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耳科听力检查方法

耳科听力检查方法

耳科听力检查的方法?
1语言检查法包括耳语试验及话语试验。

检查室长度应在6m以上。

环境安静,受检者侧坐或侧立,受检侧耳朝向检查者,其外耳门与检查者口约在同一水平线上,对侧耳的外耳道口用手指堵住;闭眼,身体不可靠墙;在距离6m处检查者以耳语声讲话(低音词汇),请受检者复述,如不能复述,缩小检查者与受检者之间的距离直至能够正确复述为止。

记下此
距离,如3m作为分子,以正常的听距(通常为6m)作为分母,取此分数的平方值(3/6)²,
为其听敏度1/4,则其丧失的听力为3/4。

同法测另一耳。

如受检者听不到耳语,或只在很近的距离才能听到耳语,则改用话语(普通谈话声)检查。

此时的听距应该增加为12m。

根据耳语及话语的音量可以了解听力损失的程度。

低声耳语,一般相当于声强级10-20dB,普通耳语相当于30dB,低声话语相当与40-55dB,普通话语相当于60-70dB,而高声话语约相当于85dB。

2秒表检查法受检者将非受试耳用手指塞住,检查者将秒表放于受试耳的外耳道水平延长线上,逐渐移近,直至听清为止。

记录听到声音时的距离。

同法测另一侧耳。

以受试耳的听距定为分子,健耳或正常耳的听距为分母,计算方法同耳语实验),如双耳均听力减退,则先测定一般人对于该表的正常听距作为标准值(分母),再行计算。

3音叉检查法判断听力损失性质的常用方法之一。

检查时,检查者手持叉柄,将叉臂向另手的第一掌骨外缘或肘关节处轻轻敲击,使其振动。

然后将振动的叉臂置于距离受试耳外耳道口1cm处,两叉臂末端应与外耳道口在一平面检查气导听力。

检查骨导时,应将叉柄末端的底部置于颅骨上或鼓窦区。

为了鉴别传导性或感音神经性病变,应采取一系列实验方法:
1林纳实验:目的测定同侧耳的气导和骨导能力的比率
阳性(气导>骨导):为正常听力或内耳疾患(感音神经性聋)。

阴性(骨导>气导):为外耳道或中耳疾患(传导性聋)。

相等:为中度传导性聋或混合性聋.
2韦伯实验:同时比较双耳的骨导听力,在正常人双耳应相等。

正常人或两耳骨导能力相等者,感觉声音在中央,
传导性聋:声音偏向患侧或较重的病侧。

感音神经性聋:声音偏向健侧或较健侧。

3施瓦巴赫实验:比较受检者与正常人的骨导听力
4盖莱试验用以检查骨膜完整者的镫骨底板的活动情况。

除上述方法外,诊断听力学方法还包括:纯音听阈及阈上功能测试,声导抗测试,成人言语测听,听觉诱发电位,耳声发射检查等
听力损失的分级?
世界卫生组织(WHO)1997年根据0.5kHz、1kHz、2kHz及4kHz气导平均阈值,将听力损失分为以下几级:
轻度听力损失:26-40dBHL;
中度听力损失:41-55dBHL;
中重度听力损失:56-70dBHL;
重度听力损失:71-90dBHL;
极重度听力损失:大于等于91dBHL。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