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鉴赏诗歌语言(炼字)

鉴赏诗歌语言(炼字)


• 【答案】“铿然”形容声音响亮而有力,这 一词语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 出的声音,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 明对比;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可 使读者体味到诗人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 情怀。
• 早发白帝城(李白)
•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好叫月朗风清夜 专为词人作雨声
鉴赏诗歌语言 之一 炼字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 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住。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解题指津
• 分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所深 藏的感情,或品味其形象深刻的表达效果。 推究炼字的妙用,不可孤立谈论所分析之 字,要将其放在诗句中,结合全诗的内容 或语句的表意来分析。解释该字的意义, 关键是点出该字在开拓意境、创设氛围或 者表达情感方面的效果。
• 【知识整合】
• 诗歌是社会生活的主观化表现,少不了 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 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 历其境。这些任务,相当一部分是由形容 词来承担的。
• 我国古典诗词中炼形容词,有两种情 况特别值得注意:一种是形容词的重叠运 用;一种是形容词的活用,特别是活用作 动词。
炼色彩词
• 分析下面这首诗中的色彩词所产生的艺术 效果。 • 绝句二首(其二)(杜 甫) •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 【答案】“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这是一幅镶嵌在 镜框里的风景画,濡饱墨于纸面,施浓彩于图中,有令人 目迷神夺的魅力。你看,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 鸟,掠翅江面,好一派怡人的风光!满山青翠欲滴,遍布 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像燃烧着的一团旺火,多么 绮丽,多么灿烂!以江碧衬鸟翎的白,碧白相映生辉;以 山青衬花的红,青红互为竞丽。一个“逾”字,将水鸟借 江水的碧色衬底而愈显其翎毛之白,写得深中画理;而一 个“欲”字,则在拟人化中赋花朵以动态,摇曳多姿。两 句诗状江、山、花、鸟四景,并分别赋碧绿、青葱、火红、 洁白四色,景象清新,赏心悦目。可是,诗人的旨意却不 在此,紧接着笔锋陡转,慨而叹之“今春看又过,何日是 归年。”句中“看又过”三字直点写诗时节。春末夏初景 色不可谓不美,然而可惜岁月荏苒,归期遥遥,非但引不 起诗人游玩的兴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此诗的艺术 特点是以乐景写哀情,唯其极言春光融洽,才能对照出诗 人的归心殷切。它并没有让思归的感伤从景象中直接透露 出来,而是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不同来反衬诗人乡思 之深切,别具韵致。
能够给鉴赏者以广阔的想象空间,如“废池乔木,
犹厌言兵”(姜夔《扬州慢》),一个“厌”字,
将多少“沉痛伤乱”包蕴其中。

动词,尤其是一些“多义”和“活用”的动
词,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炼形容词
• 东坡(苏轼) •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 问题: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 用。
• 山行即事 (王质) •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 • 荷雨洒衣湿,蘋风吹袖清。 •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 • 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
• 问题: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此诗颈联有 两个字用得生动传神,请指出并简要赏析。
• 【答案】这两个字是“喧”和“狎”。 “喧”为“喧闹、喧哗”的意思,借喜鹊 的鸣叫表达对“日出”的喜悦;“狎”是 “亲热、游戏”之意,雨霁天晴,波平如 镜,鸥鸟尽情嬉戏。这两个字写出了动物 在雨洗日照的山中自由玩乐的情景,写出 了它们的喜悦之情。
• ★解题步骤①理解该字在句中的含义。②结合该 字所在的诗句描述景象。③分析该字烘托的意境 或蕴涵的情感。
• ★古诗词炼字类题目的重点、难点在于分析。要 做好分析,从答题角度上要注意:①词语含义, ②词语所用手法(若有的话),③营造意境,④表 达情感。
• ★从答题规范上要注意:①分析要准确;②分析 要具体,扣住语言,展示分析过程,不可架空分 析,泛泛而谈;③要联系全篇主旨和意境,不可 孤立分析某个字。
• 柏林寺南望(郎士元) • 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 • 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西南四五峰。
• 问题: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 析“画”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 【答案】“峰”本来是景物中的客观存在, 用一“画”字,似乎说“峰”本来并不存 在,却由造物者以云为毫,蘸霖作墨,以 天为纸即兴“画”出,不仅写出“峰”的 美妙如画,而且传达出“观者”的惊奇与 喜悦,使整首诗别有情趣。
• 【知识整合】

动词往往具有凝练、形象、生动传神的特点,
鉴赏古典诗歌就是要反复咀嚼品味,体悟含蓄蕴
藉、深刻隽永的字词。动词具有“以最小的面积,
表达最大的思想”(巴尔扎克语)的特点,同时动
词在勾勒人物形象、传情达意、摹写物态方面有
着独特的功能。诗歌语言“凝练”的特点也表现
在动词的运用层面,同时动词具有极强的概括性,
• 写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李白遇赦东 归途中。李白因永王璘案,被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贬地。 行至白帝城,忽闻赦书,旋即放舟东下江陵,故诗题一作 “下江陵”。此诗抒写了诗人当时喜悦欢畅的心情。
• 问题:第四句中的“轻”字别有一番意蕴, 请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简要赏析。
Hale Waihona Puke • 【答案】诗人遇赦,飞船东下,一个“轻” 字联结虚实——实写船行速度快,虚写乘 舟人的心情轻快——别有一番意蕴。
炼动词
• 春风(王安石) • 一马春风北首燕,却疑身得旧山川。 • 阳浮树外沧江水,尘涨原头野火烟。 • 日借嫩黄初着柳,雨催新绿稍归田。 • 回头不见新夷发,始觉看花是去年。 • 问题:颔联“阳浮树外沧江水”中的“浮” 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赏析。
• 【答案】春风吹拂,江面水波荡漾;阳光 普照,江水波光粼粼。远眺水天相接处, 阳光随着波涛的涌动仿佛在漂浮、游弋、 升腾。“浮”写出了春风、江水、阳光的 融合,赋予静态的景象以动态的美感。
• 春游湖(徐府) •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 问题:“夹岸桃花蘸水开”一句中最传神 的字是哪一个?请简要分析。
• 【答案】“蘸”字,运用拟人手法,一方面 生动形象地写出桃花开得繁密,把树枝压 弯了后贴着水面的情景,另一方面也表明 下过春雨,桃花是湿的,形象地表现了 “桃花带雨”的动人情形,表达了作者喜 悦的心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