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的“铁树”开了花
我们班有一对特别内向的双胞胎,在她们甜美的外表下藏着一颗难以捉摸的心。
2011年9月,我刚接上这个班,独自走进陌生的教室后先自我介绍了一下,接着我便让全班同学做一下介绍。
其中妹妹还勉强站起来说了几句。
我等了十分钟,可姐姐始终都没站起来。
我的心咯噔一下——这个孩子比较自闭。
从次以后,我便默默地观察并试图打开这姐妹俩的心门,但是无论我多么努力,多么绞尽脑汁,都无济于事。
记得那是一次我讲练习册习题时发现姐姐的那道题做得很好,想让他站起来读给大家听,我依然等了好久,教室里静得出奇,我似乎能听到我的心跳声。
从那以后,我只是小心地呵护他们,再也不敢“轻举妄动”了,只是发现字写得好或作业完成得好就大力表扬。
他们也一直默默地存在于这个班级里。
学校要举行防震演练,全班同学听到口令后都争先恐后地钻到桌子下面,唯有这姐妹俩依然“沉着镇定”“临危不惧”似的端坐着。
我的心里直纳闷,她们的小心心里到底想点儿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最后一次是那次班队会上,我让大家写一写自己的课堂上沉默的原因或者给老师提点儿建议。
别的同学或多或少都写了一些。
当我走到姐姐的座位旁边时,她依旧是若无其事,无动于衷,好像这个课堂跟她一点儿关系都没有,压根就没打算写。
我真想放弃她们了。
(但真的于心不忍)
就在我出差走了四五天之后回来的第一节语文课上,就是这个姐姐给了我一个天大的惊喜——这个从来不在课堂上说话的姐姐竟然破天荒地主动举起了右手,而且还是高高的,高过了所有的同学。
我简直是欣喜若狂了,那时的心情一点儿也不比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的惊喜逊色,也不输于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的“漫卷诗书喜欲狂”。
于是我极尽所能地夸赞她——(向她竖起大拇指)说:“一向沉默的你,今天终于让我看到了高高举起的小手,老师激动万分,真不知道用什么来形容我此时的心情。
我只想说你给了我感动,给我惊喜,给了我希望,给了力量……谢谢你!”
那堂课,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回到家里还喋喋不休地给家人讲述着这“铁树开花”般的奇迹。
事后我想了许多许多……也许不是我们的学生不想说,而是我们的课堂太沉闷,太枯燥,长此以往孩子们已经丧失了表达的冲动和欲望。
适用有效的简案
简单的教案,可以让我们的课堂无拘无束,可以自由调控,可以根据学情增减,而不受束缚。
而详细的教案,束缚了自己,制约了课堂,限制了学生。
不管什么养的课堂,只要学生有所收获,能留下一点儿。
绿色课堂
齐读带来的无穷后患拖着长长的尾音,一字一顿,唱调。
还原孩子的童真
学有所获,获有所得,得有所思。
围绕一个意思写具体
用好教材,发展学生
文学形式
作文批阅
简单的教案
读占鳌头
批判地接受怎么快乐地学习语文
痛并快乐着
同课异构
铁树开花
描写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