上腺素能药物
神经系统
外周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传出神经系统
传入神经系统
镇痛药 中枢抑制药 中枢兴奋药 全身麻醉药
自主神经系统
运动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系统 副交感神经系统
局部麻醉药
传出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
CNS
神经节
乙酰胆碱 N胆碱受体
传出神经系统药 物的作用环节
乙酰胆碱 神经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