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基础》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0 分)1、根据心理学各分支学科承担的任务不同,心理学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领域、基础研究和_____。
2、神经冲动的传导在细胞内主要是电传导,在细胞间主要是_____传导。
3、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相互接触的部位叫_____,神经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借助突触囊泡内的神经递质来完成的。
4、实现反射的全部神经结构叫_____。
5、在自然情景中对被观察者的行为做系统的观察、测量和纪录,以了解其心理的研究方法是_____。
6、用标准化的量表来测量被试者的智力、情绪、人格特质、价值观、心理健康以及其它心理品质的方法是_____。
7、_____是意识活动的基本状态。
8、一般把对信息的加工过程叫认知过程,主要包括、感知、记忆、思维和言语等心理活动。
如果人的意识不是指向外在信息,而是指向自己内部的大脑加工过程,这就是_____。
9、处理信息的基本单元叫_____。
10、从分析处理的角度,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实验研究和描述研究两大类,_____试图探讨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二、单项选择题(10 分)1.在研究身心发展时,通常把个体的心理划分为生理的发展、认知和语言的发展、人格的发展、依恋和社会性的发展、道德品质的发展。
其中,()的发展,影响人的人际关系、恋爱及婚姻状况。
A 认知和语言B 人格C 依恋和社会性D 道德品质2、下列哪个心理现象不具有引发行为动机的作用。
A 思维B 动机C 情绪D 意志3、重视潜意识对人的行为影响的理论派别是()A 行为主义B 认知派C 精神分析D 人本主义4、在心理理论派别中,()主张用客观实证的方法去考查个体的外显行为,反对用内省法研究人内部的意识活动,试图用刺激——反应公式来解释人的行为。
A 行为主义B 认知派C 精神分析D 人本主义5、目前盛兴的强调人的尊严、人的价值,尊重学生、重视对学生潜能开发的教育主张,与下列哪种心理学理论派别有关()。
A 行为主义B 机能主义C 精神分析D 人本主义6.在实验研究中,研究者操纵的籍以引起被试反应发生变化的因素或条件叫()。
A 自变量B 因变量C 控制变量D 无关变量7、在实验研究中,实验者预定要测量记录的、随自变量的变化而产生的被试的各种行为和心理活动叫()。
A 自变量B 因变量C 控制变量D 无关变量8、()就是在控制的情景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此种变量的变化对其它变量所产生的影响。
A 实验法B 调查法C 观察法D 访谈法9、在自然情景中对被观察者的行为做系统的观察、测量和纪录,以了解其心理的研究方法是()。
A 个案法B 调查法C 观察法D 访谈法10、用标准化的量表来测量被试者的智力、情绪、人格特质、价值观、心理健康以及其它心理品质的方法是()A 测验法B 调查法C 观察法D 访谈法三、判断题(10 分)1. 神经冲动的传导在细胞内主要是化学传导,在细胞间主要是电传导。
2.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相互接触的部位叫突触。
3.注意是意识活动的基本状态。
4.意志和情绪一样,都具有引发行为的动机作用。
5.科学心理学研究有严密、科学的方法和一套尽可能减少误差的收集和解释数据的程序,所以科学心理学与常识不同,与心理玄学也不一样。
四、名词解释(12 分)1.反射弧2、观察法 3、测验法 4、实验法五、简答题(28 分)1.从事基础心理学研究的心理学家希望达到的目的是什么?2.心理学家进行的研究有哪两大领域,其研究的目的是什么?3.学习心理学对你和你未来的工作有什么意义?4.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答出四种以上)?六、论述题(30 分)1.联系实际论述学习心理学对你和你未来工作的意义。
2.心理学理论很多,请你选其中一种理论说明理论名称、某代表人物,并论述其主要观点以及对教育教学的启示?第二章需要与动机一、填空题(10 分)1、需要是有机体内部____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2、需要按起源分,可分为自然需要和_____。
3、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_____,而非指活动本身。
4、精神需要的满足离不开一定的______。
5、需要是人积极性的基础和根源,动机是推动人们活动的________。
6、自然需要也称_______,包括饮食、休息、运动、空气等多种需要。
7、社会需要是________特有的需要,如交往的需要、成就的需要、劳动的需要等。
8、人类的各种行为都是在__的作用下,向着某一目标进行的。
9、需要转为动机,除了需要必须有一定的强度,还需要适当的客观条件,即______。
10、研究发现,动机的最佳水平随_________的不同而不同。
二、单项选择题(10 分)1、属于人类需要的有()。
A 自然需要B 社会需要C 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D 以上都是2、下列哪项不属于人的自然需要()。
A 饮食B 运动C 劳动D 睡眠3、哪个心理学家提出需要层次论()。
A 杜威B 西蒙C 马斯洛D 巴蒲洛夫4、在心理理论派别中,()主张用客观实证的方法去考查个体的外显行为,试图用刺激——反应公式来解释人的行为。
A 行为主义B 认知派C 精神分析D 人本主义5、动机有哪些功能()。
A 激活的功能B 指向的功能C 维持和调整的功能D 以上都是6、下列不属于奥苏伯尔提出的动机类型是()。
A 社会性动机B 认知内驱力C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D 附属内驱力7、研究发现,()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发挥最佳工作效率。
A 低等B 中等C 高等D 不确定8、哪位心理学家提出了强化程式及行为塑造技术()。
A 桑代克B 斯金纳C 杜威D 西蒙9、按照S—R 心理学家的观点,人们具有某种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于先前这种行为和刺激因()而建立的牢固联系。
A 需要B 动机C 强化D 以上都不是10、哪位心理学家提出了成就动机论()。
A 威纳B 阿特金森C 皮亚杰D 詹姆斯三、判断题(10 分)1.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2. 需要是个体活动基本动力,是个体行为动力的重要源泉。
3.需要转为动机不需要条件。
4.按照动机的动力来源分,可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5.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低一级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高一级的需要才会产生。
四、名词解释(12分)1.需要,2、动机,3、控制源,4、驱力说。
五、简答题(28 分)1.需要的种类有哪些?2.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内容?3.动机的功能?4.动机的种类?六、论述题(30 分)1.联系实际论述动机在学习中的作用,并对教育的启示。
2.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习动机。
第三章意识与注意一、判断题。
(10 分)1.任何一个个体都能被深度催眠。
()2.内容丰富的对象更能维持注意的稳定性。
()3.随着年龄的增长,REM 在睡眠中所占的比例逐渐变少。
()4.飞行时差可以说明日周期对人的影响。
()5.人在睡眠时,意识状态是停止的。
()二、填空。
(10 分)1、有四种时间循环与人的行为相联系,即、、和90 分钟。
2、通常人们做梦会在睡眠的阶段。
3、常见的睡眠障碍包括失眠、、、和嗜睡。
4、催眠效果取决于受试者的高低。
5、注意有两个明显的特点,是和。
三、单项选择题。
(10 分)1.正常清醒时,能思考,能灵敏地解决问题,这种状态下的脑电波是()。
A.β波B.δ波C.θ波D.α波2.我们有时候说有些人能一目十行,有些人不能,这主要指个人的()的差异。
A.注意转移B.注意广度C.注意分配D.注意稳定性3.下面哪一种不是心理促动药物?( )A.兴奋剂B.镇静剂C.迷幻剂D.葡萄糖4.在()意识状态里,人的意识最清晰,最能集中注意,能够有意识地去完成一件事情。
A.可控制的B.白日梦C.自动化的D.睡眠5.睡觉前喝了咖啡、茶或者可乐之类的饮料,常常导致兴奋,出现失眠现象。
这种失眠属于()。
A.假性失眠B.情境性失眠C.失律性失眠D.药物性失眠6.学生上课时“走神”现象属于( )。
A.意识失控状态B.自动化的意识C.白日梦状态D.半睡眠状态7.明天要考试,今晚难以入睡,属于( )失眠。
A.情境性B.假性C.失律性D.兴奋性8.有预定目的,但又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A.无意注意B.有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潜意识注意9. 在旅行时,由于倒时差所出现的暂时性失眠属于( )失眠。
A.假性B.失律性C.情境性D.功能性10.我们在听课做笔记时,写字处于( )意识状态。
A.可控制的B.自动化的C.白日梦状态D.不自觉的四、名词解释。
(12 分)1、意识2、日节律3、注意4、注意广度五、简答题。
(28 分)1、意识的状态有哪些?2、睡眠障碍有哪些?3、注意的种类有哪些?4、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有哪些?六、论述题。
(30 分)1、注意的特征有哪些?请谈一谈如何根据学生的注意特征来组织教学。
2、影响注意特征的因素有哪些?请联系实际谈一谈你如何提高自己的注意力。
第四章感知觉一、填空题(10 分)1、人脑对从各种感觉器官传来的特定刺激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______。
2、个体把感觉信息组织成一定的模式并对它解释的过程叫______。
3、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之间的关系是______关系。
4、当我们从亮处走入黑暗之后,视网膜的光感受性会迅速提高,这个过程是_____。
5、感受器官对适宜刺激的反应能力就是感受性,引起某种感觉的持续了一定时间的刺激量就是_________。
6、在日常生活中,个体除了对事物的整体属性做出反应外,也会对他人、群体的人际关系产生认知,并与此伴随会有对自己的认知,这些是________。
7、当我们从暗处走出见到光明时,视网膜对光的感受性会迅速下降,这个过程是_____。
8、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改变时,知觉映象却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特征是知觉的_____。
9、心理学中的第一个自然科学规律是________。
10、在自下而上的加工中,我们对信息的分析从基本的感觉单元(细小的特征)开始,逐步形成完整的知觉;在_______加工中,我们利用已有的知识,迅速地把各种感觉特征组织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
二、单项选择题(10 分)1.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称为()。
A.差别感受性 B.最小可觉差 C.绝对感受性 D.绝对感觉阈限2.同一感受器受不同刺激物的作用时,感受性会发生变化,这一现象称为()。
A.感觉对比 B.感觉融合 C.感觉适应 D.感觉的掩蔽3.在热闹的聚会上或逛自由市场时,如果你与朋友聊天,朋友说话时的某个字可能被周围的噪音覆盖,但你还是能知道你的朋友在说什么,这是知觉的()在起作用。
A.选择性 B.整体性 C.恒常性 D.理解性4、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改变时,知觉映象却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特征是知觉的()A.选择性 B.整体性 C.恒常性 D.理解性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一种感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