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通市2013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天京变乱后流传着一首民谣:“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长毛非正主,依旧让咸丰。
”该民谣反映出天京变乱的发生是由于A.宗教迷信思想的毒害 B.领导集团内部的自相残杀C.中外反动势力的绞杀 D.绝对平均主义思想的作崇5.(2013年湖南师大附中高三第六次月考试卷文科综合试题31题)在太平天国运动中,一方面,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另一方面,他们又要求“学尧舜之孝悌忠信,遵孔孟之仁义道德”。
出现这一矛盾现象的主要原因A.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B.宣传拜上帝教和巩固政权的需要C.太平天国指导思想出现混乱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答案】B【解析】考查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从反孔到尊孔,手段不同,目的一致(宣传农民起义、维护太平天国政权)。
应对“战局逆转”主要是重建领导核心、进行后期防御战,排除A;太平天国政权唯一的指导思想是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教,排除C;西方势力对太平天国支持与否,关键要看太平天国能否维护和扩大列强在华利益,排除D。
6.(2013年宁夏银川一中高三年级第六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28题)1852年太平天国发布《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1911年湖北军政府发布《奉天讨胡檄》。
这表明A.两者都利用民族矛盾为政治斗争服务 B.湖北军政府继承太平天国未竞事业C.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反封建目的相同 D.两者均以实现民族独立为革命目标【答案】A【解析】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反封建反侵略斗争;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从材料《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奉天讨胡檄》可以了解到都利用满汉矛盾来进行政治斗争。
B项说法错误,湖北军政府斗争和太平天国运动没有联系;CD两项说法与材料没有紧密的联系。
8.(2013年陕西省咸阳市高考第一次模拟检测历史试题10题)朱维铮在《重读中国近代史》中有这样的叙述:“(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对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
这一观点最有可能用来描述近代中国的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答案】B【解析】考查太平天国运动。
从材料“缔造者们”、“特权的森严”等可知这主要是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农民运动,选择B项。
9.(2013年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二模文科综合试题历史26题)图1 “凡当收成时,两司马督伍长,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按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凡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备物及银钱亦然。
蓝天下皆是天父上主皇上帝一大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均,人人饱暖矣。
”对这个方案理解正确的是A .针对北方的农村现状而设计B .体现农民对理想社会的向往C .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D .挽救了当时农民运动的危局【答案】B【解析】 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
材料信息反映了太平天国的“圣库制度”。
从“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天下大家处处平均,人人饱暖”,可知材料信息反映了农民渴望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
故选B 。
10.(2013年安徽师大附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11题)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
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悌忠信,尊孔孟之仁义道德”。
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A .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B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C .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D .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天平天国运动。
解答本题要注意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去分析,儒家思想在中国2000年的传承中根深蒂固,而西方的上帝在国人心中基本没有什么印象,由此使其政权缺乏理论根基和群众的广泛支持。
应明确太平天国运动仍属于农民阶级斗争,缺乏科学理论指导,难以摆脱阶级和时代局限性,材料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拜上帝教在运动初期起了动员组织作用,但随着起义规模的扩大,其难以适应建设农民政权的需要,而农民阶级深受孔孟传统思想影响,运动后期洪秀全不得不借助尊孔方式维持政权;B 、C 两项不是主要原因;D 项不是原因。
12.(2013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综合练习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16题)图1为太平天国颁发给农民的田契。
内有某人“自置田一十八亩”,“每年遵照天朝定制,完纳米银,不得违误”等文字。
这则材料可以说明太平天国A .未严格执行《天朝田亩制度》B .普遍实行土地公有的制度C .实现了“有田同耕”的理想D .与地主相勾结残酷剥削农民【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天朝田亩制度》实施的理解。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说明太平天国内部是可以进行土地买卖,这是与《天朝田亩制度》的规定相违背。
11.(2013年安徽省宣城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测试文科综合试题历史部分14题)太平天国领导人曾对在华的外国使节说,“如帮助满人,真是大错,但即令助之,亦是无用”,“(太平天国胜利后)不惟英国通商,万国皆通商,……害人之物为禁。
今后……还可以成为亲密的朋友”。
这表明太平天国政权①反对西方国家支持清政府②主张与各国通商贸易③反对外国人侵略中国④希望西方各国与太平天国结成同盟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B【解析】本试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太平天国的外交。
④错在结盟,太平天国只是主张与西方各国通商,并不是结盟。
其它三项在材料中均有体现。
13.(2013年湖南省雅礼中学高三第四次月考试卷历史试题14题)1858年,洪秀全写了一件“御诏”给英国特使额尔金,“御诏”表达的核心意思是感谢洋兄弟灭清妖。
这一举动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洪秀全具有强烈的民主革命思想B.洪秀全已看到内外勾结的趋势C.国内阶级矛盾的空前激化D.洪秀全幻想与洋人合作【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仍属于旧式农民起义,故A错误;B项与材料内容完全不符,并且内外勾结是在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洪秀全只是感谢洋兄弟灭清妖,并没有幻想与洋人合作,故D不正确;从洪秀全表达核心意思看,把矛头对准清王朝,故C正确。
4.1853年定都天京后,杨秀清发布《待百姓条例》,其中规定“铺店照常买卖,但本利皆归天王,不许百姓使用”。
这一政策() A.促进了农工商业的发展B.调动了农民参加太平天国的积极性C.为《资政新篇》的产生提供了理论依据D.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4.解析:从材料来看,太平天国允许商业发展,但利润归天王,因此不会促进工商业的发展,也不会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与《资政新篇》发展资本主义的做法也不符,因此答案为D项。
5.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
其主要依据应是() A.首次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B.《资政新篇》的实施C.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D.是历次农民战争的最高峰5.解析: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肩负起了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这一历史任务从太平天国运动最先开始,故答案选C。
3.《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生产者“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由国家统一支配,甚至连鸡狗等禽畜也不例外。
这实质上表明太平天国()。
A.试图保持社会的公正无差B.实行绝对平均主义C.安排一切经济和社会生产活动D.彻底消灭人们的私有观念解析太平天国的这项制度有点类似于“余粮征集制”,余粮甚至家禽都要交给国家统一支配,这实质是一种绝对平均主义。
4.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说:“兴银行,倘有百万家财者……或三、四富民共请立,或一人请立,均无不可。
”“准富者请雇工,不得买奴,贻笑外邦”;“(矿藏开采)小则准乡,大则准县,尤大者省及省外之人来采。
”这表明他( )①提倡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②赞成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③主张采取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方式④维护平均主义分配原则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材料第一句表明①符合;第二句反映了②;而第三句则说明③。
④在材料中并未体现。
3.(2011年1月吉安市期末质检2题)某学生在学完《太平天国运动》后,做诗一首:太平不太平,权断手足情。
天国岂天国,强弩履薄冰。
其中“权断手足情”的原因是()①领导者腐朽思想的日益滋长②领导集团内部矛盾尖锐③清政府分化、离间政策的影响④洪仁玕与洪秀全政见的不同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③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权断手足情”指的是太平天国内乱—天京变乱,其原因在于农民阶级领导集团内部的权力争斗。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
8.(2011年4月皖南八校15题)最近热播电视剧《黎明前的暗战》,讲述了国民党湘籍将领程潜、陈明仁深明大义,促成湖南和平解放的义举。
剧中多次提及“无湘不成军”的民谚,该民谚的产生最可能始于A.两次鸦片战争中 B.土地革命时期C.太平天国运动后 D.解放战争时期12.(2011年1月常德市质检12题)太平天国十分强调“正名”。
《幼学诗》以朝廷、君道、臣道、家道、父道、母道、子道、媳道……为题,规定了每个人的行为准则和伦理规范。
如“朝廷”诗即云:“天朝严肃地,咫尺凛天威,生杀由天子,诸官莫得违。
”《天父诗》则云:“只有媳错无爷错,只有婶错无哥错。
只有人错无天错,只有臣错无主错。
”上述材料表明()A.太平天国并未显现出相比清朝统治者的进步性B.太平天国不可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C.太平天国有机糅合了儒家大同思想和基督教教义D.受时代的局限,太平天国未提出科学的革命理论解析:本题考察太平天国运动。
根据材料信息分析,体现了儒家伦理纲常思想,因此没有体现出比清政府的进步。
太平天国运动中的土地纲领得到无地、少地农民的支持;材料中没有体现基督教教义的思想。
“正名”是儒家思想,太平天国用来维护封建的等级秩序。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与清朝统治者相比洪秀全并未显现其进步性。
干扰项是C,太平天国未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理论主要是阶级局限。
22.(2011年1月苏北四市期末5题)在耶稣之下,太平天国的首义诸王一夜之间都成了上帝的众子,并按照各自的行序分别对应天象:洪秀全为日,杨秀清为风,萧朝贵为雨,冯云山为云,韦昌辉为雷,石达开为电。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这实质上反映了太平天国()A.宣扬人人生而平等思想B.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C.借助神权重建等级秩序D.增强核心领导层凝聚力25.(2011年4月河南省统测29题)《上海法租界史》中记载:“是年(1865年)上海租界人口从1863—1864年的33万剧减至137000余人,实际数字可能更低。
……整个住宅区都变得空荡荡了;隔一个晚上,地皮就不值钱了;从1864年到1865年,房租降低了百分之五十。
”出现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最有可能是()A.洋务运动的兴起B.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1.(2009·江苏单科·5)“如果基督教国家参与镇压这场运动将是很悲哀的,因为起义者们抱着一种争取进步的激情和作全面改革的意向,……目前显得较可取的惟一政策,……避免与内战双方发生任何政府层面的瓜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