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案

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案

《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案
华蓥中学体育组周钊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方针,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寓德育于体育与健康教学之中为指导思想,激励学生主动探索,激发学生内在动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兴趣,在兴趣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掌握动作,在掌握动作中提高运动能力和发展身体素质。

结合年级的特点,让学生进行自主性练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发展技能的同时,并在欢快的气氛中娱乐身心、增强体质,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发展个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逐步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二、教材内容:
1、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
2、游戏传球接力
三、教材分析:
本课主教材是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它是篮球运动中最主要的基本技术,是初中篮球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是更好地学习其它技战术的基础,传接球技术好坏直接影响到集体力量的发挥和战术配合的质量,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习和掌握这一技术。

本课是一堂新授课,因此,本课着重解决学生传接、控制、支配球的能力。

四、学情分析:
本次课所授班级为初中某班学生,有40人,体育基础水平很不平衡,但初中生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以及班级的学习氛围浓厚。

同时,篮球双手胸前传球技术这一内容在小学的《体育与健康》中就已经介绍学习,并在之前的学习中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和掌握。

所以,本课练习以进一步学习理解和巩固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为主要目的,创设乐学情境,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培养
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独立性。

五、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锻炼的能力,培养学生积
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2、运动技能目标:通过各种练习手段,使学生进一步学习理解和巩固篮球双手胸前
传接球技术;通过游戏,发展学生的爆发力、速度等身体素质。

3、身体健康目标:学生通过本课认真的学练和在课中承受适宜的运动负荷,达到促
进学生身体健康目标。

4、心理健康目标:通过自主学习、游戏,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勇敢、
机智、自信的优良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

5、社会适应目标:使学生正确认识体育活动中的竞争和合作关系,培养具有和谐的
人际关系和良好的合作精神。

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技术的规范性
难点:传接球时机与整体配合意识
七、教学策略: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主要采用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反复练习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灵活多变手段,做到身心结合,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八、场地器材:
篮球场一块、篮球20个。

九、预计“运动负荷”:
平均心率为115—130次/分,最高心率约为170次/分,运动密度约40%—50%,运动负荷中。

教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