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泉州十八景介绍

泉州十八景介绍


• 古城内外,有20多处分别 始建于宋、明、清,后经 修葺延续至今的宫庵庙堂 等古建筑遗存,与古城构 成了可供参观稽古的古迹 群。尤其是城外3公里处的 大乍山龙喉岩,既有新石 器时代遗址,又有记述古 城史事的文人诗家摩崖石 刻。
• 城外半月海湾,著 名画家洪世清创作 的大地岩雕——— “鱼龙窟”,以及 著名书艺大师朱屺 瞻、钱君陶、刘海 粟等人的篆刻书法 精品镌刻在奇石怪 礁上。古城下还建 有现代石雕博览园 及省级海边森林公 园。登临古城,足 可探古览胜。
北京广济寺齐名。主要有大雄
宝殿、甘露戒坛,东西塔等建
筑。大雄宝殿是中轴线的主建
筑,始建于唐朝垂拱二年(公 元686年),现存建筑物是明代 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遗物。 大殿通高20米,保存唐朝宏模 巨制、巍峨壮观的建筑风格。
• 甘露戒坛始建于宋,现坛系明 初重建,为全国三大戒坛之一。
• 耸立在拜庭两侧广场中, 相距约200米的八角五层楼 阁式仿木结构石塔就是泉
• 孔府文庙 • 位于鲤城区中山路泮宫内。始
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初年(公元 976年),后移他处,大观三年 (公元1109年)迁回原处重建, 现有建筑仍保持清初原貌,为 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孔庙.主体 建筑大成殿是祭孔的正殿,面 阔七开间,进深五间,为典型 的宋代重檐庑殿式、抬梁式木 构架,斗拱层叠,梁枋纵横, 雕饰有小龙、飞禽走兽、花卉 草木;殿柱皆石,前有露台, 翼以扶栏,下为甬道、拜庭; 庭外泮池,筑有元代石桥,桥 面铺72块长方形条石,代表孔 子的72个得意门生;东西为两 庑,前为大成门、金声玉振门。
• 改造后的涂门街秉 承泉州闽南古建筑 的风格,又与现代 建筑有机结合。涂 门街是泉州最有商 机、最繁华的街道 之一,入选全国第 一批“购物放心一 条街”。
东湖公园
址系古泉州八大胜 景“东湖荷香”遗 址。唐时湖面40余 顷,有东湖亭、二 公亭;宋有波恩亭; 明有揽古亭。盛植 荷花,成星湖荷香 胜概。因唐姜公辅、 韩愈、欧阳詹等曾 在此活动而闻名于 世.
• 蔡氏古民居
• 位于南安官桥漳里村, 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蔡氏古民居建筑 群主要由蔡启昌及其子 蔡资深于清同治年间 (公元1862年)至宣统 三年(公元1911年)兴 建。现存较为完整的宅 第共17座,单体建筑多 为三进或二进五开间的 布局。
• 蔡氏古民居建筑 群,座座屋脊高 翘,雕梁画栋, 门前墙砖浮雕, 立体感强,窗棂 镌花刻鸟,装饰 巧妙华丽,门墙 厅壁书画点缀, 别有一番情趣, 篆隶行楷,各具 韵味,留下较多 当时名流的书画。
• 开元寺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全国首批4A级旅 游景点。地处市区西 街,始建于唐武则天 垂拱二年(686年), 原名“莲花寺”,唐 开元二十六年(公元 738年)唐玄宗下令 全国各州建一座开元 寺,遂改为现名。
• 全寺占地面积7.8万平方米。规 模宏大,构筑壮观,景色优美,
曾与洛阳白马寺、杭州灵隐寺、Fra bibliotek亭”,桥西“海潮
庵”,桥中“泗水
亭”,两头各设路
亭一座,供游人憩 息。
• “泗水亭”,俗 称“中亭”,亭前 石柱上有“世间有 佛宗斯佛,天下无 桥长此桥”楹联一 对,立有两尊石雕 将军;亭侧保存历 代重修碑记14方。 西端桥亭留有清代 重修碑刻,东端有 五层六角楼阁式仿 木结构白塔一座。 历经800年沧桑,安 平桥成了“陆上 桥”。
• 东畔明伦堂,为文庙现存主要 附属建筑,堂前露庭、泮池和 石桥均保存完好。西有泮宫及 乡贤名宦祠、状元祠十余座。 庙内陈列资料十分丰富。大成 殿正厅中央供奉着孔子圣像, 东西两侧供奉四配及十二哲人, 陈列祭孔礼器、乐器和泉州历 代名人遗著遗物等文物共500余 件。灵星门邻涂门街地段,原 为府文庙建筑群范畴,后辟为 他用。
泉州十八景介绍
涂门街
涂门街位于泉 州市区中心地带, 东 起温陵路,西 至中山路,全长 1005米 又叫“土门街”, 因传储存、输送建 造东西塔土石方而 得名。,是集商贸、 旅游、文化等为一 体的繁荣地段。
• 在这条长仅1000余米的街 道上,有着众多的“海丝” 文物群,分布着13处宋元 文化遗存———清净寺、 孔子文庙、通淮关岳庙、 东观西台、祖闾苏、世家 大厝、棋盘园、东鲁巷、 三十二间巷等。涂门街的 建筑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反 映出泉州宋元时期的繁荣 景象。
• 随处可见的木雕、泥塑、 砖雕及石雕,工艺精美, 多数采用透、浮、平雕等 手法。雕琢内容丰富多彩, 有禽兽、花鸟、鱼虫、山 水人物,图案古博。古民 居精美的雕饰,不仅集中 表现了闽南成熟的雕塑艺 术,而且反映了受印度佛 教、伊斯兰教及南洋文化 和西方建筑艺术的影响, 被誉为“闽南建筑的大观 园”。
• 五里桥 • 俗称“安平桥”,横跨晋
江安海镇与南安水头镇之 间的海湾。始建于宋绍兴 八年(公元1138年),经 13年建成。为花岗石砌成 的石墩石梁桥,是我国古 代首屈一指的长桥,素有 “天下无桥长此桥”的美 誉,驰名海内外,经国务 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
• 桥长2255米,有方 形、船形、半船形 的桥墩361个,桥面 宽3-3.8米,桥板长 度5-11米不等,最 重达25吨,两侧有 石护栏;桥上有亭5 座:桥东“超然
• 东湖公园以闽南 建筑文化为特色, 中心湖为主体, 环湖布置人文景 观。构建星湖荷 香、祈风阁、七 星拱月、二公亭、 东湖亭、波恩亭、 揽古亭等静区; 儿童乐园、双舟 朝阳、游船码头 为动区。
• 精筑刺桐瑞林 等20多处植物 山石景观揽翠 全园,以石雕、 石刻突现闽南 石文化。既有 泉州历史文化 内涵又有时代 新潮气息,风 格独特。
州东西塔,为全国四大名
塔之一。东塔名“镇国 塔”,通高48.24米;西塔 名“仁寿塔”,通高44.06 米,略低于东塔,其规模
与东塔几乎完全相同。两
塔为我国古代石构建筑的
瑰宝,系历史文化名城泉 州的标志。
• 崇武古城
• 位于惠安县东南海滨,濒临 台湾海峡,系明洪武二十年 (公元1387年)江夏侯周德 兴经略海防时为抵御倭寇所 建。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 抗倭名将戚继光、俞大猷视 师崇武,北城门横眉石刻 “威镇海邦”传为戚所书。 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 郑成功驻此抗清,传有“马 蹄石”遗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