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哈家店中桥施工组织设计

哈家店中桥施工组织设计

哈家店中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编制依据及编制范围1.1编制依据⑴新建西平铁路哈家店中桥施工图(图号:西平施桥33、34),新建西平铁路设计图集(图号:西平施桥参01、06、11)。

⑵业主关于西平线线下工程工期安排要求。

⑶铁道部现行施工技术规范、规则、规定以及施工定额。

⑷当地气候环境及现场踏勘资料。

⑸我单位综合管理、施工技术和机械装备水平以及类似工程施工中的经验和工法成果。

1.2编制范围新建西平铁路XPS-3标哈家店中桥DK130+731.7~DK130+813.93全长82.23m。

2工程概述2.1工程概况哈家店中桥起讫里程:DK130+731.7~DK130+813.93,全长82.23m,为单线2孔32m梁桥,全桥位于直线上,线路纵坡为3‰、-5‰,桥台为单线T形桥台,桥墩为单线圆端形实体桥墩,基础除西安台为明挖基础余均为φ125cm钻孔灌注桩基础,钻孔桩为摩擦桩,通长配筋,配筋率为6‰。

2.2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特征2.2.1工程地质特征桥梁工程涉及的地层主要第四系上更新统、中更新统黏质黄土及下更新统粉质粘土、圆砾土,下伏白垩系砂岩夹砾岩:⑴上更新统(Q3):分布于黄土残塬及阶地顶部,中间厚,边缘薄,主要为风积黄土。

黏质黄土(Q3e013):淡黄色、灰黄色,厚15~45m,土质均匀,黏粒为主,结构疏松,具肉眼可见大孔隙结构,垂直节理发育,壁立性强,在坎边能成直立之陡坎,易坍塌,具自重湿陷性,坚硬-硬塑,○Ⅱ级普通土,σ0=150Kpa。

⑵中更新统风积黄土(Q2e013):主要分布于上更新统黏质黄土之下,厚30~120cm,棕黄、棕红色,具大孔隙结构,夹数层古土壤层,黏粒含量较高,富含钙质,砂姜石呈层状或零星分布,坚硬-硬塑,○Ⅲ级硬土,σ。

0=180Kpa⑶第四系下更新统粉质黏土(Q1al1):黄褐色,浅黄色,成分以黏粒为主,土质较均一,含有圆砾及砂质成分,胶结较好,致密,大部分已固化成半泥岩状,硬塑,致密。

○Ⅱ级普通土,σ0=250Kpa。

⑷第四系下更新统冲积粉土(Q1al2):灰黄色,成分以粒状为主,土质大部分较均,夹有姜石层,含有较多圆砾等,黏性差,微有砂感,潮湿,密实。

○Ⅱ级普通土,σ0=200Kpa。

⑸第四系下更新统冲积细砂(Q1al4):灰黄色为主,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云母次之,砂质均一,局部含有锈斑,潮湿,密实。

○Ⅰ级松土,σ。

0=200Kpa⑹第四系下更新统冲积细圆砾土(Q1al6):灰黄色为主,圆砾成分主要为石英岩、砂岩、片麻岩等,磨圆度较好,粒径组成:2~20mm占30%~35%,大于20mm约占30%,潮湿,密实,局部有胶结现象。

○Ⅲ级硬土,σ0=450Kpa。

⑺白垩系下统砂岩夹泥岩(K1SS+Ms):棕红色,棕褐色,青灰色等。

砂岩(K1SS):主要矿物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粉细粒-中细结构,泥-钙质胶结,中厚层状为主,为较软岩;泥岩与砂岩呈互层状,以砂质泥岩为主,泥质胶结,钻探岩性呈柱状,局部岩层具泥灰岩特征,有少量溶蚀孔洞,风化轻微,○Ⅳ级软石,风化层σ0=300Kpa,完整基岩σ0=600Kpa。

2.2.2地质构造工点位于哈家店冲沟口外,表层有人工填土覆盖,下覆黄土、砾岩和砂岩,分层比较明显。

2.2.3水文地质梁部及墩、台身按碳化环境T2设计,基础按照碳化环境T1设计。

混凝土施工时按照相关规范、规定执行。

2.3地震动参数及气象资料2.3.1地震动参数本段地震峰值加速度为0.05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六度)。

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

2.3.2气象资料本区属于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区,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年平均气温9.2℃,最高平均气温24.6℃;最冷月平均气温-3.9℃。

降水主要集中在7、8两个月,年平均降水566.3mm,冻结期自12月上旬起至翌年3月中旬,最大冻结深度1.00m。

2.4施工环境2.4.1交通条件桥址距既有X304县道不远,施工前需对引入便道并贯穿全桥,新修便道约100m,交通条件较好。

2.4.2电力桥址附近电力资源较丰富,引入较方便。

2.4.3通讯桥址施工区段移动通讯信号良好,手机信号强。

2.4.4水源当地地下水埋深约15m,施工中采用打井取水。

2.4.5主材分布情况根据实际调查,附近无合格地材分布,需到陕西泾阳、甘肃泾川购买。

2.5工程重、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2.5.1工程重、难点分析⑴砾岩层钻孔桩施工。

钻孔通过砾岩层时,容易造成孔位偏差或坍孔;⑵哈家店中桥西安台明挖基坑施工。

哈家店中桥西安台明挖深度较大,施工安全难度较大。

2.5.2应对措施⑴针对大桥地质情况,制订相应的施工工艺,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⑵钻孔通过砾岩层时,采用合适的泥浆比重和合适的钻进速度,或采用小冲程,慢速钻进,必要时投入新鲜泥块,增加比重。

⑶哈家店中桥西安台明挖基础施工开挖时,上部按照设计坡度进行开挖,必要时坡面进行临时防护。

下部尽量按照按照设计尺寸开挖,确保施工安全。

3.施工总体方案3.1哈家店中桥施工管理目标3.1.1质量目标按铁道部现行工程质量验收标准执行。

(1)按照验收标准要求,各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合格率达到100%;(2)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3)正式验收速度满足设计速度目标值;(4)在合理使用和正常维护条件下,中桥的施工质量,满足设计使用寿命期内正常运营要求。

3.1.2工期目标中桥不是本项目工期控制工程,工期目标以尽早完工为目标。

3.1.3安全目标⑴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

⑵杜绝较大及以上责任事故,责任人身负伤人数控制在每年10‰以下,责任人身重伤及以上人数控制在每年0.8‰以下。

⑶创建安全文明标准工地。

3.1.4环境保护、文明施工目标严格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和地方政府有关规定,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有关部委批复的环保、水保方案实施,落实“三同时”,采取各种工程防护措施,减少工程建设对沿线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将西平铁路建成绿色环保工程。

环境污染控制达标,土地资源节约利用,工程绿化完整美观,节能、节材和水保措施落实到位,努力建成一流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铁路。

3.2施工组织设计及职责划分3.2.1施工组织设置根据本项目部桥梁工程特点,共设置两个桥梁施工队伍,其中特大桥一个,哈家店中桥、老鹰沟中桥与阎子川大桥一个施工队伍。

本桥施工队伍为桥梁施工二队,工区设工区长、技术室、工地试验室、质量安全室。

负责本桥的施工任务。

参加本桥施工所有人员,经培训,持证上岗。

3.2.2岗位职责划分岗位职责划分表见下表3.3施工方案概述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安排一支专业桥梁施工队伍。

桩基采用冲击钻成孔,灌注水下混凝土灌桩;挖井基础采用挖掘机人工配合垂直开挖,并及时施作护壁,确保施工安全;承台、桥台采用大块钢模拼装;墩身及托盘顶帽采用定型钢模,泵送混凝土入模。

墩身整体一次浇注完成。

三座桥的钢筋笼加工共用一处加工场,施工时由平板车运至施工现场。

3.4主要临时工程规划及总体设计3.4.1临时工程布置原则场地布置将遵循因地制宜、满足要求的原则,在满足施工需要的前提下,以合理紧凑、少占地、少改变地形,少改变地表径流,便于复耕和造地为原则,全面贯彻环保和水土保持的法规和政策,适当考虑材料、备用设备所占场地。

除平面布置外,将考虑一定的空间利用,各种设施特别是生活办公设施布置于无崩塌、塌陷可能的地点。

3.4.2主要临时工程设置方案⑴施工便道①施工便道标准从既有乡村便道引入,便道贯通大桥,便于施工时方便使用。

便道标准采用单车道设置,在每个墩台处加宽,以不影响施工。

便道宽度4.5m,两侧设置排水沟,引排至泥浆池或沉淀后通过老鹰沟排出。

②修建说明施工便道从既有村道引入,引至平凉桥台,然后顺桥侧修筑便道,然后穿越高渠6组村头引至X304县道,新修段长度约500m,主要工程为填方。

⑵施工用电本大桥与官牌隧道共用一个变压器。

并备用1台300KW内燃发电机,以满足停电时的施工要求。

⑶泥浆泥浆采用优质膨润土造浆。

制备及循环分离系统由泥浆搅拌机、泥浆池、泥浆分离器和泥浆沉淀处理器等组成。

泥浆循环系统平面布置图。

排浆地沟排浆地沟泥浆循环系统平面布置图 ⑷小型临时工程①临时生活办公设施规划综合考虑靠前指挥和对外连络,在大桥施工附近设施工队队部,生活及办公用房新建彩钢房和简易活动板房。

场地尽量少占农田,少破坏植被。

生活区内修建污水池和垃圾处理场,做好营区周围绿化工作,确保施工工区所在地生态环境不受或少受破坏,详见场地平面布置图。

⑸混凝土拌和站根据高峰期砼用量要求,结合施工过程中砼的供应特点,考虑一定的设备生产能力储备,本段工程共设一座自动计量拌和站,能满足本桥梁混凝土使用。

⑹环境保护及污水处理设施在河道设沉淀池1座;油污处理池1座。

生活垃圾用汽车拉运至指定地点深埋。

油污、粪便必须进行过滤、消解处理,在生活区设过滤池和化粪池各一座,用于油污、粪便处理。

泥浆采用封闭汽车外运,运至指定地点。

3.5施工试验及检测为加强桥梁建设质量检测工作,确保工程质量,提供施工服务,项目部设立专门的试验室组织机构,工区设工地试验室,按以下各方面组织工程试验检测工作。

观测。

承台采用大块组合钢模板,钢管、方木支撑加固体系,混凝土泵送入模。

为减小混凝土内外温差,控制混凝土表面裂纹,厚度大于2m的承台内敷设冷却水管,外用无纺布包裹养护,自动控制系统洒水养护。

挖井基础采用人工开挖为主,挖掘机开挖为辅的施工方法,软石层采用风镐破岩,硬岩采用爆破方法。

出碴采用井口安设塔架,吊斗装碴,卷扬机提升,弃碴应远离井口。

4.1.2基础施工方法、工艺及技术措施4.1.2.1桩基施工钻孔桩施工前,对原地面进行平整,并进行夯实,再进行钻孔施工。

⑴施工准备钻孔场地根据地形、地质、水文资料和桩顶标高等情况结合施工技术的要求,须作准备工作如下:首先确定钻孔桩位:按照各墩设计桩位,布置基线控制网,采取交会法准确放出桩位。

钻孔场地在旱地且施工期间地下水位在原地面以下大于1m者,先平整场地,清除杂物,更换软土,夯填密实。

钻孔场地在陡坡时,先挖成平坡。

使钻机座于坚实的填土上,以免产生不均匀沉陷。

修通旱地位置便道,为施工机具、材料运送提供便利。

在河道里的钻孔桩采用筑岛法施工。

岛顶面通常高出施工水位0.75~1.0m。

筑岛面积按钻孔方法、设备等决定。

⑵泥浆制备在砂类土、碎(卵)石土或黏土夹层中钻孔,采用膨润土泥浆护壁。

在黏性土中钻孔,当塑性指数大于15,浮碴能力满足施工要求时,利用孔内原土造浆护壁。

冲击钻机钻孔,将黏土加工后投入孔中,利用钻头冲击造浆。

为提高泥浆粘度和胶体率,在泥浆中掺入适量的碳酸钠、烧碱等,其掺量经试验决定。

造浆后要试验全部性能指标,钻孔过程中要随时检验泥浆比重和含砂率,并填写泥浆试验记录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