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品】深圳港大铲湾港区集装箱码头水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图文丰富

【精品】深圳港大铲湾港区集装箱码头水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图文丰富

一、工程概况1.1工程概述1.1.1工程名称:深圳港大铲湾港区集装箱码头一期工程水工工程B、C标段1.1.2业主单位:深圳港大铲湾现代港口发展有限公司1。

1.3质量安全监督单位:深圳市港口工程质量监督站1。

1。

4设计单位: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1。

1。

5监理单位:上海东华建设监理所1.1。

6施工单位: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1。

1.7开、竣工日期:2006年10月1日~2008年12月31日1.1.8工期:813日历天1.1.9节点工期:2006年10月1日至2006年12月30日完成安放3#泊位10个沉箱(含7个箱的倒滤井和箱内回填)1.1。

10合同总价:人民币(大写):捌亿叁仟捌佰捌拾柒万陆仟陆佰捌拾陆元整(RMB838,876,686。

00)1.2自然条件1.2.1地理位置珠江口内伶仃洋的矾石水道东南部,在深圳市西部南头半岛西侧、妈湾港区的北部;拟建大铲湾港区集装箱码头位于大铲湾口,为人工填成的单一大突堤,地理坐标为东经113º52’,北纬22º32’.1。

2.2工程自然条件(1)气温年平均气温:24.0℃极端最高气温:36.7℃极端最低气温2。

7℃(2)降水年平均降水量:2090。

3㎜年平均最大降水量2588.2㎜(1994年)一日最大降水量254。

5㎜(1993年6月16日)年平均降水日数:123.7d年最多降水日数:137d年内日降水量≥25㎜的日数23.1d本地区降水均为雨水,无降雪记录。

年内降水主要集中在洪季4~9月份,其降水量之和占全年降水量的84%;枯季10月~翌年3月降水量较少,仅占全年降水量的16%。

各月平均降水量和降水天数的情况如下表:各月平均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单位(㎜,d)(3)风况大铲湾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风况有明显的季节性。

受季风控制,本地区春东盛行偏北风,夏秋季盛行偏南风。

深圳机场气象台的常风向为N向,出现频率为16.8%,次常风向为S向,出现频率为14。

2%;强风向为SE向,最大风速为30m/s,次强风向为W、E方向,最大风速为27m/s。

本地区的年平均风速为3。

7m/s,平均风速的年内分布较为均匀,最大风速为32m/s,风向为W向;极大风速为43m/s(赤湾),风向为NE向,最大风速的年内分布差异较大,一般夏季最大风速主要是台风(热带气旋)造成的,冬季的最大风速是由于冷空气南下造成的。

本地区多年平均出现6级以上大风的日数为1。

3d。

(4)能见度本地区能见度小于1km的天气主要是由于雾和雨造成的。

据1992年~2000年观测资料分析,年平均能见度小于1km的天数为10.4d,其中雾日5。

8d,雨日6。

5d。

年最多雾日10d,年最少雾日10d,年最少雾日2d。

雾日多出现在10月~翌年的4月份,3、4月份的雾日占全年雾日的60%,5月~9月很少出现。

据统计,能见度小于1000m的持续时间一般小于1h,最长达7。

5h。

(5)相对湿度本地区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8%,每年3~8月份相对湿度较大,月平均相对湿度均大于80%;10月~翌年2月相对湿度略小,其中11月份最小,为63%。

(6)灾害性天气据1992年~1997年资料统计,本地区年平均雷暴日数为45。

6d,年最多雷暴日数为56d,年最少雷暴次数为20d,雷暴一般集中出现在每年的4~9月,约占全年雷暴日数的92%.影响本地区的台风主要来自西太平洋,在珠江口以西登陆的台风对本地区的破坏最大。

1949~2000年间,影响珠江口外的台风共178个,平均每年约3.5个;台风登陆时极大风速常高达12级以上,其中最大的是1983年9月在深圳登陆的8309号台风,在赤湾观测到43m/s的极大风速,并伴有强降水,给沿岸地区造成巨大损失。

(7)工程地质本区地处珠江三角洲,自晚更新世中期以来有二次海进和海退,形成了海陆交互相的沉积构造单元。

陆域地形较为平坦。

陆域的下部地基上覆土层为第四系全新统至晚更新统淤泥类土或粘性土,下伏燕山期花岗岩或变质岩风化残积岩、全风化岩、强风岩。

基底基岩为燕山期细粒花岗岩。

土(岩)层物理性质如下:集装箱码头区桩侧极限摩阻力及桩端极限阻力值表(打入式预制桩)说明:1.桩侧极限摩阻力参照交通部《港口工程桩基规范》(JTJ254—98) 2.桩端极限摩阻力参照广东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5—31-2003)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说明:1。

桩侧极限摩阻力参照交通部《港口工程桩基规范》(JTJ254-98)2.桩端极限摩阻力参照广东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5-31-2003)1。

3施工组织机构设置为确保本工程顺利实施,成立富有重力式码头施工经验人员组成的中港第四航务工程局深圳大铲湾集装箱码头一期工程项目经理部,负责本工程的具体实施。

组织机构见下图: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5 / 236项目部组织机构图:1.4工程结构、规模深圳港大铲湾港区集装箱码头一期工程位于突堤的西南侧,建设5个7~10万吨级专业集装箱泊位及深水岸壁,本次合同为水工工程B、C段,包括1#~3#泊位,南侧深水岸壁及其预留段、东侧临时护岸。

沉箱结构集装箱码头,总长1653。

16m(其中包括东侧与远期28。

69m预留段).码头面高程5.80m(赤湾理论最低潮面),码头前底标高—15。

5m(预留至—18。

0m)。

主要工程内容包括:港池、基槽开挖(炸礁)、基床抛石、沉箱预制及安装、箱内填砂、箱顶盖板预制与安装、胸墙浇筑、后方回填(抛石棱体、二片石、碎石倒滤层、回填中粗砂及围堰前淤泥三角区地基处理,至一期正堤及后方振冲、碾压、强夯等)、桩基工程及现浇后轨道梁、排水箱涵的预制及安装、铺面结构、护舷及系船柱等附属设备的制作及安装等。

CD段东侧临时护岸,总长107。

5m,主要工程内容包括:50~100kg抛石堤心、100~200kg抛石护面、倒滤层设施、回填开山石、浆砌块石挡土墙等.1#~3#泊位投产前的停泊水域清淤工作。

1。

5主要工程数量1。

6工程特点及对策措施1。

6.1本工程特点(1)本工程规模大,对沉箱施工要求高,完成第一节点的工期紧。

大型沉箱单件重2342t,多达91件,其预制、出运、安装对施工技术、施工设备和施工质量的要求均较高。

尤其是招标文件规定的本工程第一个节点工期即B段第10个沉箱需在开工后91天内安装完成,时间紧,需妥善安排其预制及安装施工,以及紧前工序的施工;(2)施工水域回淤量大、回淤快,要求各工序安排紧凑,将清淤工作降到最低程度。

本工程周边泥面标高较高,且还有港池、航道和基槽的开挖,炸礁对原状土也会产生一定的扰动,这些均为产生淤泥的根源。

且清淤存在于水下施工各个工序中,无论是在基槽开挖、基床抛石及打夯、基床整平、沉箱安装、后方棱体抛石及后方抛砂等部位,还是在临时护岸与沉箱的合拢口等位置,都有可能产生回淤,点多面广,若各工序之间安排衔接不紧凑,将较大程度地增加清淤量和清淤难度;(3)在围堤前清淤施工时,需采取措施确保围堤以及沉箱的安全、稳定。

本工程内一期正堤、一期南侧堤基础均为清淤换填砂,C段临时护岸外为远期南侧堤,其基础则未经换填砂施工,仅采用砂被垫层+塑料排水板+通长袋装砂结构进行了地基处理。

由于本工程B段及C段按设计要求在基槽开挖前需先进行围堤前清淤施工,故须采取措施确保一期正堤、一期南侧堤和远期南侧堤的安全、稳定,避免围堰砂土层液化;(4)本工程水上交叉作业较多,施工干扰较大,要求做好水域协调。

主要交叉施工表现为:①一期港池及航道疏浚B标段正进行挖泥及炸礁,由我单位实施的码头A标段也正施工中。

在本工程开始施工时,现场作业船机多,穿插施工频繁,对本工程施工,特别是潜水员水下施工,影响较大;②用于码头后方地基处理的吹填砂量需求大,绞吸船、泵砂船需错开与码头施工水域的干扰;(5)确保码头前方钢轨的安装精度及控制胸墙高性能砼裂缝的发生,是保证码头上部结构质量的关键。

1.6.2对策措施:(1)本工程沉箱与在建的大铲港区集装箱码头一期工程4#、5#泊位水工工程的沉箱重量和外型尺寸相同,由我单位固定的东江口大型预制场生产,该厂的生产设施先进,质量管理持之有效,完全可以满足本工程沉箱预制的要求。

在技术及质量管理上,一期工程针对沉箱预制易出现的质量通病,采取了整改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目前质量情况稳定。

在设备及进度安排上,针对B段第10个沉箱需在开工后91天内(即3个月)安装完成的节点,根据本工程总体计划并结合大铲一期A标沉箱预制、出运和安装的计划,拟作出如下安排:开工前2。

5个月内(即7月中旬~9月底前)在东江口预制厂新建设一条生产线(3#线)和一个出运码头;开工后二个月内(10月1日~11月29日)完成沉箱预制,月均生产5件;开工后第1.7~3个月(11月21日~12月30日)出运及安装完10件沉箱,沉箱出运、安装采用3500t华南号浮船坞,月生产能力可达6~8件,满足本节点月最大强度7件的要求,同时也满足了本工程后续沉箱总体安装计划月强度5~6件的要求.在本工程实施过程中,为确保沉箱预制及安装进度,考虑采用东江口预制厂1#线和4100t南沙号浮船坞+2*250t浮筒助浮作为备选方案。

二条线及二艘浮船坞共同调剂使用,确保本工程沉箱预制、出运及安装施工。

为确保沉箱安装进度,需重点确保的主要工序有基槽、港池的挖泥及炸礁这二道工序,各需完成300m纵长。

根据第一节点计划安排,日均计划如下:挖泥约5500m3。

现配置带有重斗的13m3及8m3挖泥船各一艘,日均产量:仅每天即可达9600m3,完全可满足要求;(2)由于码头基槽开挖最深达-23。

0m,且受回淤影响的工序较多,故清淤往往是制约重力式码头基础施工质量及进度的关键。

进行合理分段施工,尽量缩短各工序的搭接时间。

原则上基槽开挖、基床抛石及基床整平、沉箱安装、后方棱体抛石、后方抛砂等受回淤影响大的工序以60m作为施工流水步距,流水节拍约为12天,使衔接紧凑,将清淤量降低到最小程度(考虑到潜水员的安全及保证倒滤层的施工质量,打夯、后方棱体倒滤石施工以120m作为一段).施工中配备深水清淤船(清淤深可达—37m)清除超标的回淤,确保清淤质量和进度。

在基槽开挖过程中,按技术条件书规定预留10~30cm 待抛石前再行清除,以保证原状土不被扰动及避免长时间泡水软化;(3)进行围堤坡脚清淤施工时,以60m长度分段、0。

5m分层并利用2m3小抓斗自上而下、从里到外排斗开挖,开挖到淤泥层底部时注意在围堤前要形成设计要求的坡度。

(4)水域协调:本工程的基槽挖泥、抛石及打夯、基床整平等工序在开工前,由我单位实施的一期码头A标段的相应施工也已经分别完成,故可实现连续作业,不存在施工干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