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程与函数的零点说课稿
函数y= (a>0)的图象 ax2 +bx+c
x1 0
x2 x
0 x1
x
0
x
函数的图象 与 x 轴的交 点
(x1,0) , (x2,0)
(x1,0)
无交点
教材分析
教法分析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4.讨论探究,揭示定理
3.晓以应用、理解概念
5.学以致用、小试牛刀
6.讨论探究、拓展提升 7. 小结归纳、提升认识
方程实例求解
课 题 引 入
求下列方程的根. (1) 3 x 2 0 ; (2) x 5x 6 0 ;
2
(3) ln x 2 x 6 0 .
教材分析
教法分析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4.讨论探究,揭示定理
3.晓以应用、理解概念
5.学以致用、小试牛刀
6.讨论探究、拓展提升 7. 小结归纳、提升认识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将上面特殊的一元二次方程推广到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及相应的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关系,上述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判别式△ =b2-4ac
△>0 两个不相等 的实数根x1 、 x2
y
△=0 有两个相等的 实数根x1 = x2
y
△<0 无实数根
y
方程ax2 +bx+c=0 (a>0)的根
例题精析: 例1.求函数 f(x)=lnx+2x-6 的零点个数. 解题方法总结: 法① 法②
教材分析
教法分析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 自主学习 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与学习能力,从长远发展角度来教 育学生 2. 采用“问题—启发—探究—讨论”教学模式 精心设臵一个个问题链,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 表现和成功的机会. 3. 恰当使用信息技术 恰当地使用多媒体和计算机软件,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 问题,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 4.逐层铺垫,降低难度 由特殊到一般,形成正确认知观与探索方法。
y oa
b
x
教材分析
教法分析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问题6:请问若函数满足函数零点存在性的判定方法的两个 条件,那么函数对应的图象有多少种类型?请全部画出来. y
y
y
0 a y
b x
0a y
b
x
0a
b
x
0 a
b
x
0 a
b
x
问题7:若函数满足函数零点存在性的判定方法的两个条件, 则函数在区间(a,b)上究竟存在几个零点?
x2-2x+3=0 y= 来自2-2x+3y
y= x2-2x-3 .
y
2 1
-1 -2
.y
x
2
.
x
-1
. -1 0
-3
1 2
.3
.
3 2 1
. . -1 0 1. 2
1
. . .
1 2
5 4
.
x
-4
. x1=x2=1
0
3
x1=-1,x2=3
无实数根 无交点
(-1,0)、(3,0)
(1,0)
教材分析
教法分析
(1) f(x)=x2-5x+6
(1)令f(x)=0; (2)解方程f(x)=0; (3)写出零点
(2) f(x)=lgx
教材分析
教法分析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4.讨论探究,揭示定理
3.晓以应用、理解概念
5.学以致用、小试牛刀
6.讨论探究、拓展提升 7. 小结归纳、提升认识
2.温故知新、形成概念
2.温故知新、形成概念
1.开门见山、激发动机
8.反馈练习、巩固提高
教材分析
教法分析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方程解法史话
在人类用智慧架设的无 数座从未知通向已知的金桥 中,方程的求解是其中璀璨 的一座,虽然今天我们可以 从教科书中了解各式各样方 程的解法,但这一切却经历 了相当漫长的岁月. 我国古代数学家已比较 系统地解决了部分方程的求 解的问题。如约公元50年— 100年编成的《九章算术》, 就给出了求一次方程、二次 方程和三次方程根的具体方 法…
值范围.
教材分析
课件 显示 区
教法分析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3.1.1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一、函数的零点 学生板演区: 1.定义 2.方程←→交 点←→函数 根横←→坐标←→零点 3.求方程的根的方法: ① ② 4.求函数的零点的方法:①代数法; ②几何法. 二.函数零点存在性的判定方法 函数y=f(x)在区间[a,b]上 ①图象连续 ②f(a)•f(b)<0 则函数y=f(x)在区间(a,b)内有零点, 即存在c ∈(a,b),使得f(c)=0. 注:唯一根条件(单调)
2.“问题—启发—探究—讨论” 式教学模式 3.多媒体教学
主 体 学 生
教材分析
教法分析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索
学会
会学
乐学
教材分析
教法分析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4.讨论探究,揭示定理
3.晓以应用、理解概念
5.学以致用、小试牛刀
6.讨论探究、拓展提升 7. 小结归纳、提升认识
教材分析
教法分析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4.讨论探究,揭示定理
3.晓以应用、理解概念
5.学以致用、小试牛刀
6.讨论探究、拓展提升 7. 小结归纳、提升认识
2.温故知新、形成概念
1.开门见山、激发动机
8.反馈练习、巩固提高
教材分析
教法分析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例题讲解
例1 函数f(x)=lnx( ) A.(1,2) B.(2,3)
3.晓以应用、理解概念
5.学以致用、小试牛刀
6.讨论探究、拓展提升 7. 小结归纳、提升认识
2.温故知新、形成概念
1.开门见山、激发动机
8.反馈练习、巩固提高
教材分析
教法分析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作业 的证明.
作 业 本
请判断函数f(x)=lnx+2x-6的单调性,并给出相应
已知f(x)=2(m+1)x2+4mx+2m-1的一个零点是1,求 m的值. 请判断方程lnx=x2-4x+3的零点个数.(要求简单 说明,并画出必要的图象) 若函数f(x)=ax2-x-1仅有一个零点,求实数a的取
函数y=f(x)有零点 函数 零点
教材分析
教法分析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问题3:研究函数的零点有什么作用?
• 求方程根的方法: ①公式法 ②求函数的零点法 • 求函数零点的方法: ①代数法,求相应方程的根,得零点. ②几何法,画函数图象,得零点.
求下列函数的零点(代数法)求函数零点的步骤:
教材分析
教法分析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4.讨论探究,揭示定理
3.晓以应用、理解概念
5.学以致用、小试牛刀
6.讨论探究、拓展提升 7. 小结归纳、提升认识
2.温故知新、形成概念
1.开门见山、激发动机
8.反馈练习、巩固提高
教材分析
教法分析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问题11:请同学们小结一下这节课学了些什么?
③ 在区间(c,d)上______(有/无)零点; f(c).f(d) _____ 0(<或>).
教材分析
教法分析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f(a)· f(b)<0
教材分析
教法分析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函数零点存在性的判定方法: 函数y=f(x)在区间[a,b]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 并且有f(a)•f(b)<0,那么,函数y=f(x)在区间(a,b)内有零点, 即存在c ∈(a,b),使得f(c)=0,这个c也就是方程f(x)=0 的根. 问题5:请问为何要有“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这一条件?
教法分析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认知目标
1.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根的联系.理解求 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根的另一方法. 技能目标 2.理解“函数零点存在” 的,并能对判断方 法加以初步应用 . 1.渗透由特殊到一般、局部到整体的认识规律,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合作交流,探究实践的学
习能力 培养学生认真、耐心、严谨的数学品质,体会 2.提升学生的抽象和概括能力,领会数形结合、 学习,探索发现的乐趣与成功感。 化归等数学思想.
重 点 难 点
教材分析 教 材 地 位 教 学 目 标
教法分析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重点
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根之间的联 系,掌握零点存在 的判定条件
教学难点
重 点 难 点
函数零点的判定定理及其初步应用.
教材分析
教法分析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