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平面构成》教学大纲

《平面构成》教学大纲

编号:
《平面构成》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1、课程的性质
《平面构成》是工业设计类专业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其内容主要是在平面空间范畴围绕形与形态、形的基本要素和视觉效果、形的结合方法与组合排列形式、构成形式美感的审美法则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探讨。

2、课程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法
通过理性的创造活动来培养和提高造型能力,训练对形式规律的掌握与运用,更重要的是建立新的思维方式和造型观念,以达到丰富艺术想象力和启发创造力的目的。

二、|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深广度
1、概述
(1)掌握:平面构成的概念及源流。

(2)理解:平面构成的目的和意义。

(3)了解:平面构成的学习方法。

2、平面构成的视觉要素
(1)掌握:平面构成的形态。

(2)理解:形态的制约因素包括经验的影响和形的制约两个方面。

(3)|
(4)了解:发现自然界中美的形态。

3、平面构成的造型要素
(1)掌握:点、线、面的基础性质与情感表达。

(2)理解: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对称与平衡、节奏与韵律、变化与统一、分割与比例。

(3)了解:点、线、面的构成表现。

4、平面构成的空间表达
(1)掌握:视错觉现象。

(2)理解:错视的图形效果主要表现在对比错视现象、形的错视、反转的错视、矛盾空间四个方面。

(3)!
(4)了解:立体与空间的表现包括立体感、进深感、透明感。

5、基础构成
(1)掌握:逻辑构成中的重复构成、近似构成、渐变构成、发射构成、特异构成密集构成、对比构成。

(2)理解:基本形和基本形的遇合方式。

(3)了解: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

6、平面构成的图形开发
(1)掌握:复像同构、重像同构、变像同构、残像同构的图形构成表现形式。

(2)(
(3)理解:图形和创意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4)了解:图形创意在设计活动中的作用和价值。

四、课程教学的参考学时与分配
五、课程考核
本课程定为考查课程,采用书面考试,平时成绩占30%,考试成绩占70%。

六、教与学的建议
1、课程教学的阶段安排
本课程为设计基础课程,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讲课采用现场教学形式,尽可能展示构成的图片给学生以启发。

2、课程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展开。

理论方面是就平面构成相关理论进行阐述,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构成方式要素。

实践方面是对所学平面构成理论进行实际的操作,以新颖的创意和精致的手绘稿展现构成形式的精髓。

3、教材与参考书
《平面构成》顾梅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