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克己复礼ppt课件
练习
• 如果让子治理国家,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是 _正_名__,因为在他看来_名不_正_,_则_言_不_顺;
言不_顺_,_则_事_不_成;事_不_成_,_则礼_乐_不_兴; 礼_乐_不_兴_,_则刑_罚_不_中_;刑_罚_不_中_,则_民_无_所_错。手足
名正 安民 刑罚中 礼乐兴 事成 言顺
1.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2.色难 有酒食,先生馔 曾是以为孝顺乎 3.钻燧取火,期可已矣? 食旨不甘
方面的内容,一是克己,二是复礼。克己 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 礼的规定。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贯穿
于《论语》一书的始终。
仁是礼的内核;礼是仁的目 的与外在表现。
礼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 仁是礼指导下的仁,是以等级制 度为前提和目的的爱,不是无差 别的兼爱、博爱。
• 各尽其能,各司其职 • 该做则做,不做则休 • 克制自己,控制欲望 • 孝顺父母,尊敬兄长
• 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 也是礼的一部分。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而仁 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所以乐必须反 映人们的仁德。这里,孔子就把礼、乐与仁紧紧 联系起来,认为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 礼、乐的问题。
• 语段要义:“仁”是“礼”的内核。
• “克己复礼为仁”,这是孔子关于什么是仁 的主要解释。在这里,孔子以礼来规定仁, 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所以,礼以仁 为基础,以仁来维护。仁是内在的,礼是外 在的,二者紧密结合。这里实际上包括两个
8.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儒家指约束自己, 使每件事都归于“礼”。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所以,周朝建国以来的人文文化,都由周公整理并 付诸行动。从周成王到他的儿子康王两代,前后的五 十多年历史,是周朝强盛和统一时期,历史上叫作 “成康之治”。
怎样做到“克己复礼”?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练习
孔子认为他生活的时代是一个“人不人,鬼不 鬼”(孔子的原话是“_觚_不_觚_”)的时代,这
“人不人,鬼不鬼”的时代不是体现在战争不断、 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上,而是体现在_天_下_无_道,例 如_诸_侯_舞_八佾、礼_乐_征_伐_自_诸_侯_出_。因此孔子渴望 梦见周公,这种渴望体现了孔子对_恢_复_周_礼_的渴 望。孔子热衷于恢复周礼,在他看来,周朝的礼仪 制度“郁_郁_乎、_文_哉”,而要想恢复周礼,每个人都 应该“ 克己复礼”,具体地说就是要“_非_礼_勿_视, _非_礼_勿_听_,_非_礼_勿_言_,_非_礼_勿_动_”。
归纳
分离定律在特殊情况下的应用
总结
分离定律中的致死问题 (1)隐性致死:隐性基因存在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时,对个体有致 死效应,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红细胞异常,使人死亡);植物中的白 化基因,使植物不能形成叶绿素,从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 (2)显性致死:显性基因具有致死效应,如人的神经胶质症(皮肤畸形 生长,智力严重缺陷,出现多发性肿瘤等症状)。显性致死又分为显 性纯合致死和显性杂合致死。
克己复礼
疏通大意: 1.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矣
请问其目 请事斯语矣 2.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 3.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4.八佾舞于庭 5.觚不觚
6.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 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 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 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3)配子致死:指致死基因在配子时期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有生 活力的配子的现象。 (4)合子致死:指致死基因在胚胎时期或幼体阶段发生作用,从而不 能形成活的幼体或个体的现象。
跟踪训练 1.(合子致死)某种品系鼠的毛色灰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科学家进行了大 量的杂交实验得到了如下结果,由此推断不正确的是
孔子提倡的“孝”不只是替父母做事,让父母 先吃,最主要的是在父母面前要“和_颜_悦_色”。
在父母死后要“__守满_丧_期_”。
•明确“礼”和“仁”的 关系
•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 云,钟鼓云乎哉?” (17•11)
•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 如乐何?” (3•3)
• 评析:
孔子在学术思想上继承了周公治世治国重在人类精 神道德建设,尤其重在修民之德的思想传统。孔子盛 赞周公的文治武功,而且向往能够践履躬行周公之道 。
孔子极为推崇的是周礼。
孔子为什么提出“克己复礼”?
天下有道:政治清明,天下太平,国有秩序
正名 名正言顺
要各守本分,各司其职。
探究: 宋儒说:“君君,臣臣”就是“君叫臣死, 臣不得不死”,这和孔子的原意相同吗?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 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3.19)
7.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 子曰:“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 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杂交组合 亲本
后代
① 灰色×灰色
灰色
②
黄色×黄色 2/3黄色、1/3灰色
A.杂交组合①后代不发③生性状分离灰,色亲×本为黄纯色合子 1/2黄色、1/2灰色
B.由杂交组合②可判断鼠的黄色毛基因是显性基因
• 孔子所提倡的孝,不仅要从形式上按周礼的 原则侍奉父母,而且要从内心深处真正地孝 敬父母。当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 是对父母和颜悦色。
• 物质赡养+精神赡养 链接《白发的期盼》
• 孔子认为“_孝_”是“仁义”的根本,忠君必 先孝父,治国必先齐家, 因为“_为_人也_孝_弟_,_而_好_犯_上者_,_鲜_矣____, _不_好_犯_上_,_而_好_作乱_者_,_未_之_有_也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