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北省承德平泉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河北省承德平泉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河北省承德平泉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 ) A .2 B .2± C .4 D .4± 2.若点P (﹣1,3)在函数y =kx 的图象上,则k 的值为( )A .﹣3B .3C .13D .-13 3.下列各比值中,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比的是()A .1:2:3B .2:3:4C .3:4:6D .1:1 4.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A 6=B =C .3+=D 2=- 5.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如果B +D ∠=140°,那么D ∠等于( )A .70°B .60°C .40°D .20°6a =b =,用含a ,b ) A .ab B .2ab C .3ab D .4ab 7.一次函数y kx b =+(0k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x 的不等式0kx b +>的解集为( )A .1x >-B .1x <-C .2x >D .0x >8.如图,下列条件之一能使平行四边形ABCD是菱形的为()①AC=BD;②AC⊥BD;③AB=BC;④∠BAD=90°.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②③m能取的最小整数值是()9A.m = 0 B.m = 1 C.m = 2 D.m = 310.我国是最早了解勾股定理的国家之一.下面四幅图中,不能用来证明勾股定理的是()A.B. C.D.11.星期天,小明和爸爸去大剧院看电影.爸爸步行先走,小明在爸爸离开家一段时间后骑自行车去,两人按相同的路线前往大剧院,他们所走的路程s(米)和时间t(分)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小明追上爸爸时,爸爸共走了()A.12分钟B.15分钟C.18分钟D.21分钟12.如图,有四个三角形,各有一边长为6,一边长为8,若第三边分别为6,8,10,12,则面积最大的三角形是()A .B .C .D .13.如图,在点,,,M N P Q 中,一次函数y =kx +2(k <0)的图象不可能经过的点是( )A .MB .NC .PD .Q14.如图是甲、乙两张不同的矩形纸片,将它们分别沿着虚线剪开后,各自要拼一个与原来面积相等的正方形,则( )A .甲、乙都可以B .甲、乙都不可以C .甲不可以、乙可以D .甲可以、乙不可以15.如图,点A ,B ,E 在同一条直线上,正方形ABCD ,BEFG 的边长分别为2,4,H 为线段DF 的中点,则BH 的长为( )A .2.5BCD .16.已知两个一次函数12y y ,的图象相互平行,它们的部分自变量与相应的函数值如表:则m 的值是() A .13-B .3-C .12D .5二、填空题17.已知函数关系式:x 的取值范围是 ▲ .18.如图,矩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与BD 相交点O ,AB =6,BC=8,P 、Q 分别为AO 、AD 的中点,则PQ 的的长度为_____________ .19.如图1,将正方形ABCD 置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其中AD 边在x 轴上,其余各边均与坐标轴平行.直线:3l y x =-沿x 轴的负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平移,在平移的过程中,该直线被正方形ABCD 的边所截得的线段长为m ,平移的时间为t (秒),m 与t 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则图1中的点A 的坐标为__________,图2中b 的值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20.计算:(1)(;⨯+(2)2(1(3)2-(4)|1||2|21.正方形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边长都是1,每个小格的顶点叫做格点,以格点为顶点分别按下列要求画图.(1)在图1中,画一个三角形,使它的三边长分别是3,4,5;(2)在图2中,画一个正方形,使它的面积为5;(3)在图3中,画一个三角形,使它的三边长分别为4,22.如图,直线y=﹣2x+3与x轴相交于点A,与y轴相交于点B.(1)求A,B两点的坐标;(2)过B点作直线BP与x轴相交于点P,且使OP=2OA,求△ABP的面积.23.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分别延长OA,OC到点E,F,使AE=CF,依次连接B,F,D,E各点.(1)求证:四边形BFDE为菱形;(2)若∠ABC=60°,则当∠EBA=°时,四边形BFDE是正方形.24.如图,某旅游景点的划船处在离水面高度为3m的岸上,有人用绳子拉船靠岸,开始时绳子BC的长为6m,此人以0.1m/s的速度收绳10s后船头移动到点D的位置.(假设绳子是直的,结果保留根号)(1)此时绳子CD长是多少m;(2)船向岸边移动的长度BD是多少m.2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过点A(﹣3,0)的直线l1与直线l2:y=4x相交于点B(m,4).(1)求直线l1的表达式;(2)直线l1与y轴交于点M,求AOM的面积;(3)过动点P(n,0)且垂于x轴的直线与l1,l2的交点分别为C,D,当CD=3时,写出n的值.26.某商场计划销售A,B两种型号的商品,经调查,用1500元采购A型商品的件数是用600元采购B型商品的件数的2倍,一件A型商品的进价比一件B型商品的进价多30元.(1)求一件A,B型商品的进价分别为多少元?(2)若该商场购进A,B型商品共100件进行试销,其中A型商品的件数不大于B型的件数,已知A型商品的售价为200元/件,B型商品的售价为180元/件,且全部能售出,求该商品能获得的利润最小是多少?参考答案1.A【分析】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行化简求值即可.【详解】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化简,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正确计算是解题关键.2.A【解析】【分析】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解决问题.【详解】∵点P (﹣1,3)在函数y =kx 的图象上,∴3=﹣k ,∴k =﹣3,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图象上的点的坐标特征,待定系数法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3.D【分析】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两条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最长边所对的角为直角.由此判定即可.【详解】解:A 、23x x x +=,∴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故A 选项错误; B 、222(2)(3)(4)x x x +≠,∴三条线段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故B 选项错误;C 、222(3)(4)(6)x x x +≠,∴三条线段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故C 选项错误;D 、222)x x +=,∴三条线段能组成直角三角形,故D 选项正确;故选:D .【点睛】此题考查了勾股定理逆定理的运用,判断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已知三角形三边的长,只要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加以判断即可,注意数据的计算.4.A【分析】根据各个选项中的式子,可以计算出正确的结果,从而可以解答本题.【详解】6==,故选项A 正确,-,不能合并,故选项B 错误,∵3+C 错误,2=,故选项D 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二次根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5.A【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的性质推知B D ∠=∠,由B +D ∠=140°即可求得70D ∠=︒.【详解】 解:如图,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B D ∴∠=∠,140B D ∠+∠=︒,2140D ∴∠=︒,70D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掌握平行四边形性质是解题关键,本题利用了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的性质求得D ∠的度数.6.B【分析】计算ab【详解】a =b =, ∴ab 236ab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化简及二次根式的乘法计算,难度不大,掌握计算法则正确计算是解题关键.7.A【解析】【分析】直接从一次函数的图象上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由题图可知,当x >﹣1时,y=kx b +>0,则不等式0kx b +>的解集为1x >-.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与不等式,解此题的关键在于从一次函数的图象上获取信息. 8.B【分析】菱形的判定方法有三种:①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②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据此判断即可.【详解】解:①▱ABCD中,AC=BD,根据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即可判定▱ABCD是矩形,而不能判定▱ABCD是菱形;故①错误.②▱ABCD中,AC⊥BD,根据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即可判定▱ABCD是菱形;故②正确;③▱ABCD中,AB=BC,根据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即可判定▱ABCD是菱形;故③正确;④▱ABCD中,∠BAD=90°,根据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即可判定▱ABCD是矩形,而不能判定▱ABCD是菱形;故④错误;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菱形的判定与矩形的判定定理.此题难度不大,注意掌握菱形的判定定理是解此题的关键.9.B【分析】根据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310m-≥,解得13 m≥,所以,m能取的最小整数值是1.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意义和性质,性质: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否则二次根式无意义.10.C【分析】根据A、B、C、D各图形结合勾股定理一一判断可得答案.【详解】解:A 、有三个直角三角形, 其面积分别为12ab,12ab 和21c 2, 还可以理解为一个直角梯形,其面积为1(a+b)(a+b)2,由图形可知: 1(a+b)(a+b)2=12ab+12ab+21c 2, 整理得:(a+b)2=2ab+c 2,∴a 2+b 2+2ab=2ab+ c 2, a 2+b 2= c 2∴能证明勾股定理;B 、中间正方形的面积= c 2,中间正方形的面积=(a+b)2-4⨯12⨯ab=a 2+b 2, ∴a 2+b 2= c 2,能证明勾股定理;C 、不能利用图形面积证明勾股定理, 它是对完全平方公式的说明.D 、大正方形的面积= c 2,大正方形的面积=(b-a)2+4⨯12⨯ab = a 2+b 2,, ∴a 2+b 2= c 2,能证明勾股定理;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勾股定理的证明,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构图法来证明勾股定理.11.C【解析】【分析】根据图象可得到爸爸和小明的解析式,然后联立两直线解析式,解出方程,便可得到答案.【详解】解:爸爸的解析式y 1=360045x =80x , 设小明解析式为y kx b =+100303600k b k b +=⎧⎨+=⎩ 解得:1801800k b =⎧⎨=-⎩, 即y 2=180x -1800,联立两直线解析式可得:80x =180x -1800,解得:x =18,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待定系数法得出解析式,再利用两直线相交的关系解答,要会读懂图象中的信息,当在图象中两直线相交,即可得出小明追上了爸爸.12.C【解析】如图,作出每一个三角形长度为8的边上的高,根据垂线段最短可得选项A、B、D中,长6+8=10,这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所以长度为8的边上的高都小于6;选项C中,因222度为8的边上的高为6,因此在这4个选项中,底都为8时,选项C的高最大,所以选项C 的面积最大,故选C.13.D【分析】由条件可判断出直线所经过的象限,再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在y=kx+2(k<0)中,令x=0可得y=2,∴一次函数图象一定经过第一、二象限,∵k<0,∴y随x的增大而减小,∴一次函数不经过第三象限,∴其图象不可能经过Q点,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的图象,利用k、b的正负判断一次函数的图象位置是解题的关键,即在y=kx+b中,①k>0,b>0,直线经过第一、二、三象限,②k>0,b<0,直线经过第一、三、四象限,③k<0,b>0,直线经过第一、二、四象限,④k<0,b<0,直线经过第二、三、四象限.14.A【解析】试题分析:剪拼如下图:乙故选A考点:剪拼,面积不变性,二次方根15.B【分析】连接BD、BF,由正方形的性质可得:∠CBD=∠FBG=45°,∠DBF=90°,再应用勾股定理求BD、BF和DF,最后应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等于斜边一半”可求得BH.【详解】2222BF(22)(42)210【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边的关系、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性质等,解题关键添加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16.A【解析】根据题意可得:n-3=-1-t=6-4,∴n=5,t=-3,∴y1经过点(0,3)、(2,-3),根据待定系数法可得y1=-3x+3,当y=4时,4=-3x+3,解得:x=13-,即m=13-,故选A.17.x1≥【分析】求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就是求函数解析式有意义的条件,根据二次根式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的条件.【详解】x10x1-≥∴≥,.故答案为x1≥18.52【分析】先求出矩形的对角线AC,然后根据矩形的性质可得10AC BD==,152BO DO BD===,再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可得1522PQ DO==.【详解】解:在矩形ABCD中,90ABC∠=︒,2AC BD OD==,∵AB=6,BC=8,∴10BD AC==,∴152OD BD==,点P、Q分别是AO、AD的中点,PQ∴是AOD△的中位线,∴1522 PQ OD==.故答案为:52.【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勾股定理及矩形的性质,解答本题需要我们熟练掌握三角形中位线的判定与性质.19.(1,0)【解析】令直线y=x-3=0,解得x=3,即可得直线y=x-3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3,0),根据图可知,开始平移2s后直线到达点A,所以点A横坐标为3-2=1,所以点A 坐标为(1,0);由图象2可知,直线y=x-3平移12s时,正好经过点C,此时平移后的直线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为(-9,0),所以点A到这个交点的距离为10,即可得AD=5,根据勾股定理求得,当y=x-3平移到BD的位置时m最大,即m最大为,所以.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图像的平移,根据图象获取信息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0.(1)10;(2)2;(3)5-(4)3.【分析】(1)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即可;(2)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注意运算顺序,先做乘法,然后做加减;(3)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计算即可;(4)先利用绝对值的性质进行化简,然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详解】解:(1)(=22-=12-2=10;(2)2(1⨯+=2+=2;(3)2=222-=32-=5-(4)|1||2|-1(2--1-=3.【点睛】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掌握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二次根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法则,正确计算是解题关键.21.(1)图见解析;(2)图见解析;(3)图见解析.【分析】(1)根据勾股定理可知:以3,4,5为三边所构成的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故以3和4为两直角边作直角三角形即可;(2)由正方形的面积为5,可知:12⨯从而作出面积为5的正方形;(3)根据22⨯的对角线为,4,【详解】解:(1)如图1;图中直角三角形为所求,两直角边分别为3,4,斜边为5;(2)如图25;(3)如图3,图中直角等腰三角形为所求,两直角边分别为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在作图中的应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勾股定理,利用网格准确画图.22.(1)A (32,0),B (0,3);(2)274或94. 【解析】分析:(1)由函数解析式23y x =-+,令y =0求得A 点坐标,x =0求得B 点坐标; (2)有两种情况,若BP 与x 轴正方向相交于P 点,则AP OA =;若BP 与x 轴负方向相交于P 点,则3AP OA =,由此求得ABP △的面积.详解:(1)令y =0,得32x =, ∴A 点坐标为3(,0)2,令x =0,得y =3,∴B 点坐标为(0,3);()2∵2OP OA =, ∴()30P ,或()3,0.- ∴AP =92或32, ∴1192732224ABP S AP OB =⨯=⨯⨯=,或113932224ABP S AP OB =⨯=⨯⨯=. 点睛:考查了一次函数的相关知识,是初中数学的常考题目,关键是求出一次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23.(1)见详解;(2)15︒.【分析】(1)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出,,AC BD OA OC OB OD ⊥==,再根据AE =CF 即可证明; (2)要是四边形BFDE 为正方形,根据题意,只要90EBF ∠=︒即得四边形BFDE 为正方形;先证明BAE BCF ≅△△,得出EBA FBC ∠=∠,再根据已知角即可得出答案.【详解】(1)四边形ABCD 为菱形,,AC BD OA OC OB OD ∴⊥==AE CF =OE OF ∴=∴四边形BFDE 为菱形(2)四边形BFDE 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只要90EBF ∠=︒即得四边形BFDE 为正方形四边形ABCD 为菱形AB BC ∴=∠∠,BAC=BCABAE BCF ∴∠=∠在BAE △和BCF △中BA BC BAE BCF AE CF =⎧⎪∠=∠⎨⎪=⎩BAE BCF ∴≅△△EBA FBC ∴∠=∠60ABC ∠=︒30EBA FBC ∴∠+∠=︒15EBA ∴∠=︒【点睛】本题考查了菱形的判定及性质、正方形的判定及性质,熟练掌握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24.(1)5m ;(2)4m .【分析】(1)根据收绳速度与时间可得收绳长度,从而可得CD 长;(2)在Rt △ABC 中,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AB 长,然后再次利用勾股定理在Rt △ACD 中,计算出AD 长,再利用BD=AB-AD 可得BD 长.【详解】解:(1)∵此人以0.1m/s 的速度收绳10s∴CD=BC-0.1×10=6-1=5 ∴此时绳子CD 长是5m(2)在Rt △ABC 中,2222ABBC AC 6333 在Rt △ACD 中,2222AC 534∴BD=AB-AD=4-∴船向岸边移动的长度BD 是4m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关键是掌握从题中抽象出勾股定理这一数学模型,领会数形结合的思想的应用.25.(1)y=x+3;(2)92;(3)0或2. 【分析】(1)利用直线y=4x 求得点B 坐标,然后设直线l 1的表达式为y=kx+b ,将A ,B 两点坐标代入,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2)令x=0求得点M 的坐标,从而求解三角形面积;(3)将点P(n ,0)分别代入直线l 1,l 2的解析式求得C ,D 坐标,然后利用两点间距离表示出CD 的长度,根据题意列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解:(1)将B(m ,4)代入y=4x 中,得4m=4解得:m=1∴B (1,4)设直线l 1的表达式为y=kx+b (k ≠0),将A(﹣3,0),B (1,4)代入得 304k b k b -+=⎧⎨+=⎩,解得:=13k b ⎧⎨=⎩∴直线l 1的表达式为y=x+3;(2)当x=0时,y=0+3=3∴M (0,3)∴AOM 119S AO OM 33222△; (2)∵过P(n ,0)且垂于x 轴的直线与l 1,l 2的交点分别为C ,D∴C (n ,n+3),D (n ,4n ) ∴CD=(n 3)4n 33n 由题意可得33n =3∴33n=3解得:12n 0n 2,∴当CD=3时, n 的值为0或2.【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综合,灵活应用待定系数法,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题是关键. 26.(1) B 型商品的进价为120元, A 型商品的进价为150元;(2) 5500元.【分析】(1)设一件B 型商品的进价为x 元,则一件A 型商品的进价为(x+30)元,根据“用1500元采购A 型商品的件数是用600元采购B 型商品的件数的2倍”,这一等量关系列分式方程求解即可;(2)根据题意中的不等关系求出A 商品的范围,然后根据利润=单价利润×减数函数关系式,根据函数的性质求出最值即可.【详解】(1)设一件B 型商品的进价为x 元,则一件A 型商品的进价为(x+30)元.由题意:1500600230x x=⨯+ 解得x=120,经检验x=120是分式方程的解,答:一件B 型商品的进价为120元,则一件A 型商品的进价为150元.(2)因为客商购进A 型商品m 件,销售利润为w 元.m≤100﹣m ,m≤50,由题意:w=m (200﹣150)+(100﹣m )(180﹣120)=﹣10m+6000,-<100∴m=50时,w有最小值=5500(元)【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方程和一次函数的应用等知识,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学会构建方程或一次函数解决问题,注意解方式方程时要检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