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编制依据1。
1 招标文件《日照港集装箱码头工程码头主体招标文件》《日照港集装箱码头后方陆域工程项目招标文件》《日照港集装箱码头后方陆域工程项目标前会议答疑》1。
2 设计文件《日照港集装箱码头工程码头主体招标图》《日照港散粮码头和集装箱码头工程回旋水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日照港集装箱码头工程道路、堆场图纸》《日照港集装箱码头工程综合管网图》《日照港集装箱码头工程前方堆场区电气管网图》《日照港集装箱码头工程通讯管道路图》《日照港集装箱码头工程综合管网图》《日照港集装箱码头工程道路、堆场图纸》《日照港集装箱码头前方堆场区管网施工图》日照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日照港集装箱码头后方陆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1。
3 采用的规范、标准《港口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221—98《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J203-2001《重力式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J290-98《水运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JTJ269-96《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J268—96《港口设备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244—95《港口工程道路堆场铺面设计与施工规范》《港口设备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244-95《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港口工程桩基规范》JTJ250—98《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J/T250-98《港口工程荷载规范》JTJ/T215—98《港口工程嵌岩桩设计与施工规程》JTJ/T285-2000《港口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T240—97《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JTJ267—98《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SL62—94《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95《钢结构制作安装施工规范》YB9254—95《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98《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热力设备及管道保温标准图集》87R411—1《疏浚工程技术规范》JTJ319—99《疏浚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324—96《疏浚工程土石方计量标准》JTJ/T321-96《疏浚岩土分类标准》JTJ/T320-96《电气装置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92《电气装置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7-96《等电位联结工程》97SD567设计文件规定的其他规范标准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布的有关技术规范、标准2 工程概况日照港西港区集装箱码头工程共划分15个单位工程,各单位工程为:港池疏浚工程、泊位疏浚工程(2个)、吹填工程、码头工程3个(1#、2#、3#泊位)、堆场工程、道路工程、给排水工程、供电照明工程、通讯工程。
闸口及辅建区工程、综合楼工程、熏蒸库工程。
2。
1 码头主体工程码头岸线总长884m, 共建3个泊位,分别为:2.5万吨级泊位2个,4万吨级泊位一个。
码头面高程+6.10m,码头前沿底高程分别为-16。
00m 和—17。
00m.码头结构型式为沉箱重力式结构,共预制安装44个沉箱,施工轨道梁灌注桩245根,制作安装1500KN系船柱41个,制作安装橡胶护舷41套,安装QU100型钢轨2730m。
根据《港口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集装箱码头主体工程共划分为3个单位工程,码头长度分别为282.04m、240。
84m和321.12m,均包含基础、墙身结构、上部结构、回填及面层、码头设施5个分部工程。
2.2 堆场工程集装箱码头集装箱堆场位于码头后方,设计面积为28.3341万平方米,堆场包括28道场桥吊轨道梁和联锁块面层。
场桥轨道梁为45㎝厚的钢筋砼结构.堆场基层为15㎝厚的石灰结碎石基层和35㎝厚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0㎝联锁块铺面.堆场内设有给排水、供电照明及通讯管网,冷藏箱操作架、4#变电所、给水阀门井、消防栓井、雨水检查井、电缆井、通讯井、高杆灯等配套设施。
2。
3 道路工程集装箱码头道路南北方向为码头前沿道路、纬一路和纬二路,设计面积为6.4502万平方米,结构做法为:基层为15㎝厚的泥灰结碎石和35㎝厚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面层为10㎝厚的高强联锁块。
东西方向分为经一路~经四路,采用混凝土面层,设计面积为4.7358万平方米,结构做法为:基层为15㎝厚的泥灰结碎石和35㎝厚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C30钢筋混凝土面层,弯拉强度为5。
0Mpa2.4 给排水工程集装箱码头给水管线为闭合式给水管网,南北方向分别在距码头前沿4。
7m,149。
9m、299。
29m(纬一路西侧)和467.31m(纬二路东侧)设4道管线。
东西方向分别在经一路南侧和经二路~纬四路北侧各设置一道给水管线。
给水管道管线DN≤75㎜采用镀锌钢管,DN>75㎜采用可延性球墨铸铁管,管径有D250,D200和D300,总长度为5135m,球墨铸铁给水管线安装时采用橡胶圈柔性插接口,管底为20㎝砂垫层找平,管顶履土厚度为1.35m,给水管道,阀门及法兰敷设完毕后试验水压力为1.0Mpa。
本工程共施工阀门井29座,室外地下式消防栓38座.集装箱码头排水工程中共设置排水管线9道,其中平行码头方向6道,垂直于码头前沿线方向3道。
雨道管道所用管材有两种,管径小于600㎜为HDPE双壁波纹管,施工时基础采用10㎝厚粗砂垫层,管顶覆土厚度不应小于80㎝。
管径大于700㎜以上为钢筋砼管,施工时基础采用180底砼半包管基础.本工程共敷设排水管线14524m,雨水检查井20个,雨水口253个。
2.5 供电照明工程日照港集装箱码头供电照明工程分供电、照明、4#变电所三部分。
2。
5.1 供电工程本工程供电线路北侧同2#、3#变电所相连, 2#泊位108区南侧设有4#变电所,通过电缆隧道与堆场内各供电照明线路相连.线路总长度42262.4米,线路中布设码头前沿高低压接电箱共计17个,电缆手孔井共计35个,电缆人孔井共计17个,低压配电箱共计18个。
电缆预埋管采用SC100镀锌钢管.施工中镀锌钢管连接采用点焊后用无缝钢套管连接,无缝钢套管ф127—4,总长度1800米,两端外侧焊接并做防腐处理.各类井均采用钢筋砼结构。
2。
5.2 照明工程后方堆场30m高杆灯共计12个。
灯具为高压钠防水,防尘型.基础为现浇钢筋砼基础.2。
6 4#变电所工程日照港集装箱码头4#变电所工程,主要是日照港集装箱泊位内岸桥、门机、冷藏箱A、B区供电,同时为港内的堆场、道路照明提供电源。
本工程为钢筋砼框架结构,地下一层地上一层,建筑面积为1173。
44㎡,平面形状为长方形,南北长42.2m,东西宽16.3 m。
2.7通讯工程日照港集装箱码头通讯工程线路总长度2173。
13米,线路中布设通讯人孔共计14个,通讯手孔共计4个。
管材采用93mm内经的HDPE双波纹管、33mm内经的七孔多芯管以及33mm内经的硅芯管,采用管箍接续。
各类井均采用钢筋砼结构.2。
8 综合楼工程规模本工程为日照港(集团)公司集装箱公司闸口及辅建区综合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1325平方米。
结构类型为框架结构。
2。
9 熏蒸库工程本工程南北长21。
2米,东西宽17.2米,建筑面积294.8平方米。
结构类型为砖混结构。
强夯基础.2。
10 闸口、辅建区工程日照港集装箱码头后方堆场闸口工程、辅建区工程。
整个区域面积约74114㎡,道路采用强夯处理,上层采用150mm泥结碎石层,350mm 水泥稳定土,50mm中粗砂,顶部铺设C50高强连锁块.3 自然条件3.1 地理位置拟建集装箱码头位于日照港西港区。
日照港位于山东半岛南翼、黄海之滨,东经109°33ˊ,北纬35°23ˊ,面临黄海,背靠鲁南大地,地处山东半岛和江苏大地夹角的底部,位于我国海上南北运输主通道的中间。
3.2 气象3.2。
1 气温年平均气温12。
8°C年平均最高气温16.1°C年平均最低气温9。
8°C极端最高气温37.5°C(1964年7月8日)极端最低气温-13.7°C(1967年1月15日)3。
2。
2 风况根据1976—1978/年每天24次的10分钟平均风况统计:日照港区强风向为N,次强风向为NNE,大于、等于8级风,年出现频率分别为0.03%、0。
02%.常风向为N,次常风向为NNE,年出现频率分别为10.95%、9.18%.常风向为N,大于6级风频率0。
5%,最大风速为24m/s,风向为N向。
3.2。
3 降水年平均降水量812.4mm年最大降水量1426。
2mm年最小降水量512。
4mm日最大降水量168.1 mm该区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从降水的季节分布看,降水多集中在6~8三个月,其三个月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57。
6%,12月至来年1、2月份降水量较小,其三个月的降水量仅为年降水量的5%。
3。
2.4 湿度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2%3.2。
5 雾况日照港年平均雾日为125。
7个,大雾日为37。
7个,大雾的出现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每年的5、6、7三个月为大雾多发季节,其出现的大雾日占全年的54.9%,而每年的8、9、10三个月出现的大雾日最少,仅占全年大雾日的4.8%.3。
2。
6 地震日照港区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
3.3 水文3。
3.1 潮位特征值历年最高潮位 5.65m (1992年8月31日)历年最低潮位-0。
47m(1980年10月26日)平均高潮位4。
23m平均低潮位 1.21m平均潮差 3.02m最大潮差 4.90 m平均海平面2。
73m3。
3.2 设计水位设计高水位4073m设计低水位0.59m极端高水位5。
82m极端低水位—0。
60m3。
3.3 潮流日照港属正规半日潮,涨潮需5个小时,落潮约6个小时,流向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运动,主流向NE—SW,涨潮主流向NE,最大涨潮流速0。
86m/s,最大落潮流速0。
66m/s。
3。
3.4 波浪根据1980~1984年日照港海洋站实测资料统计,常浪向为N向,出现频率为16。
63%,次常浪向为ESE向、SE向,出现频率分别为12.49%、12.47%。
强浪向为E向,该向H1/10〉1.5 m出现频率为0.98%,次强浪向为NNE向,该向H1/10>1。
5 m出现频率为0。
40%。
3。
3.5 乘潮水位本港保证率90%的历时2小时水位为3.56m;历时3小时水位为3.39m。
3.4 地形、地貌及泥沙运动本工程位于北起石臼嘴南到奎山咀环抱的港湾内,湾阔水深不冻不淤。
自然岸线长约7公里,为典型的沙质海岸。
石臼咀奎山咀是沿岸漂沙的分界点,湾内泥沙运动自成体系,泥沙主要由奎山咀方面提供,而注入湾内的河流汛期入海和海外由波浪夹入湾内的泥沙数量均很小,故湾内无明显的泥沙交换,沿岸不存在强大的泥沙流,海岸稳定,湾内无明显淤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