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结构概率可靠设计法63

结构概率可靠设计法63


四、基于可靠性理论的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
20世纪40年代美国学者弗劳腾脱开创性地提出了结构可靠度理论,到20世 纪60~70年代结构可靠性理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康乃尔于1969年提出了与结 构失效概率pf相联系的可靠指 标 作为衡量结构可靠度的一种统一定量指标, 并建立了计算结构可靠度的二阶矩模式。1971年加拿大学者林德提出了分项系 数的概念,将可靠指标表达成设计人员习惯采用的分项系数形式。1971年,结 构安全度联合委员会(JCSS) 成立。
第一节 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方法的历史与变革
一、容许应力法 19世纪以后,Navier提出了基于弹性理论的容许应力法。
[ ] s
K
二、破损阶段设计法 20世纪30年代,前苏联学者格沃兹捷夫、帕斯金尔纳克等经过研究,提出 了按破损阶段的设计方法。假定材料已达到塑性状态,依据截面所能抵抗的破 损内力建立计算公式。例如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要求:
(链接)
二、结构的设计基准期和设计使用年限
设计基准期(design reference period) --为确定可变作用及时间有关的材料性能等取值而选用的时间参数 规范所采用的设计基准期为50年 设计基准期不等同于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 足够的耐久性--指结构在规定的工作环境中,在预定时期内,其材料
KM M u
三、多系数极限状态设计法 半经验半概率的方法。 1.极限状态的概念;2.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中,采用多个系数来分别反映 荷载、材料性能及工作条件等方面随机因素的影响;3.开始将荷载和材料强度作 为随即变量,采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调查分析后确定。
M ( niqik ) mMu (ks fsk , kc fck, a,...)
- 即房屋结构在正常设计、正常施工、正常使用和正常维护下所应 达到的使用年限,如达不到这个年限则意味着在设计、施工、使 用与维修的某一环节上出现了非正常情况,应查找原因
GB50068-2001规定: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分

类别 设计使用年限(年)
示例
1
5
临时性结构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5
易于替换的结构构件
3
50
普通房屋和构筑物
❖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 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的某项规定限值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标志 (1)影响正常使用或外观的变形 (2)影响正常使用或耐久性的局部破坏(包括裂缝) (3)影响正常使用的振动 (4)影响正常使用的其它特定状态(例:渗漏、腐蚀、冻害等) 保证结构或构件的适用性、耐久性
“极限状态”分类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 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最大承载力或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标志 (1)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作为刚体失去平衡 (2)结构构件或连接因超过材料强度而破坏(包括疲劳破坏),或因过度
变形而不适于继续承载 (3)结构转变为机动机构 (4)结构或结构构件丧失稳定性 (5) 地基丧失承载力而破坏 保证结构或构件的安全性
如火灾、爆炸、撞击等。 建筑结构的三种设计状况应分别进行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 1、对三种状况,均应进行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 2、对持久状况,尚应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 3、对短暂状况,可根据需要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
极限状态方程 基本变量: 作用效应S、结构抗力R -- 随机变量 结构的功能函数 Z=g(R,S)=R-S 极限状态方程 Z=g(R,S)=R-S= 0
结构的三种设计状状况(根据结构在施工和使用中的环境条件和影响) 1、持久状况—在结构使用过程中一定出现,其持续期很长(一般与设计
使用年限为同一数量级)的状况。 2、短暂状况—在结构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出现概率较大,而与设计使用年
限相比,持续期很短的状况。如施工和维修等。 3、偶然状况—在结构使用过程中出现概率很小,且持续期很短的状况,
性能的恶化不致导致结构出现不可接受的失效概率。 从工程概念上讲,足够的耐久性就是指在正常维护条件下结构能够正 常使用到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 整体稳定性--指在偶然事件发生时和发生后,建筑结构仅产生局部的 损坏而不致发生连续倒塌
(返回)
设计使用年限(design working life)
- 设计规定的结构或结构构件不需进行大修即可按其预期目的使用 的时期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就是在上述可靠性理论的基础上,将影响结构可靠性 的几乎所有参数都作为随机变量,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分析全部参数和部分 参数,计算结构的可靠指标或失效概率,以此设计或校核结构。
三个水准:半概率法、近似概率法、全概率法。
第二节 结构可靠度基本原理
一、结构的功能要求 结构在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内应满足下列功能要求:
安全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
破坏后果 很严重 严重 不严重
建筑物类型 重要的房屋 一般的房屋 次要的房屋
四、结构的极限状态
“极限状态(limit state)”定义 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达到极限承载力;失稳; 变形、裂缝宽度超过某一规定限制等)就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 能要求,此特定状态称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 结构的极限状态 结构失效的临界状态
1、在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时,能承受可能出现的各种作用 2、在正常使用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 3、在正常维护下具有足够的耐久性 4、在设计规定的偶然事件发生时及发生后,仍能保持必要的整体稳定性 1项、4项 结构安全性的要求 2项 结构适用性的要求 3项 结构耐久性的要求
结构在规定的时间(设计使用年限)内,在规定的条件下(正常设计、 正常施工、正常使用),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结构的可靠性,包 括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
4
100
纪念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建筑结构
(返回)
三、结构的安全等级
一、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 -- 结构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产生社会影
响等)的严重性 一级、二级、三级 建筑物中各类结构构件的安全等级,宜与整个结构的安全等级相同。 对其中部分结构构件的安全等级可进行调整,但不得低于三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