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年级闽南方言与文化教案

一年级闽南方言与文化教案

一年级闽南方言与文化教学教案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童谣《多黎咪》二、用闽南话读童谣1、课件出示童谣《多黎咪》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童谣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意思三、示范读,引导学生回去试着边读童谣边比动作。

四、学习会话1、边看书边听录音学对话内容。

2、师讲解对话内容及运用时要注意什么。

3、同桌进行对话练习。

4、指名上台会话表演。

五、室内游戏1、决米糕童谣:《决米糕》:决米糕,决铜锣。

青甭婆,举高椅,慢甜桃。

甜桃甜,慢手呢,手呢白,慢大麦。

大麦秋,去福州。

大麦秧,大汉建设新海沧。

玩法:决米糕是同桌两人用手对拍着玩,左手拍左手,右手拍右手,交叉拍,拍一下念唱一句。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古诗《登鹳雀楼》让学生读一读。

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用闽南话来朗读古诗《登鹳雀楼》。

二、用闽南话读古诗《登鹳雀楼》1、简介作者杜牧及其写作背景。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古诗。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诗意。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古诗。

三、学习俗语1、师解释这条俗语的意思。

2、学生练说这条俗语3、让学生用“见公母”来造句。

四、学习会话1、边看书边听录音学对话内容。

2、师讲解对话内容及运用时要注意什么。

3、同桌进行对话练习。

4、指名上台会话表演。

第三课时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听过闽南话“天公伯仔”吗?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童谣《天公伯仔》。

二、用闽南话读童谣1、课件出示童谣《天公伯仔》。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童谣。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意思。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童谣。

三、室内游戏:炒米香童谣:《炒米香》:一的炒米香,二的炒韭菜,三的冲冲滚,四的炒米粉,五的五将军,六的好子孙,七的分一半,八的紧来看,九的九婶婆,十的撞大锣,打你千打你万,打你一千八百万。

看你欲啾呀没呣啾, 呣啾拍甲互你啾。

玩法:这是一种拍手的游戏,两人先剪刀石头布决输赢(赢的为甲,输的为乙)两人面对面拍手掌,甲一手握住乙的一只手,拍一下念一句童谣,另一手要比出动作,乙的另一手也要跟着比动作,如果乙比出的动作和甲相同,那甲就输了,换乙拍。

如果把整首童谣都念完了,乙都没有和甲的动作一样,乙就喊啾--,乙就输了。

输的人就要让赢的人刮一下鼻子,然后再换乙拍。

(赢的人刮对方鼻子时动作要轻一些,以免刮伤对方。

)第四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吃的蜜是怎么来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唐诗《蜂》。

1、课件出示唐诗《蜂》让学生读一读。

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用闽南话来朗读唐诗《蜂》。

二、用闽南话读唐诗《蜂》1、简介作者李绅及其写作背景。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古诗。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诗意。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古诗。

三、学习俗语1、师解释这条俗语的意思。

2、学生练说这条俗语3、让学生用“歹剃头”来造句。

四、学习会话1、边看书边听录音学对话内容。

2、师讲解对话内容及运用时要注意什么。

3、同桌进行对话练习。

4、指名上台会话表演。

第五课时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见过水鸡吗?师(出示水鸡的图片)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童谣《水鸡跳落深古井》。

二、用闽南话读童谣1、课件出示童谣《水鸡跳落深古井》。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童谣。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意思。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童谣。

三、用闽南话读唐诗《蜂》1、让学生听录音跟读古诗。

2、师逐句引读并解释诗意。

3、指导用闽南话背诵古诗。

四、学习俗语1、师解释这条俗语的意思。

2、学生练说这条俗语3、让学生用“鸭仔听雷”来造句。

四、学习会话1、边看书边听录音学对话内容。

2、师讲解对话内容及运用时要注意什么。

3、同桌进行对话练习。

4、指名上台会话表演。

第六课时一、谈话导入1、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有趣的童谣《鸡,齿》。

二、用闽南话读童谣1、课件出示童谣童谣《鸡,齿》。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童谣。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意思。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童谣。

5、配乐朗诵童谣,边读边做动作。

三、闽南童玩:挑竹签要让学生了解挑竹签的注意事项,掌握游戏中获胜的要领。

学生每人收集一定数量的竹签或冰棒棍儿。

(以10-20根为宜)先由一人用手一把攥在手里,然后将它们撒在桌面上。

散开后抓住其中的一根木棍,以这一根去逐条挑竹签出来,规则是:每次只能动其中一根,并且其他木棍均不能触动,一旦触动则输,轮到下一个人挑。

最后看谁手中的棍子最多则赢。

(教师分配学生四人小组,评选出小组第一名,再分成三个小组以班级为单位决出“班级竹签王”,学生也可以自由挑选对手组队,也可以到操场上进行挑竹签趣味竞赛。

)第七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学习诗人杜牧的另一首古诗《登飞来峰》。

1、你们还记得之前学过杜牧的《登鹳雀楼》用闽南语怎么读,齐读《登鹳雀楼》。

2、课件出示古诗《登飞来峰》让学生读一读。

3、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用闽南话来朗读古诗《登飞来峰》。

二、用闽南话读古诗《登飞来峰》。

1、简介作者李绅及其写作背景。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古诗。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诗意。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古诗。

三、学习俗语1、师解释这条俗语的意思。

2、学生练说这条俗语。

3、让学生用“大牛惜力”来造句。

四、学习会话1、边看书边听录音学对话内容。

2、师讲解对话内容及运用时要注意什么。

3、同桌进行对话练习。

4、指名上台会话表演。

第八课时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这是什么呢?(课件出示)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有趣的童谣《阮阿舅》。

二、用闽南话读童谣1、课件出示童谣童谣《阮阿舅》。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童谣。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意思。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童谣。

5、配乐朗诵童谣,边读边做动作。

三、复习闽南童玩:挑竹签教师分配学生四人小组,评选出小组第一名,再分成三个小组以班级为单位决出“班级竹签王”,学生也可以自由挑选对手组队,也可以到操场上进行挑竹签趣味竞赛。

第九课时一、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唐诗《凉州词》让学生读一读。

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用闽南话来朗读唐诗《凉州词》。

二、用闽南话读唐诗《凉州词》1、简介作者李商隐及其写作背景。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古诗。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诗意。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古诗。

三、学习俗语1、师解释这条俗语的意思。

2、学生练说这条俗语3、让学生用这句俗语来造句。

四、学习会话1、边看书边听录音学对话内容。

2、师讲解对话内容及运用时要注意什么。

3、同桌进行对话练习。

4、指名上台会话表演。

5、布置学生用闽南话背诵二十四个节气。

第十课时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大家知道吗?今天我们提出要建立和谐社会。

谁能回答,什么叫“和谐社会“?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童谣《囝仔满月》。

二、用闽南话读童谣1、课件出示童谣《囝仔满月》。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童谣。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意思。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童谣。

5、配乐朗诵童谣,边读边做动作。

6、选择童谣中的一些词语来造句。

三、复习室内游戏:炒米香童谣:《炒米香》:一的炒米香,二的炒韭菜,三的冲冲滚,四的炒米粉,五的五将军,六的好子孙,七的分一半,八的紧来看,九的九婶婆,十的撞大锣,打你千打你万,打你一千八百万。

看你欲啾呀没呣啾, 呣啾拍甲互你啾。

第十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课件出示《清明》《爬龙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让学生读完后说说都跟什么节日有关?2、今天,我们一起学一首描写春节的古诗《元日》。

二、用闽南话读古诗《元日》1、简介作者王安石及其写作背景。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古诗。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诗意。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古诗。

三、学习俗语1、师解释这条俗语的意思。

2、学生练说这条俗语3、让学生用这句俗语来造句。

四、学习会话1、边看书边听录音学对话内容。

2、师讲解对话内容及运用时要注意什么。

3、同桌进行对话练习。

4、指名上台会话表演。

第十二课时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这是什么呢?(课件出示)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有趣的童谣《囝仔囝仔埗通吼》。

二、用闽南话读童谣1、课件出示童谣《囝仔囝仔埗通吼》。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童谣。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意思。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童谣。

5、配乐朗诵童谣,边读边做动作。

第十三课时一、谈话导入1、今天,我们再一起学王安石的一首古诗《泊船瓜洲》。

二、用闽南话读古诗《泊船瓜洲》1、简介王安石的写作背景。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古诗。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诗意。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古诗。

三、学习俗语1、师解释这条俗语的意思。

2、学生练说这条俗语3、让学生用这句俗语来造句。

四、学习会话1、边看书边听录音学对话内容。

2、师讲解对话内容及运用时要注意什么。

3、同桌进行对话练习。

第十四课时一、谈话导入1、小朋友,你喜欢旅游吗?都去过哪些地方?2、课件出示西湖新旧十景让学生欣赏。

师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北宋诗人苏轼的《菊花》。

二、用闽南话读古诗《菊花》1、简介苏轼的写作背景。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古诗。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诗意。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古诗。

三、学习俗语1、师解释这条俗语的意思。

2、学生练说这条俗语。

3、让学生用这句俗语来造句。

四、学习会话1、边看书边听录音学对话内容。

2、师讲解对话内容及运用时要注意什么。

3、同桌进行对话练习。

第十五课时一、导入新课1、谁的家中还有兄弟姐妹的?你们平时是怎么相处的?2、今天我们要学习童谣《一只蜢仔》说的就是兄弟之间的骨肉情深。

二、用闽南话读童谣《一支竹仔水里浮》1、课件出示童谣《一只蜢仔》。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童谣。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意思。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童谣。

三、拓展延伸1、思考:为什么“阿嫂无钱哭晓幸”、2、结合班级实际情况,说说同学之间发生矛盾时,我们应该怎么解决呢?要学习“哥哥”的什么精神?3、师小结:我们应该向“哥哥”学习,与人和睦相处,无私地为家人奉献,同时也要改掉自己娇生惯养的坏习惯。

第十六课时一、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庐山的画面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苏轼的一首古诗《望庐山瀑布》。

二、用闽南话读古诗《望庐山瀑布》1、简介苏轼的写作背景。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古诗。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诗意。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古诗。

三、学习俗语1、师解释这条俗语的意思。

2、学生练说这条俗语。

3、让学生用这句俗语来造句。

四、学习会话1、边看书边听录音学对话内容。

2、师讲解对话内容及运用时要注意什么。

3、同桌进行对话练习。

第十七课时一、导入新课1、课前布置学生调查一下自己和父母的生相,课上交流。

2、课件出示十二生肖的图片。

二、用闽南话读童谣《月亮月光光》1、课件出示童谣《月亮月光光》。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童谣。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意思。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童谣。

三、复习闽南童玩:决米糕童谣:《决米糕》:决米糕,决铜锣。

青甭婆,举高椅,慢甜桃。

甜桃甜,慢手呢,手呢白,慢大麦。

大麦秋,去福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