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深静脉置管的护理_1演示文稿
深静脉置管的护理_1演示文稿
中心静脉穿刺(CVC):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内向外螺旋方式涂擦, 消毒面积不小于 10cm×10cm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PICC):先用75%酒精以穿刺点为 中心,由内向外螺旋方式进行皮肤脱脂,再用碘伏消毒,面积 20cm×20cm 消毒范围>敷料覆盖范围。
更换肝素帽
更换原则
1、肝素帽更换时间与外周留置静脉导管同步,否则 每7d更换一次。 2、污染或发生损害时。 3、有残余血液或血凝块时。
何时封管 输液结束冲管之后,减少血管通路装置阻塞发生 的危险,封管液为管腔内容积的2倍
冲管时机
每次采血后; 治疗间歇期每7天冲管一次; 输注全血、红细胞等血液制品后; 输注脂肪乳、氨基酸等药物后; 肠外营养输注>4小时;
液体明显减速;
导管内回血;
冲管 及封管
经PVC输注药物前宜通过输入生理盐水确定导管在 静脉内; 经PICC、CVC输注药物前宜通过回抽血液来确定导 管在静脉内之后再输入生理盐水冲管。用带有少量 生理盐水的注射器回抽,只要看到回血,马上用盐 水冲管,确保导管在静脉内。
>300psi
>40psi >40psi <25psi
120– 150psi
25psi 15psi 10psi 中心静脉导管进行维护时严禁 使用小于10ml的注射器!
冲管及封管
何时冲管 ■ 每一次输液之前,作为评估导管功能的一个步骤, 应该冲管 ■ 每一次输液之后,冲洗导管,以便将输入的药物 从导管腔内清除,防止不相容药物之间的接触
无菌技术
静脉导管穿刺和维护应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不应以戴手套取代手卫生
静脉导管的选择
静脉导管分类
PVC: 外周静脉导管 CVC: 中心静脉导管 PICC: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ORT:输液港
外周静脉导管( PVC)一次性静脉
输液钢针和外周静脉留置针
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
PORT
可用于任何性质的药物输注,不应使 用高压注射泵注射造影剂(耐高压导管除 外)PORT不可以测量血液动力学监测
静脉置管的维护
目 的
妥善固定导管,防止导管脱落; 保持局部干燥,防止感染发生; 冲洗导管内血液和高粘稠液体, 保持输液通畅,防止导管堵塞。
评估
穿刺点有无红、肿、痛、渗血和渗液及分泌
中心静脉导管
患者教育 穿刺点出血的观察 置管后头部位置要求 穿脱上衣的方法(开襟宽松) 带管沐浴的方法 导管的保护 各种症状的信息反馈
PICC
适用范围 1、宜用于中长期静脉治疗,可用于任何性质的药物输 注,不应用于高压注射泵注射造影剂和血液动力学 监测(耐高压导管除外)。 2、任何性质药物包括腐蚀性、渗透压高、PH值极限等 药物。 3、耐高压注射设计:可耐受最大压力= 300 psi,最大 速度5ml/sec,且不受加压注射次数的限制。
固定——PICC
固定——CVC
护理要点
留置针
护理要点 尽量选择型号小的短导管(24G)穿刺,减少机械 性损伤和血栓性静脉炎发生 成人应用上肢的背侧和桡侧血管进行置管,避免 使用下肢血管和桡静脉腕关节部位 穿刺时针头与皮肤的角度15°~30° 应选择透明敷料覆盖穿刺部位,如穿刺部位有渗 血或渗液时用纱布敷料覆盖
■
穿刺静脉首选贵要静脉,次选肘正中静脉,导管尖端置于上腔静脉的 下1/3到右心房的连接处
PICC置管后应常规接受胸片检查,确定导管尖端位置,并排除气胸
■
PICC导管在治疗间歇期间应至少每周维护一次,有异常及早就诊
■
导管可保留1年
中心静脉导管
置管要求 CVC应由经专门培训的医生完成,置管后护 理应由具有资质的医务人员进行 根据患者的治疗需要选用最少管腔或通路 的中心静脉导管 中心静脉置管时可首选锁骨下静脉
4、取下肝素帽后及时更换。
更换肝素帽
注 意
肝素帽使用前应用碘伏消毒。 连接前须预冲肝素帽排尽空气,防止空气栓塞。 三通接口不使用时需用无菌帽封住。 肝素帽与导管连接须紧密,防止回血引起的堵管。 PICC等长期留置导管不建议使用肝素帽。
冲管及封管
注射器的选择
规格 满的 空的
1cc
3cc 5cc 10cc
科学进步、医学发展
1 2 3 4 5
工具多样化 技术多元化 发展专业化 理念安全化 管理信息化
工具多样化
满足不同治疗需求,减轻患者痛苦
头皮钢针
静脉留置针
中等长度导管 中心静脉导管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者
提高置管成功率
赛丁格技术与超声引导下穿刺技术
e)穿刺时应待消毒液自然干燥后再进行穿刺。 f)应告知患者穿刺部位出现肿胀、疼痛等异常不适时,及时告知医务人 员。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经上肢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肱静脉,颈外静脉(新生 儿还可通过下肢大隐静脉、头部颞静脉、耳后静脉等)穿刺置管,导管尖
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导管。
注意事项
护士在给予药物和溶液之前,作为评估导 管功能的一个组成部分,护士应该抽回血。 对于术后患者使用肝素液封管应谨慎,建 议从第4天到第14天,每2—3天监测1次血 小板计数。
固定——留置针
以穿刺点为中心,无菌透明敷贴横型固定。 延长管U型固定。肝素帽要高于导管尖端, 且与血管平行。 Y型接口朝外,方便连接输液。
中心静脉导管
护理要点 ■ 锁骨下穿刺体位:去枕头低位(15°—30°) 颈内静脉穿刺体位:保持颈部近中位(左转45°) ■ 妥善牢固固定导管,防止导管扭曲、打折、滑脱 ■ 穿刺点以无菌透明敷料或纱布覆盖 ■ 纱布敷料48h更换,透明敷料至少7d更换1次, 敷 料出现潮湿、松脱、卷曲、污染、破损时及时更 换
PVC穿刺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a)宜选择上肢静脉作穿刺部位,避开静脉瓣、关节部位以及有疤痕、炎 症、硬结等静脉。 b)成年人不宜选择下肢静脉进行穿刺。 c)小儿不宜首选头皮静脉,一旦发生药液渗漏,出现疤痕,影响头发生 长,影响美观。
d)接受乳房根治术和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应选健侧肢体进行穿刺,有血 栓史和血管手术史的静脉不应进行置管。
适用范围: ①静脉输注刺激性小的溶液或药物。 ②输液量少,输液治疗小于4h。 ③单次抽血检查的患者。 腐蚀性药物:阿霉素/氮芥/西艾克/柔红霉素等,避免使用钢 针,以免造成药液外渗
外周静脉留置针
适用范围: 1、需短期静脉输液的患者 2、连续多次采集血标本的患者 输入发泡剂及刺激性药物,尽量避免使用外周 静脉留置针持续输注,以免造成静脉炎及外渗等
2 、脉冲式冲管,即推一下、停一下,在导管内形成涡流,有利于把导 管内各个方向的残留药物冲洗干净。
3、检查导管有无打折或扭曲。
4、PICC、CVC、PORT的冲管和封管应使用10mL及0mL以上注射器, 一次性专用冲洗装置小于10mL的注射器可以产生较大压力,易损伤 导管。
5、给药前后宜用生理盐水脉冲式冲洗导管,如果遇到阻力或者抽吸无 回血,应进一步确定导管的通畅性,不应强行冲洗导管。
PICC穿刺注意事项
1.穿刺前应了解静脉走向及静脉情况,有无切开或疤痕,嘱病人放松, 以免引起血管痉挛。 2.严格无菌操作,减少感染机会。 3.熟练掌握操作技巧。 4.操作中严密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有无心率失常、面色、 呼吸、脉 搏的变化。 5.用无菌敷料固定。 6.术后加压包扎12-24小时。 7.乳腺癌术后患侧臂的静脉禁忌穿刺。 8.X光照片,作定位检查。
物,触摸穿刺点周围有无疼痛或硬结等。
导管有无移动,脱出,回血。
敷料有无潮湿,脱落,污染。
肝素帽或正压接头有无松动、破损。
计划
医务人员应洗手、戴口罩,准备更换敷料必要的所需用品 患者准备 向患者讲解维护的重要性和意义, 排空大小便,取舒适体位。
环境准备
操作前30分钟停止清扫,保持安静。
中心静脉导管(CVC)经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
股静脉穿刺置管,尖端置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导管
CVC
CVC可用于任何性质的药物输注、血 液动力学的监测、不应用于高压注射泵注 射造影剂(耐高压导管除外)
输液港 (PORT) 完全植入人体内的闭合输液装置,包
括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导管部分及埋植于皮下的注射座
留置针
患者教育 导管留置时间72-96小时 输液肢体可以正常活动,但应避免用力过 度和下垂 穿刺期间保持穿刺肢体上抬与心脏平齐 穿刺部位出现红、肿、热、痛,应立即告 知护士
PICC(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 脉导管)
护理要点
■
PICC置管及置管后护理应由经专门培训,具有资质的护士进行,可在 患者床旁操作
封管
1、封管时边推封管液边拔针头,推液速度大于拔针速度。 2、冲管后拔除注射器前将小夹子尽量靠近穿刺点,一手持 输液夹,一手快速将延长管(拿捏输液接头一端)推至输液 夹底部,最后移除注射器。 3、封管不当,易造成血栓性静脉炎,造成负压使血液回流 进延长管,堵管。
注意事项
1、给药前后建议用NS冲管,药物与NS存在配伍禁忌时可改用5%GS。
封管
肝素封管液浓度: 成人:100u/ml肝素盐水(1支12500U肝素 加入125ml生理盐水) 小儿:10u/ml肝素盐水(1支12500U肝素加 入1250ml生理盐水)
PICC及CVC:0~10U/mL
肝素钠配伍禁忌
——35种药物
硫酸卡那霉素 盐酸柔红霉素 乳糖酸红霉素 硫酸庆大霉素 琥铂酸钠氢化可的松 多黏菌素B 盐酸多柔比星 硫酸妥布霉素 盐酸万古霉素 盐酸去甲万古霉素 头孢孟多 盐酸胺碘酮 头孢哌酮钠 头孢噻吩钠 乳酸环丙沙星 氯喹 盐酸氯丙嗪 盐酸异丙嗪 麻醉性镇痛药 氟尿嘧啶 盐酸阿糖胞苷 盐酸表柔比星 硫酸长春新碱 氟哌啶醇 硫酸长椿花碱 马来酸氯苯钠敏 盐酸苯海拉明 苯海拉明 盐酸吗啡 硫酸奈替米星 盐酸哌替啶 氟哌利多 硫酸阿托品 脂肪乳 阿米卡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