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第1讲第第1 讲讲化学反应速率考点一化学反应速率1.表示方法: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2.数学表达式及单位:v=ΔcΔt ,单位为mol·L-1 ·min -1或mol·L -1 ·s -1 。
3.规律:同一反应在同一时间内,用不同物质来表示的反应速率可能不同,但反应速率的数值之比等于这些物质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题组一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比较1.已知反应4CO+2NO 2 N 2 +4CO 2 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CO)=1.5 mol·L-1 ·min -1B.v(NO2 )=0.7 mol·L-1 ·min -1C.v(N 2 )=0.4 mol·L-1 ·min -1D.v(CO2 )=1.1 mol·L-1 ·min -1题组二“三段式”模板突破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2.(1)将4 mol A 气体和2 mol B 气体在2 L 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 2C(g),若经2 s 后测得C 的浓度为0.6 mol·L-1 ,现有下列几种说法:①用物质A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3 mol·L-1 ·s -1②用物质B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6 mol·L -1 ·s -1③2 s 时物质A 的转化率为70%④2 s 时物质B 的浓度为0.7 mol·L-1其中正确的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2)若①②中用A、B 表示的反应速率分别为0.3 mol·L-1 ·s -1 、0.6 mol·L -1 ·s -1 ,哪种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更快?(3)若物质A 的转化率经过计算为30%,那么,物质B 的转化率为多少?你能迅速得出答案吗?考点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内因(主要因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2.外因(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一个条件)3.理论解释——有效碰撞理论(1)活化分子、活化能、有效碰撞。
①活化分子: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
②活化能:如图图中:E 1 为反应的活化能,使用催化剂时的活化能为E 3 ,反应热为E 1 -E 2 。
③有效碰撞:活化分子之间能够引发化学反应的碰撞。
(2)活化分子、有效碰撞与反应速率的关系题组一浓度与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1.对反应A+B AB 来说,常温下按以下情况进行反应:①20 mL 溶液中含A、B 各0.01 mol ②50 mL 溶液中含A、B 各0.05 mol ③0.1 mol·L-1的A、B溶液各10 mL ④0.5 mol·L-1的A、B 溶液各50 mL 四者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是A.②①④③B.④③②①C.①②④③D.①②③④ 2.一定温度下,反应N 2 (g)+O 2 (g) 2NO(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措施不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是A.缩小体积使压强增大B.恒容,充入N 2C.恒容,充入HeD.恒压,充入He 3.等质量的铁与过量的盐酸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反应,测得在不同时间(t)内产生气体体积(V)的数据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分析实验条件,下列说法中一定不正确的是() 组别对应曲线c(HCl)/mol·L-1反应温度/℃ 铁的状态1 a30 粉末状2 b30 粉末状3 c 2.5块状4 d 2.5 30 块状A.第4 组实验的反应速率最慢B.第1 组实验中盐酸的浓度大于2.5 mol·L-1C.第2 组实验中盐酸的浓度等于2.5 mol·L-1D.第3 组实验的反应温度低于30 ℃ 考点三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多种,在探究相关规律时,需要控制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某一个条件,探究这一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变量探究实验因为能够考查学生对于图表的观察、分析以及处理实验数据归纳得出合理结论的能力,因而在这几年高考试题中有所考查。
解答此类题时,要认真审题,清楚实验目的,弄清要探究的外界条件有哪些。
然后分析题给图表,确定一个变化的量,弄清在其他几个量不变的情况下,这个变化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进而总结出规律。
然后再确定另一个变量,重新进行相关分析。
但在分析相关数据时,要注意题给数据的有效性。
2.某实验小组以H 2 O 2 分解为例,研究浓度、催化剂、溶液酸碱性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在常温下按照如下方案完成实验。
实验编号反应物催化剂① 10 mL 2% H 2 O 2 溶液无② 10 mL 5% H 2 O 2 溶液无③ 10 mL 5% H 2 O 2 溶液1 mL 0.1 mol·L-1FeCl3 溶液④ 10 mL 5% H 2 O 2 溶液+少量HCl 溶液1 mL 0.1 mol·L-1FeCl3 溶液⑤ 10 mL 5% H 2 O 2 溶液+少量NaOH 溶液1 mL 0.1 mol·L -1FeCl3 溶液(1)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温下5% H 2 O 2 溶液的pH 约为6,H 2 O 2 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①和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时由于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而无法得出结论。
资料显示,通常条件下H 2 O 2 稳定,不易分解。
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你对原实验方案的改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③、④、⑤中,测得生成氧气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
分析上图能够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四数形结合思想——用化学反应速率图像突破化学平衡概念速率—时间图像定性揭示了v 正、v 逆随时间(含条件改变对速率的影响)而变化的规律,体现了外界条件改变对可逆反应速率的影响,以及由此引发的平衡移动。
平衡体系条件变化速率变化平衡变化速率变化曲线任一平衡体系增大反应物的浓度v 正、v 逆均增大,且v 正′v 逆′ 正向移动减小反应物的浓度v 正、v 逆均减小,且v 逆′v 正′ 逆向移动任一平衡体系增大生成物的浓度v 正、v 逆均增大,且v 逆′v 正′ 逆向移动减小生成物的浓度v 正、v 逆均减小,且v 正′v 逆′ 正向移动正反应方向为气体体积增大的放热反应增大压强或升高温度v 正、v 逆均增大,且v 逆′v 正′ 逆向移动减小压强或降低温度v 正、v 逆均减小,且v 正′v 逆′ 正向移动任意平衡或反应前后气体化学计量数和相等的平衡正催化剂或增大压强v 正、v 逆同等倍数增大平衡不移动负催化剂或减小压强v 正、v 逆同等倍数减小题组训练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图像分析1.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0.3 mol A、0.1 mol C 和一定量的B 三种气体。
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甲图所示[t 0 ~t 1 阶段c(B)未画出]。
图乙为t 2 时刻后改变条件平衡体系中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且四个阶段都各改变一种不同的条件并且改变的条件均不同。
已知,t 3 ~t 4 阶段为使用催化剂。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t 1 =15 s,生成物C 在t 0 ~t 1 时间段的反应速率为0.004 mol·L -1 ·s -1B.t 4 ~t 5 阶段改变的条件为降低反应温度C.B 的起始物质的量为0.02 molD.t 5 ~t 6 阶段可能是增大压强2.某温度时,在一个容积为2 L 的密闭容器中,X、Y、Z 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根据图中数据,试填写下列空白:(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开始至2 min,气体Z 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X、Y、Z 均为气体,反应达到平衡时:①压强是开始时的________倍;②若此时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为原来的12 倍,达到平衡时,容器内温度将升高(容器不与外界进行热交换),则该反应的正反应为_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4)若上述反应在2 min 后的t 1 ~t 6 内反应速率与反应时间图像如下,在每一时刻均改变一个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则()A.在t 1 时增大了压强B.在t 3 时加入了催化剂C.在t 4 时降低了温度D.t 2 ~t 3 时A 的转化率最高【练习】1.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达到最大限度时,正逆反应速率也达到最大且相等B.催化剂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提高生产效率C.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H 2 时,滴加几滴硫酸铜溶液能加快反应速率D.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H 2 比用98%的浓硫酸产生H 2 的速率快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性质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②光是影响某些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之一③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浓度④不管什么反应,增大浓度、加热、加压、使用催化剂都可以加快反应速率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反应2SO 2 +O 2 2SO 3 经一段时间后,SO 3 的浓度增加了0.4 mol·L-1 ,在这段时间内用O2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4 mol·L-1 ·s -1 ,则这段时间为() A.0.1 sB.2.5 sC.5 sD.10 s 4.一定温度下在密闭容器内进行着某一反应,X 气体、Y 气体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Y XB.t 1 时,Y 的浓度是X 浓度的1.5 倍C.t 2 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D.t 3 时,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5.进行如下实验,在A 锥形瓶中放入10 g 绿豆大小的碳酸钙,在B 锥形瓶中放入5 g 粉末状的碳酸钙,分别加入50 mL 1 mol·L-1盐酸,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实验结果的是(注:x-时间,y-锥形瓶中碳酸钙减少的质量)6.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H 4 (g)+H 2 O(g) CO(g)+3H 2 (g) ΔH0,测得c(CH 4 )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