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钻井取芯

钻井取芯

钻井取心
一、取芯方式 (2)
二、常规取心主要目的: (2)
三、取心操作程序 (4)
四、取心故障分析 (10)
五、取心工具质量检查与标准 (11)
一、取芯方式
按取心方式分:常规取心和特殊取心
常规取心可分短筒取心和长筒取心
特殊取心:1)油基钻井液取心2)密闭取心3)海绵取心
4)保压密闭取心5)疏松砂岩保形取心6)定向取心
二、常规取心主要目的:
①发现油气层,了解含油气情况与储集特征,并确定油气层岩性、物性、厚度、面积等基础数据。

②建立地层剖面,研究岩相及生、储特征。

③了解岩性与电性关系。

2)常规取心方式:
短筒取心:取心钻进中途不接单根的常规取心。

它的工具只含有一节岩心筒,结构简单。

它在整个取心作业中所占的比例最大,在任何地层条件下均可进行。

中、长筒取心:钻进中途要接单根的取心。

它的工具必须含有多节
岩心筒.中、长筒取心的目的是在保证岩心收获率较高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取心的单筒进尺,以大幅度提高取心收获率,降低取心成本。

2、取心工具的选择
1).不同井深条件下取心工具的选择
浅井选短筒,深井中长筒。

2).根据地层岩性选择取心工具
在松散、松软地层中应选用加压式取心工具,而在中硬~硬地层以及岩心成
柱性较好的软地层中应选用自锁式取心工具。

3).根据取心方式选择取心工具
3、取心钻头的选择
目前,国内外钻井取心均广泛使用金刚石取心钻头。

1).金刚石取心钻头使用效果好特别是胎体式金刚石取心钻头,能保证钻头出刃均匀。

金刚石耐磨,胎体耐冲蚀,因而钻进平稳,速度快,收获率高,使用寿命长,综合经济效益好。

2).金刚石取心钻头适用范围广。

从极软至极硬地层,均有与之相适应的各种系列的金刚石取心钻头供选择,完全能满足各种条件下取心的需要。

3).胎体金刚石取心钻头成型容易,加工简便,成品率高。

4、取芯工具的组成
取心工具由上稳定器、分水接头、堵孔钢球、外返孔嘴、悬挂总成、内岩心筒组、外岩心筒组、下稳定器、组合内筒鞋、岩心爪、取心钻头等部件组成。

5、取心前的准备
A.井眼准备
(l)钻进一开始就要保持良好的井身质量,防止井斜、狗腿、键槽、台肩、缩径等。

(2)取心前的一个钻头要带打捞杯,要修平井底。

大排量循环清除井底沉砂,必要时进行短起下钻,保证井底干净、平整、下钻顺利。

(3)连续取心,每钻进20米要扩眼一次。

B.设备、仪表、钻具的准备
(1)取心之前应把设备、仪表检查保养好,保证取心期间不停钻。

(2)对钻具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保证取心期间不刺、不漏、不脱扣。

(3)对取心工具、配件、辅助工具、钻头要进一步进行检查,避免因等工具配件而停工。

三、取心操作程序
1.取心工具的组装
(1)在地面上把取心工具放平,每一节的连接螺纹都要用链钳上紧,两头要带好护丝。

(2)检查稳定器外径与钻头是否相符,丈量取心筒长度。

(3)吊上钻台后,用吊卡下入井中,用卡瓦卡在上稳定器下面,并用安全卡瓦卡好。

(4)卸开安全接头,提出内筒,把装有岩心爪的内筒鞋接在内筒上,用链钳上紧。

(5)下入内筒,检查安全接头、轴承是否灵活,涂上丝扣油(不宜太多),对扣后用链钳上紧,最后用大钳紧扣。

(6)把岩心筒提出井口,卸开下护丝,用专用尺子检查纵向间隙,一般为8~
13毫米。

如果不合适,要通过加减垫片调节,然后将检查好的取心钻头接上,每一节的连接螺纹都要用大钳上紧。

2.下钻
缩径的井段,应缓慢下入,若遇阻应先开泵循环,并用低钻压、低转速、大排量进行短井段、下钻要求操作平稳,不得猛放、猛顿、猛刹、猛转,防止钻具剧烈摆动。

在井、斜较大、短时间划眼。

禁止用取心钻头进行大段(10米以上)划眼或强行下钻。

3.循环
下钻距井底0.5~l米时,循环钻井液,并平稳活动和适当转动钻具。

校正指重表,探实际到底方入,上提钻具卸开,投入钢球,待泵压上升后,做钻头压力降试验。

4.造心
先启动转盘,缓慢施加钻压,以低转速、轻钻压试运转,待运转平稳、钻进0.3~0.5米以后,逐渐调整到正常取心钻进参数。

5.钻进
(l)钻压
取心钻进时的钻压,应根据岩石的硬度与可钻性、钻头类型和钻具结构、强度来决定。

钻压必须大于地层的抗压强度,否则,无进尺。

如果钻压太小,钻头的牙齿吃入地层少,虽然有进尺,钻速却很慢,钻头磨损也很快;钻压愈大,钻头吃入地层愈深;钻速愈高。

目前所采用的金刚石钻头取心,切削
作用主要取决干金刚石和所钻地层的稳定接触程度,转速不变,增加钻压,观察钻速的变化,如果钻速不再增加或者增加相当慢,或者扭矩增加很大,那么此时的钻压就是最优钻压。

如果已取得较满意的钻速,就该保持钻压不变,做到送钻均匀。

(2)转速
从理论上讲,在一定的限度下,如果钻头吃入地层的深度不变,转速提高,钻速也会增快,岩心入筒的时间随之缩短,有利于提高岩心收获率。

但较高的转速会使钻头发生摆动,增大其横向作用力和钻柱的离心力。

这对于保护岩心和钻头不利。

实际上钻头在井底工作还受到很多其它因素的影响。

所以,为了保护岩心,应该使用低转速,以减少岩心筒的离心力
(3)排量
排量的大小以能够满足清洁井底和冷却钻头为前提,进行适当选择。

排量过大,从钻头水眼出来的钻井液冲击力大,虽然不直接冲击在全部岩心上,但对于松软地层或不够坚硬的地层来说,也是给岩心根部的一种破坏力量。

为了保护岩心,排量应该小一些。

6.接单根
进行中、长筒取心过程中,要进行接单根作业。

自锁式取心工具的接单根的方法,首先是停钻、停泵,然后上提钻具至岩心被割断为止。

如果上提拉力达到一定数值而岩心还割不断,可保持在这个拉力下开泵循环,直至将岩心割断。

岩心割断以后,保持钻具不转动,平稳地上提2~3米,然后慢慢下放至离井底0.3米处,观察指重表的变化,确认没有岩心余留在井底,即可进行接单根。

接单根后,下入钻具,施加比取心钻压大50%的钻压顶松
岩心爪,上提钻具恢复原悬重后,按刚开始取心的方法进行钻进。

7.割心
(l)正常情况下的割心
在岩性均一、成柱性较好的中硬或硬地层取心时,可以根据内岩心筒的长度来确定割心的位置。

在岩性不均一、软硬交错变化复杂的地层中取心时,在内岩心筒长度的范围内,尽量把割心位置选择在比较硬的地层为好,不要勉强多打进尺。

割心像接单根前割心一样,割完岩心后要在不同高度分别上提钻具,并以不同方向缓慢下放钻具探心。

如果井底余心较多,为了取全取准资料,应进行“套心”。

(2)异常情况下的割心
在取心钻进中,如果发现钻头泥包,钻头循环水道堵塞,以及因取心工具异常或地层因素引起“磨心”、“卡心”、“堵心”、“烧心”等异常现象而不能排除时,必须立即割心。

8.起钻
起钻操作要平稳,要轻提、轻放、慢卸,防止钻具猛烈摆动,禁止用转盘卸扣。

9.岩心出筒
无论在钻台还是在场地通心,都要严格注意岩心出筒顺序,防止岩心错位。

操作方法是先卸开安全接头,提出内筒,冲洗干净,用链钳卸松内筒鞋2~3扣,把内筒拉至司钻容易看见的地方,用绳子栓住内筒,卸开内筒鞋,装上岩心钳,然后司钻操作,一上一下,放出岩心。

如果是铝合金和玻璃钢管取心,卸开安全接头后,上提0.2米,用卡盘卡住内岩心筒,并坐于外筒上,用链钳卸开安全接头,用提升护丝将内筒和岩心吊下钻台,平放于场地上,用水冲洗干净,按地质要求,用电锯分
段切开,并用岩心帽封好,用卡箍卡好。

四、取心故障分析
五、取心工具质量检查与标准
1.严格选择材料。

欲修理的每一个部件都应该按照用途和技术条件的不同要求,工作时受力的大小来选择合适的材料。

2.认真进行校直。

从现场复员回来的工具,必须认真进行内外筒的校直,确保无弯曲。

一般规定10米长度以内的弯曲度必须小于2~3毫米。

3.严格检查尺寸。

工具组装之前,必须对全部零件按图纸标准、技术条件进行检查和试上扣,外筒螺纹用手上紧后的间距为0.5~2.2毫米。

4.外岩心筒必须测厚、探伤,磨损不得超过壁厚的1/6。

接头、螺纹处无伤痕。

外筒必须用比内径小4毫米的内径规通径,内筒必须用比内径小3毫米的内径规通径。

5.轴承组装后,间隙合适,最大不超过3毫米,转动灵活。

6.扶正器的外径磨损不得小于取心钻头外径3毫米。

7.内筒鞋最小内径应该大于钻头内径1~2毫米。

岩心爪外表光滑无伤痕,弹性适宜,碳化钨颗粒均匀、平整,装入内筒鞋后,活动自如,下移时下端露出内筒鞋不得超过2~3毫米。

8.内外筒的有效长度正负误差不超过10毫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