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启用时间:教者:苏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计划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六个单元①“中国娃”、②“绿色的祖国”、③“京腔京韵”、④“碧野金山”、⑤“欢腾的边寨”、⑥“荡漾的深情”。

演唱歌曲有17首(中国歌曲16首,外国歌曲1首);听赏内容有29首(器乐作品16首中国12首, 外国4首;声乐作品13首均为中国作品)。

教学目标:1、巩固所学的识谱知识。

2、认识学习升记号#、降记号、还原记号,三连音。

3、认识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指挥图式。

4、认识学习装饰音(波音、下滑音、前倚音)。

5、巩固运用力度记号,结合学习内容进行练习。

6、结合歌(乐)曲,进行已学过的音乐知识的活动设计与练习。

7、为24、34拍划分小节线,并进行节奏与短句的创编与练习。

8、学会课本上的八个主题十六首歌曲,通过歌曲的演唱,使学生更加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学习、爱科学、爱大自然、爱生活。

9、认真完成课后的综合训练,通过练习逐渐提高学生的听辨、视唱、填写、创作旋律的能力,并学习为歌曲创编多种形式的伴奏。

10、上好欣赏课,通过欣赏,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以音乐的艺术形象有力地感染和鼓舞学生。

在上好欣赏课的同时,认真介绍几种西洋乐器,了解它们的音色特点。

教学重点:1、学会课本上的八个主题十六首歌曲,通过歌曲的演唱,使学生更加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学习、爱科学、爱大自然、爱生活。

2、学会如下读谱知识:重音记号、38拍号、演唱形式(独唱、合唱与二重唱)、波音与上滑音、降记号。

教学难点:学会如下读谱知识:重音记号、38拍号、演唱形式(独唱、合唱与二重唱)、波音与上滑音、降记号。

教学措施:1、认真备课,认真学习音乐教学大纲,全面了解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2、认真上课,课堂是老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阵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课堂教学力求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教学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听起来津津有味,学而不厌。

3、积极参加组里的教研活动,多听同行老师的课,吸取他们的长处,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和教学能力。

4、积极大胆地使用现代化的电教设备,加大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5、密切联系学生,经常征求学生对老师的意见,不断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效果,争取大面积的丰收。

教学课时数:32课时教学进度计划第一单元中国娃课时第二单元绿色的祖国课时第三单元京腔京韵课时第四单元碧野金山-6课时第五单元欢腾的边寨课时第六单元荡漾的深情课时复习3课时、考查4课时第一单元第一单元中国娃第一课《草原小姐妹》第一课时3月6日第2周星期二总第1课时教学内容:1、唱:《草原赞歌》2、听:《草原小姐妹》3、动:用打击乐器教学目的:1、聆听琵琶协奏曲,能展开想象,受到感动。

感受琵琶与管弦乐队对话的魅力。

2、能用朴素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草原赞歌》,体验歌曲自豪的情感。

能正确地演唱附点节奏带来的活力与动力。

3、通过打击乐器合奏《草原赞歌》,增强合奏能力及与他人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在听、唱、奏、等音乐活动中,体验蒙古族民歌的风格,感受小英雄对家乡、对幸福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附点节奏后十六音符。

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1、师生问好2、组织教学3、发声练习二、基本部分1.导入①以音乐《草原赞歌》,让学生感受这是什么音乐?出示图片(蒙古族的服饰)判断出他们属于哪个民族?②用打击乐器,模拟马蹄声,学生用动作表现骑马。

③师生互动,重温英雄故事。

《草原英雄小姐妹》2.欣赏歌曲《草原小姐妹》①介绍主奏乐器——琵琶②简单介绍龙梅、玉龙小姐妹在狂风暴雪中奋勇保护羊群的英雄事迹。

③介绍“协奏曲”板书:协奏曲是指某件独奏乐器和管弦乐队协同演奏的乐器形式。

一般乐曲结构较大,独奏与乐队并重。

a、初听乐曲《草原小姐妹》感受说说乐曲所表现的音乐形象。

b 、说说乐曲的主题旋律和歌曲草原赞歌有何联系。

c 、让学生说出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d 、跟琴唱一唱主题旋律再听乐曲说说音乐是如何表现的?(从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的变化来体会)板书:填空完成:主题一(草原放牧)主题二(与暴风雪搏斗)4.学唱歌曲《草原赞歌》①视谱(板书:出示歌谱)(第一乐句) 1=F6 6 2 2 2 ︱3 6 2 2︱1. 2 3 6 ︱2 .3 2 0 ‖唱一唱并找出与之节奏相同的乐句练一练、唱一唱:(第三乐句) 1=F2 2 2 2 2 ︱3 6 2 2 ︱1. 2 3 6 ︱2.3 20 ‖跟随录音哼唱歌谱。

②分析歌谱:歌曲中有几个不同的音?最低的音是哪个?最高的音是哪个?全曲可分为几句?有没有相同乐句?③熟悉歌词④歌曲处理(节拍的强弱、情绪)⑤完整演唱⑥加入打击乐器伴奏先让学生出主意,尝试比较,探索伴奏效果。

5.作业布置:学唱《草原赞歌》的歌谱。

三、结束部分1.小结2.下课第二课时3月1日第4周星期二总第2课时教学内容:1、欣赏、表演《嘎子嘎》2、唱《中国娃》3、了解装饰音的作用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和表演《嘎子嘎》体验“小英雄”机智勇敢、“敢于胜利“的精神,感受活泼诙谐的音乐风格和特点。

2、用充满自豪感的歌声演唱童谣风格的《中国娃》。

3、认识“装饰音”,了解“装饰音”符号在歌曲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和表演《嘎子嘎》体验“小英雄”机智勇敢、“敢于胜利“的精神,感受活泼诙谐的音乐风格和特点。

教学难点:认识“装饰音”,了解“装饰音”符号在歌曲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友情问好二、复习歌曲《草原赞歌》三、新授导入: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感动了几代人,中国的少年英雄你还知道哪些?(生:……)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歌曲唱的是谁?1、欣赏《嘎子嘎》(1) 交流《小兵张嘎》的故事,了解张嘎的个性。

(2)听音乐,感受作品的谐略风格。

(3)介绍歌曲创作背景。

(4)跟音乐哼唱歌词,练习说唱部分。

3、表演《嘎子嘎》通过表演《嘎子嘎》,让学生体验“小英雄”的机智勇敢、“敢于胜利“的精神①分组讨论,设计表演②启发学生用简单道具扮演张嘎,随音乐模拟与日本鬼子周旋的情景。

(表演时提示学生关注音乐的段落变化)3、新授歌曲《中国娃》(1)欣赏解晓东的MTV 《中国娃》,感受歌曲的风格与特点。

(2)讨论:装饰音在歌曲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下滑音)﹋(波音)616(装饰音)(3)讲解各装饰音的名称,并要求记熟。

(4)分别演唱以上装饰音, 体验各装饰音的唱法。

(学生了解装饰音的运用更增加了歌曲的地域性风味。

)(5)跟随录音哼唱歌曲。

(反复练唱)(6)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以领唱、齐唱、一领众合等形式演唱。

四、课堂小结:由学生作小结,教师归纳并布置课后的复习。

第三课时3月21日第4周星期三总第3课时教学内容:1、欣赏《来吧,来踢球》《捉迷藏》2、唱《海娃的歌》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感受少年儿童宽广的胸怀以及他们热爱生活、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

2、用欢快活泼的歌声表现小海娃对大海不可割舍的依恋和赞美。

教学难点:唱准大三度音程与小三度音程。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友情问好二、复习歌曲《中国娃》三、新授1、欣赏《来吧来踢球》①导入: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谈话开始导入欣赏,边欣赏,边在过门处即兴加入声势。

②再次欣赏并随音乐节拍模拟玩足球的姿势、动作。

2、欣赏《捉迷藏》①听:丁善德钢琴组曲《快乐的节日》片段:《郊外去》《扑蝴蝶》《跳绳》《捉迷藏》,并给出相应的图片。

②想:启发学生根据音乐形象选择标题。

③再现童年:配合音乐表演。

感受钢琴音色,感受玩游戏时的快乐情景。

3、新授歌曲《海娃的歌》①听教师范唱感受歌曲表达的海娃对大海不可割舍的依恋和赞美。

②分析歌曲给歌曲分句,在谱中标上分句记号。

③歌曲结构不规整,节奏多变,采用分句教唱法学唱。

④采用多种形式唱熟歌曲,表达出海娃对大海的不可割舍的情感。

⑤“赶海”小游戏将歌曲中分句节奏写在“海螺”“海星”“贝壳”等图片后,藏在教室里,让学生在《海娃的歌》音乐声中寻找。

音乐停,大家分享赶海的“收获”;练读卡片上的节奏。

⑥“听海”活动将两句衬词的乐句比喻成“海浪的声音”、“海风的声音”,让学生听辨并模唱,唱准大三度音程与小三度音程。

四、课堂小结(师生进行第一单元小结)第二单元第一课时3月27日第5周星期二总第4课时教学内容:1、唱:《春游》2、听:《春野》3、拓展:班得瑞乐队与轻音乐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春野》和歌唱《春游》,感受春天的美好景象,体验不同音乐体裁所描绘的春景,感受中外不同的音乐表现手法和风格特点。

2、能用明朗、愉悦的情绪,纯美的歌声演唱《春游》。

感受歌曲美的意境。

3、通过欣赏班得瑞乐队演奏的作品,了解当代音乐这种音乐体裁的表现方式,拓展音乐文化视野。

教学重点、难点:歌曲结构和旋律的分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春天到了,在这个风和日丽、充满花香的季节里,你最想做什么?(踏青、春游)那今天我们就寻着花香,一起去踏青春游,感受扑面而来的春的气息吧!(二)欣赏《春野》1、在《春野》的背景音乐中,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聆听。

听前设问:听到了什么?仿佛来到了哪里?感觉怎样?2、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精美的画面,简介轻音乐和班得瑞乐队。

3、出示《春野》主旋律,分别用“啦、哒、噜”等衬词模唱主旋律。

在每一乐句尾,教师指挥部分学生模仿鸟叫“喳喳喳喳”,进行简单的二声部发声练习。

(三)、欣赏想象——春游图1、导入: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都用自己的智慧抒发了对“春”的赞美,诗歌、散文中到处都留有春的足迹。

有很多音乐家都喜欢把诗词谱写成曲,让诗意更充分地表达出来。

下面就让我们来听一首充满诗意的歌。

播放歌曲《春游》,请学生闭眼欣赏。

提问: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感受到春天的什么气息?2、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七言律诗《春游》,有表情地齐读。

3、师:什么是“游春人在画中行,万花飞舞春人下”?为什么会“万花飞舞春人下呢?”是一幅怎样的画面?4、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动手操作组合一幅“春游图”,并对自己的组合加以说明。

5、欣赏“春游图”(展示课件,表现诗词内容),在歌曲音乐的背景下,齐读歌词。

(四)、学习歌曲1、完整地欣赏歌曲,说说歌曲中哪两句完全一样?哪两句比较像?哪一句完全不同?2、根据学生回答,分别用不同色块表现歌曲中的相同与不同的旋律。

(点击课件)3、试唱曲谱。

4、对于第三句中的“5 #4 5.”, 要先听琴声再模唱, 教师可以用手势提示, 并提醒学生要轻声唱。

5、跟琴学唱歌曲。

6、完整、熟练地演唱歌曲。

7、通过对比演唱,根据学生的回答,为歌曲加入力度记号,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五)、拓展1、教师介绍“学堂乐歌”的历史背景和歌曲作者李叔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