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儿童性格塑造的建议
大家都知道性格决定命运,也很认同。
可是性格究竟是什么,有多么重要,未必每个人都能说得清。
在心理学上,性格是指一个人后天形成的社会行为方式。
所以提到性格,我们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后天、行为方式。
因为是后天,所以有的孩子受到了后天良好的教育,形成了正向的性格;有的孩子受到了不良的教育,形成了负向的性格。
性格在心理学上有好坏之分,它跟人格当中的其他内容有些不同,比如智力、气质。
智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先天遗传,气质更是取决于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也是先天的作用影响更大。
与性格同样受后天作用最大的只有技能。
技能,跟智力不同。
我们说话、写字、学习游泳,还有许多我们现在工作所需要的技艺,这些都是后天根据需要学来的。
性格虽然不是后天学来的,但也是后天形成的,是父母在养育过程中和他互动建立的一种社会行为方式。
性格的好坏之分,会让人出现很多方面的不同表现。
为什么有些孩子的的家长管管不了,说他打他骂他劝他都没有效果,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家长管晚了。
在孩子6岁之前,父母应有意的对孩子进行性格培养。
这个阶段正是对孩子进行品格教育最有效果的时期,也正因如此,启加家庭教育专注于0-6岁孩子的家庭教育。
那么对孩子进行性格(社会互动行为方式)培养的内容有哪些呢?第一个出现的问题,就是对孩子说“不“。
为什么一定要在6岁之前说不,12岁之后的孩子就管不了了呢?养过宠物狗的主人,如果会训练。
那么一定是在小的时候开始(3个月)训练,长大了,狗也有了自我意识,它们就很难驯服。
这就跟人差不多,有些家长小时候不管孩子,而是延迟到了孩子12岁之后。
很多家长由于缺乏心理学知识,往往对于孩子存在这样一种认知:觉得孩子现在还小,也挺听话的,不用
给他那么多规矩。
6岁之前,孩子在家里闹,家长一般都是顺着他。
要什么赶快给,糊弄孩子别那么吵闹就万事大吉了。
可是等到孩子12岁之后,他开始迷恋网络,不上学。
此时家长在强势起来,不让孩子到网吧玩。
可是现在对孩子说“不“,他会拔腿离家出走,他会跳楼、会喝农药。
启加家庭教育给家长的建议有两点:1、对孩子的正向品格教育一定要在6岁之前,让他形成良好的性格,以便将来融入社会当中;2、对于孩子性格教育的第一重点就是在三岁左右给孩子立规矩,学会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