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问诊:是医师通过对患者或相关人员的系统询问获取病史资料,经过综合分析而作出临床判断的一种诊法。
问诊是病史采集的主要手段。
2发热: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
3咯血:喉及喉部以下的呼吸器官出血,血液随咳嗽由口腔排出称咯血。
4发绀: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和黏膜呈青紫色改变的一种表现,也可称紫绀5呼吸困难:指患者主观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表现呼吸运动用力,严重时可出现张口呼吸、鼻翼扇动、端坐呼吸、甚至发绀、呼吸辅助肌参与呼吸运动,并且可有呼吸频率、深度、节律的改变。
6三凹征:上呼吸道部分阻塞患者,因气流不能顺利进入肺,当吸气时,呼吸机收缩,造成肺内负压极度增高,从而引起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明显凹陷7呕血:由上消化道疾病或全身疾病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若血液经胃从口腔呕出,则为呕血8黄疸:是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
9少尿,无尿,多尿:如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或每小时尿量小于17ml,称为少尿;如24小时尿量小于100ml,12小时完全无尿,称为无尿;24小时尿量超过2500ml,称为多尿10意识障碍:高级神经中枢功能活动(意识、感觉、运动)的抑制,对周围事物及其自身的辨别能力以及反应能力的减退和丧失的状态,称为意识障碍。
11甲亢面容和二尖瓣面容:前者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面容惊愕,眼裂增宽,眼球突出,目光炯炯,兴奋不安,烦躁易怒;后者见于风湿性心瓣膜病,二尖瓣狭窄,面色晦暗,双颊紫红,口唇轻度发绀12蜘蛛痣: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行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
13水肿:皮下组织的细胞内即组织间隙内液体积聚过多。
14胸骨角:又称lours角,位于胸骨角上切迹下5cm,由胸骨柄与胸骨体的连接处向前突起形成15肩胛骨:位于后胸壁第2~8肋骨之间。
肩胛冈及其肩峰端均易触及。
肩胛骨的最下端称肩胛下角。
被检查者取直立位上肢自然下垂时,肩胛下角可作为第7或第8肋骨水平的标志,或相当于第8胸椎的水平。
此可作为后胸部计数肋骨的标志。
16锁骨中线:为通过锁骨的肩峰端与胸骨端两者中点的垂直线。
即通过锁骨中点向下的垂直线17肩胛线:为双臂下垂时通过肩胛下角与后正中线平行的垂直线18锁骨上窝:锁骨上方的凹陷部,相当于两肺上叶肺尖的上部。
锁骨下窝:锁骨下方的凹陷部,下界为第3肋骨下缘。
相当于两肺上叶肺尖的下部。
19肺上界:突出于锁骨之上,其最高点近锁骨的胸骨端,达第1胸椎的水平,距锁骨上缘约3cm20肺下界:左右两侧肺下界的位置基本相似。
前胸部的肺下界始与第6肋骨,向两侧斜行相下,与锁骨中线处达第6肋间隙,至腋中线处达第8肋间隙。
后胸壁的肺下界几乎呈一水平线,与肩胛线处位于第10肋骨水平。
21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正常男性和儿童的呼吸以膈肌运动为主,胸廓上部及上腹部的活动度较大,而形成腹式呼吸;女性的呼吸则以肋间肌的运动为主,故形成胸式呼吸。
22库什摩(Kussmaul)呼吸:当严重代谢性酸中毒时,亦出现深而慢的呼吸,因此细胞外液碳酸氢不足,PH降低,通过肺脏排出CO2,进行代偿,以调节细胞外酸碱平衡之故,此深呼吸称~23潮式呼吸:又称陈施呼吸,是一种有浅慢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转为浅慢,随之出现一段呼吸暂停后,又开始如上变化的周期性呼吸。
24间停呼吸:又称毕奥呼吸,表现为有规律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一段时间,又开始呼吸。
25胸膜摩擦感:指当急性胸膜炎时,因纤维蛋白沉着于两层胸膜,使其表面变为粗糙,呼吸时脏层和壁层胸膜相互摩擦,可由检查者的手感觉到。
26语音震颤:为被检查者发出语音时,声波起源于喉部,沿气管、支气管及肺泡传到胸壁所引起共鸣的症状,可由检查者的手触及,故又称触觉震颤。
27干啰音:又称连续性呼吸附加音,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呼吸性附加音。
28湿啰音:系由于吸气时气体通过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如渗出液、痰液、血液、黏液和脓液等,形成水泡破裂所产生的声音,故又称水泡音。
29捻发音:是一种极细而均匀一致的湿啰音。
多在吸气的中末听及,颇似在耳边用手指捻搓一束头发时所发出的声音。
30心尖搏动:主要由于心室收缩时心脏摆动,心尖向前冲击前胸壁相应部位而形成。
正常成人心尖搏动位于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内侧0.5 ~1.0cm,搏动范围以直径计算为2.0~2.5cm。
31负性心尖搏动:心脏收缩时,心尖波动内陷。
32震颤:触诊时手掌感动的一种细小的震动感,与在猫喉部摸到的呼吸震颤类似,又称猫喘33靴形心:是左心室肥大时,心浊音界向左下增大,心腰加深,心界似靴形。
34心腰:血管与心脏左心室交接处向内凹陷,称心腰。
35梨形心:当左房与肺动脉段都增大时,胸骨左缘第2、3肋间心浊音界增大,心腰更为丰满或膨出,心界如梨形,常见于二尖瓣狭窄,故又称二尖瓣型心。
36普大型:左右心室增大时,心浊音界向两侧增大,且左界向左下增大。
37奔马律:系一种额外心音发生在舒张期的三音心率,由于同时常存在的心率增快,额外心音与原有的s1、s2,组成类似马奔跑时的蹄声。
38开瓣音:又称二尖瓣开放排击音,位于第二心音后0.07秒,见于二尖瓣狭窄而瓣膜尚柔软时39二尖瓣脱垂:喇喀音可由房室瓣,多数由二尖瓣,在收缩中、晚期脱入左房,瓣叶突然紧张或其他腱索的突然拉紧产生震动所致,这种情况临床上称为二尖瓣脱垂。
40Austin Flint杂音:主要见于中重度主动脉关闭不全,导致左室舒张期容量负荷过高,使二尖瓣基本处于半关闭状态,呈现相对狭窄而产生杂音。
41Graham Steell杂音:杂音柔和、较局限、呈舒张期递减型、吹风样,于吸气末增强,常合并P2亢进。
42心包摩擦音:指脏层与壁层心包由于生物性或理化因素致纤维蛋白沉积而粗糙,以致在心脏搏动时产生的摩擦而出现的声音。
43奇脉:是指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系左室搏血量减少所致。
44水冲脉:脉搏骤起骤落,如潮水涨落,故称水冲脉.是由于周围血管扩张或存在分流、返流所致45腹膜刺激征:腹膜炎患者常有腹肌紧张,压痛与反跳痛。
46反跳痛:在检查压痛时,如检查者突然移去手指,病人疼痛加重,称为反跳痛。
47 板状腹:因急性胃肠穿孔或脏器破裂所致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腹膜受刺激而引起腹肌痉挛、腹壁常有明显紧张,甚至强直硬如木版。
48揉面感:结核性炎症或其他慢性病变由于发展较慢,对腹膜刺激缓和,且有腹膜增厚和肠管、肠系膜的粘连,故形成腹壁柔韧而具抵抗力,不易压陷。
49MURPHY征:在吸气过程中发炎的胆囊下移碰到用力按压的拇指,即可引起疼痛,称胆囊触痛,如因剧烈疼痛而致吸气终止,称~。
50COURVOISIER征:由于胰头癌压迫胆总管导致肠道阻塞、黄疸进行性加深,胆囊显著肿胀,但无压痛。
51 肠鸣音:肠蠕动时,肠管内气体和液体随之而流动,产生的一种断断续续的咕噜声。
52 杵状指:手指或足趾末端增生、肥厚、增宽、增厚,指甲从根部到末端拱形隆起呈杵状53 匙状指:又称反甲,特点为指甲中央凹陷,边缘翘起,指甲变薄,表面粗糙有条纹,常见于缺铁性贫血和高原疾病,偶见于风湿热和甲癣。
54实验诊断:是制医生的医嘱通过临床实验室分析所得到的信息为预防、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价所用的医学临床活动。
55核左移:周围血中出现不分叶核粒细胞的百分率增高时。
56核右移:周围血中若中性粒细胞核出现5叶或更多分叶,其百分率超过3%者。
57棒状小体:为白细胞质中出现红色细杆状物质,一个或数个,故称棒状小体。
棒状小体一旦出现在细胞中,就可拟诊为急性白血病。
棒状小体在鉴别急性白血病类型时有重要价值。
58网织红细胞:晚幼红细胞脱核后的细胞。
由于胞质内还残存核糖体等嗜碱性物质,煌焦油蓝或新亚甲蓝染色,呈现浅蓝或深蓝色的网织状细胞而得名。
59溶血性贫血: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红细胞生存时间缩短、破坏增多或加速,而骨髓造血功能不能相应代偿而发生的一类贫血。
60铁粒幼细胞:含有铁颗粒的幼红细胞称之。
61环状铁粒幼细胞:如含粗大深染的铁粒在10个以上,并环绕细胞核排列超过核周径2/3以上者,称之。
62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由于多种原因所致,骨髓造血肝细胞减少或/和功能异常。
导致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生成减少的一组综合征。
63血型:是人体的一种遗传性状。
血型狭义地说是指红细胞表面抗原的差异,广义而言还包括白细胞、血小板等所特有的抗原和各种组织细胞、血浆蛋白质抗原成分的差异。
64交叉配血:配血实验主要是检查受血者受血者血清中有无破坏供血者红细胞的抗体,故受血者血清加供血者红细胞悬液相配的一管称主侧;供血者血清加受血者红细胞相配的一管称为次侧,两者合称为~。
65酮体:是p—羟丁酸、乙酰乙酸、丙酮的总称。
66胆酶分离现象:急性重症肝炎时,病程初期转氨酶升高,以AST升高显著,如在症状恶化时,黄疸进行性加深,酶活性反而降低,即出现胆酶分离现象67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分钟)经肾小球滤出的血浆液体量。
68高蛋白血症:血清总蛋白大于80g/L或球蛋白大于35g/L,称~。
69低蛋白血症:血清总蛋白小于60g/L或白蛋白小于25g/L,称~。
70耐糖现象:正常人口服一定量的葡萄糖后,暂时升高的血糖刺激了胰岛素分泌增加,使血糖在短时间内降至空腹水平。
71血清铁:即为转铁蛋白结合的铁,其含量不仅取决于血清中铁的含量,好受转铁蛋白的影响72肥达反应:利用伤寒和副伤寒沙门菌菌液为抗原,检测病人血清中有无响应抗体的一种凝集实验73心电图: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电活动变化的曲线图形。
74肺型P波:P波尖而高耸,其振幅>=0.25mV,以Ⅱ、Ⅲ、aVF导联表现最为突出。
75二尖瓣型P波:Ⅰ、Ⅱ、aVR导联P波增宽,其时限>=0.12s,P波常呈双峰型。
两峰间距>=0.04s,以Ⅰ、ⅡaVL导联明显,又称~。
76Einthoven三角:肢体导联电极主要放置于右臂、左臂、左腿,连接此三点即成所谓的~。
77心律失常:如果心脏激动的起源异常或/和传导异常。
78三联律:每两个正常窦性心搏后出现一次早搏或每个正常窦性心搏后连续出现两个早搏,如此连续3次或3次以上者,称为三联律79二联律:期前收缩与窦性心搏交替出现。
80预期综合症:是指在正常的房室结传导途径之外,沿房室环周围还存在附加的房室传导束第一篇问诊一、热型及临床意义?类型:1稽留热2弛张热3间歇热4波状热5回归热6不规则热临床意义:不同的发热性疾病各具有相应的热型,根据热型的不同有助于发热病因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但必须注意:1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及时控制住了感染,或因解热药或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可使某些疾病的特征性热型变得不典型或呈不规则热型2热型也与个体反应的强弱有关。
二、产生水肿的因素?1钠与水的潴留,如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2毛细血管滤过压的升高,如心右衰竭等3毛细血管通透压增高,如急性肾炎等4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如血清清蛋白减少5淋巴回流受阻,如丝虫病等四、咯血和呕血的鉴别?咯血呕血病因肺结核、肺炎、肺癌、消化性溃疡、肝硬化、肺脓肿等胃癌等出血前症状喉部痒感、胸闷、咳嗽等上腹不适、恶心等出血方式咯出呕出,可为喷射状出血的血色鲜红暗红色,有时为鲜红色血中混有物痰、泡沫食物残渣、胃液酸碱反应碱性酸性黑便无、若咽下血液量较多时可有有、可为柏油样便出血后痰的性状常有血痰数日无痰五、中心性发绀和周围性发绀的病因及临床表现有什么不同?1 中心性发绀:表现为全身性除四肢及颜面外也累及躯干和黏膜的皮肤,但受累皮肤是温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