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2-4.3闽南方言与海上丝绸之路

02-4.3闽南方言与海上丝绸之路


三、 闽南方言的“进”与“出” • 唐宋以来,闽南经济(主要是泉州)发展日益鼎盛,海外贸易
频繁,域外文化输入闽南,闽南文化也流向海外,这种文化交 流和影响必然要在语言上体现出来。闽南方言中的外来词和域 外语言中的闽南外借词就是文化交流和相互影响的体现。
1. 闽南方言的外来词
• 闽南方言的外来词从来源看有三个途径: 一是与西域文化的交流; 二是与东南亚文化的交流;
第四章 闽南方言与海丝文化
第三节 闽南方言与海上丝绸之路
一、闽南方言的形成 闽南方言形成的年代,学者们的看法不一。
李如龙、 周长缉、林华东、王建设等学者都对 闽南方言的形成做过深入的研究。
• 闽南方言之源在秦汉军民带来的上古汉语。但在闽南历史上还有多次
汉人入闽的浪潮。他们带来了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汉语方言,这些方言 不断地丰富着闽南方言,成为闽南方言发展的源流。
超国界: 闽南方言随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流播到境外,包括 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越南、柬埔寨、老挝、泰国 、缅甸、印度、锡兰等。在东南亚华人社区中,闽南方言是使用 人口最多的汉语方言。 东南亚的闽南人家庭用语大多是闽南语。 他们把闽南话称作“福建话”。
有人做过统计,目前全世界说闽南语的达到一亿人之多。 令人 自豪的是,闽南方言还被录制在美国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号 宇宙飞船的镀金唱片上,到广袤无垠的星河中寻觅知音。如今, 闽南方言已经成为世界60种主要语言的代表之一。
2.闽南方言的外借词
• 文化交流包含着双向性,域外文化对闽南的影响在闽南方言中 留下了痕迹;闽南文化和方言也同样对其他国家有过较大的影响。 这就是说,语言和文化的交流和接触总是相互渗透相互受惠的。
• 闽南方言对欧洲影响最大的要数“茶”[te24]了。6世纪下半叶, 茶叶开始传入欧洲,“茶”这个词也被借入西方语言。现代英语, 法语和德语的“茶”的说法,可以说都源于闽南方言“茶”的读 音。
konɡko(讲古,即聊天)
tauké(头家,即老板) sinsé(先生,即中医)
sinɡkék(新客)
kuntau(拳头)
可以说,闽南方言随着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世界各地,而今 ,在新时代的海丝之路上,闽南方言将继续发挥交流和沟通的作 用,进一步促进闽南乃至中国跟世界各国的沟通和交往。
超省界:在省外,广东、浙江、海南等省份都有闽南语区, 如广东潮州、汕头、雷州半岛,浙南的苍南、平阳、玉环、洞 头,海南的部分地区,江苏宜兴、江西上饶、广西平南以及四 川等地,人口不多,但差异较大。
• 在大陆之外闽南话传播最广最深的是台湾。台湾岛上,除了少 数地区,都通行着近于漳州音和泉州音的闽南话。多数人的口音 近于厦门腔,使用人口和闽南本土相当。
• 菲律宾他加禄语中可以找到许多闽南方言借词。例如:
hatsing(打喷嚏)
diko(二哥)
bihun(米粉,即粉干) kuoa(姑爷)
ukoy(乌糕)
caipo(菜脯,即萝卜干)
• 在印尼——马来亚语系中,闽南方言借词也不少。例如:
misoa(面线,即线面) tanɡué(冬瓜糖)tah Nhomakorabea(豆腐)
• 每一批入闽汉人在语言上都给闽语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 闽南方言的分布与传播 闽南方言作为一个语言学名词来说,它不仅指闽南地区方言,
而是一个超地区、超省界、甚至超国界的汉语方言,这在汉语方 言中是十分突出的。
超地区:在省内,除闽南地区外,其他各区都有 闽南话的分布。较为集中的是闽东沿海的霞浦、福 鼎、宁德一带数十万人。
三是与英美西方文化的交流。 这三种文化交流为闽南文化输入许多新概念、新事物,同时也带来一批外
来词。
• 闽南方言的外来词如果从内容看,主要体现在饮食文化、宗教文 化、商业文化和体育文化等方面。 雪文[sap5bun24] (肥皂) 语源:sabon 五骹忌[Ǿɔ22k´a44ki41] (街廊) 语源:ɡokhaki 加步(棉)[ka44pɔ41bĩ24](木棉) 语 源 :kapok 甘仔得[kam44a0tit5] (西红柿)语源kamati 烛龟蜡[tsiak5ku441aʔ24](巧克力)语源chocolate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