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分析研究

浅谈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分析研究

浅谈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分析研究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周围环境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城市道路绿化景观逐步走近我们的视野,它不仅是城市空间的组成部分,而且满足人们的交通需要,它同时体现一个城市公民的审美观、精神面貌、文化修养的水平,不同的城市形态有不同的绿色系统,城市的退线林荫道、公园、小游园、绿地,构成一组系统,并契入城市形成一个绿色系统。

城市道路退线绿化应充分结合现状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改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质,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竞争力水平,为未来实现城市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做好充分准备。

许多城市中最具生命力、最富魅力的地方,并非城市中规整的街区,而是市区中道路退线绿化景观与许多周边不规则的绿地所串联出来的绿廊。

因此本文主要以青岛市现有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现状为例进行分析,及目前青岛市城市道路绿化景观中存在的问题及以后发展方向进行剖析。

关键词:道路;景观;绿化;建议引言:城市道路退线绿化是城市道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道路可持续发展的标志之一。

同时也是提升一个城市的文化品味的绿色长廊。

现在人们对城市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有了一定的重视,我们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工作者需要精心组织,合理配置,才能创造多姿多彩、内容丰富的城市道路景观。

道路退线绿化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形象,通过带状或者块状的“线”性组合,使城市绿地连为一个整体。

搞好道路退线绿化,不仅美化街景,还有净化空气、减弱噪音、减尘、改善小气候、防风等作用。

城市道路退线绿化景观为城市道路增添了丰富的色彩,为城市可持续发展预留了空间。

1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构成下文从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个方面探讨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构成:1.1内在因素:主要是道路红线以内的东西,按照功能可划分为三类。

1.1.1城市道路绿化实用性:主要是指道路两侧及路中心处的路栅、护栏、路障、路灯,电话亭、报亭、邮筒、垃圾筒、公交站亭、地下道口、人行天桥等。

1.1.2城市道路绿化审美性:主要指道路两旁的树、花坛、喷泉、雕塑等户外艺术品,地面艺术铺装等。

例如:根据青岛市交通规划,已经建设的“三纵四横”快速路网体系,既体现了空间立体的审美性又解决了交通问题。

1.1.3城市道路绿化视觉传达性:主要是指为保障人们出行安全设置的交通标志、路标、路牌、海报、地面标志等。

1.2外在因素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外在因素决定了城市道路绿化的空间特点,它主要从背景建筑的角度进行规范设计,主要包括道路两侧的建筑构成样式、物质功能、视觉效果及社会职能。

“外”主要体现城市道路的外在美,它象征一种理念与精神,默默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更像是一种精神文明的象征,体现着一个城市的现代化气息,是衡量城市品位的一个重要标准。

就像青岛市城市道路绿化两侧的建筑构成连续且明确的分界面是使街道乃至整个青岛市的道路绿化景观具有可识别性和可意向性的最有力的因素,具体体现在街道两侧的建筑物的立面风格、尺度、色彩。

表面材料乃至广告、商店招牌的位置、样式等也都映衬出城市道路绿化的外在美。

2目前国内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现状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对生存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绿色环保”成为21世纪城市的生命和文明的象征,城市道路绿化成为城市环保绿化的主旋律。

目前,国内的城市道路绿化主要是以线的形式分布于城市中,联系着城市中的“点”和“面”的园林绿化,以此形成完整的城市绿化系统。

下面以青岛市道路绿化景观现状为例进行简要探析。

近年来,青岛市各级政府加强了城市道路绿化工程的建设,通过旧城改造,青岛市的道路宽了、顺了、绿了、更加美丽了,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新修城市道路的不断增加,行道树的品种不断增多,例如:常绿乔木类有雪松、黑松、女贞、侧柏等,但由于这些乔木类立地条件差,地下管线多以及其它原因造成常青树种生长缓慢,长势很弱、遮荫效果差而得不到广泛推广;落叶乔木类有国槐、白蜡、悬铃木、美国红枫等;灌木类常绿灌木有桂花、红叶石楠、海桐等;落叶灌木品种有八仙花、太平花、金叶女贞等;道路两侧的绿化植物种类也逐渐多样化,层次化、彩色化,使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受到青岛市民的广泛认可。

城市道路绿化对城市有着多方面的作用和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绿化功能。

最直观的来看,城市道路的绿化景观增加了城市绿色覆盖率。

绿化景观越多,城市的绿色覆盖率越高。

②调解气候功能。

城市绿化景观多以植物为主,植物白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供我们吸收;增加遮阴,增加了空气的湿度;通过树叶的蒸腾,降低了城市温度,促进了城市内部间的大气循环。

③美化功能。

城市绿化景观降低了车辆、人流的噪音,降低扬起的尘埃,达到了净化空气的作用,使城市空气更干净;同时,也可以美化街景、衬托和改善城市面貌。

④规划功能。

几乎每一个城市都是通过种植绿色植物、花卉来分化交通路线,通过指示作用来保障车辆的畅通和行人的安全。

3目前道路绿化景观存在的问题在实际的城市道路绿化过程中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城市道路绿化设计不能满足人们对清新环境的要求,主要是城市道路绿化建设速度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幅度及人民群众对环境要求不协调,造成城市道路绿化建设存在滞后和不足,特别是在绿化植物的选择上理念不清晰,实施力度不足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绿化的进度。

以青岛市为例分析在城市道路绿化中存在的问题:3.1树种相对比较单一、开发力度不够悬铃木、雪松成为我市行道树的主题,树种的选择上地方特色不够明显,且地方树种垂柳、国槐种植较多,其他树种如银杏、柳杉、七叶树等也有种植,彩叶树种偏少与季相变化不够丰富,总体来说显得比较单一,对新树种引进的力度上不够,许多新的科研成果也不能应用到实际的生产中。

3.2城市道路绿化设计考虑不周在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时,考虑问题片面,导致在埋有地下管线的地段进行栽植大型乔灌木,结果使植株得不到营养而死亡;再就是片面强调绿化,忽视道路的交通功能;在较窄的分车带上密植乔灌木,阻挡了行车视线。

3.3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形式过于单调在城市道路上不管是主干道还是次干道,其布局形式没有特色,没有创新,缺乏生机与活力。

分车带两侧栏杆过高,显得道路拥挤,影响市容。

3.4 土地资源利用不充分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时,有时设计者只注重了大面积的绿化工程,绿化设计形式过于单调,没有创意。

有时因为改迁等,道路的边缘、死角,建筑的缝隙空间都没有进行景观设计,以致浪费了很多可绿化的空间。

4对道路绿化景观建设的建议根据青岛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的实际情况,笔者有以下建议:4.1合理配置行道树配置行道树首先选具有特色的优良绿化树种,弥补城市道路绿化树种单一的缺陷,也可种植一些具有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能代表市特色的树木。

例如,在街道两侧种植柿树,既有行道树冠荫浓的特点,而且有与众不同的美感。

在进行城市道路改造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对原有绿化树的保护。

如原有绿化树影响城市道路改造时,无法维持原状,可对原绿化树进行移植;对具有历史价值的名贵树种更应加以保留与保护。

如今,人们对道路绿化要求提高,树木色彩与季节变化越来越引起有关部门和市民的高度重视,城市道路绿化部门开始尝试引种一些色彩与季节变化较明显的树种,随着季节的变化,行道树也随之发生相应变化,形成特色景观,营造绚丽多彩的城市风貌。

4.2合理设计分车带在青岛市部分路段,分车绿化带的植物配置形式乱、树形不整齐,因此,对分车带进行合理设计显得尤其重要,在对分车绿化带植物配置时应力求形式简洁,树形整齐、排列一致,中间分车绿化带应设阻挡相向行驶车辆的眩光,其高度在距相邻的机动车道路面高度0.6m~1.5m之间的范围,配置植物的树冠应常年枝叶茂密。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种植绿化树,例如,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隔带上,不宜种植灌木丛,以免阻碍视线。

在青岛市机动车不是很宽的道路段,多宜种植高大乔木,乔木不但造价低廉,而且管理方便,且护荫能力好,可有效保护路面,增加路面的使用年限,同时具有良好的通视效果。

注意不要使两侧的乔木树冠在机动车上方搭接,或让其在道路界限外。

4.3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绿化空间在对路侧绿化带设计时,要充分挖掘道路边缘、边角、边线及弯角地带的土地潜力,必要时进行拆迁,使绿化景观面积增加,路侧的绿化设计还应结合相邻用地的性质、防护和景观要求,保持路段内的连续与完整的效果。

对于较宽的绿化带可种植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花草树木使之有机结合,形成层次感、色彩感,形成具有青岛特色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模式。

5 城市道路退线绿化的现状及对策与建议目前中国绝大多数城市中的道路退线景观建设,忽略了道路对于自然景观、生态可持续发展、人文历史等一系列建设的要求。

(1)树种相对单一,地方特色不够明显;(2)季相变化不丰富,彩叶树种偏少;(3)道路退线绿化千篇一律,没有特色,没有创新,缺乏生机与活力。

(4)景观小品与植物搭配混乱,没有主题思想。

城市道路退线绿化景观应该根据当地环境和文化传统进行设计,达到美化市容市貌,为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的目的。

城市道路退线绿化设计不仅要满足交通功能上的需要,还应该能满足人们的心理、生理需求,给人们提供一个舒适、愉悦的出行环境。

在此提出几点有利于改善退线景观的建议及案例。

5.1 塑造微地形景观微地形处理是园林景观塑造手法中的一种,在当前景观设计中运用越来越广泛。

通过适宜的微地形处理,结合植物配置,可以丰富造园要素,创造出多样的景观层次和空间形态,并且有利于加强景观设计的艺术性和改善生态环境。

且退线微地形与骨干树种能形成景观高点,让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自然之美。

5.2 退线绿化植物选择的建议道路退线绿化是绿色通道建设的基础工作,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树种配置是满足道路载体功能的需要。

遵循统一、调和、均衡、韵律、尺度和比例五大原则,退线设计形式的选择要根据当地特色文化决定。

退线绿化不仅是城市中人和物发生位移的主要场所,而且是城市公共生活的主要空间,是维持社会文化发展历史延续性的主要物质空间。

道路退线绿化有其特殊性,其植物配置最为重要。

道路退线绿化的植物配置要体现多样化和个性化结合的美学的思想;从景观绿化和可持续发展出发,完善道路退线绿化的设计,丰富景观效果;挖掘新品种,立足本土特色品种,引进优良品种,丰富园林植物景观;努力提高全民绿化意识、减少人为破坏;加强对道路绿化施工的监督,提高对道路绿化种植的要求。

图2丙洲片区现场退线绿化5.3 退线景观小品的建议城市小品泛指安置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各种元素与设施,为居民提供不同的服务和功能。

今天的城市小品拥有多样的类型,并且经常彼此相互组合,例如座椅和垃圾箱的结合、照明系统和信息牌、广告牌的结合,又或者喷泉、游戏设施、交通指示、自行车支架、路牌、花架、遮蔽棚以及多种其他保护措施,形成多种可能性的组合。

城市道路小品,特别是道路退线小品的设计及放置都要根据所处环境达到相对统一、协调,不能盲目选择,随意放置,这样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大煞风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