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熵与地球生命环境

熵与地球生命环境


TEmcos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OI
-
K 4
dI
= TEO - "K2TEm
(7)
2 地球系统的能量收支估算
太阳在日地平均距离处单位时间投射到大气上
界垂直单位面积的能量,即太阳对大气上界的垂直
辐照度,称太阳常数 EO . 其值为[2] EO = 1 367 . 4 W / m2
(8)
这样,地球系统单位面积接收到太阳辐射的平
1 地球系统温度变化的周期性
地球上一切能源主要来自太阳辐射 . 由于地球 自转与公转,对地球上某个地区来讲,接收的太阳辐 射是周期性的,以日为周期和以年为周期 . 为了方便 起见,我们 仅 讨 论 日 周 期 的 情 况,并 且 用 简 谐 函 数 (余弦)描 写 地 球 单 位 表 面 接 收 太 阳 周 期 性 辐 射 情
这里 R = 6.38 > l06m 是大气对流层上界的半径.
4 人体热熵变的估算
生命之所以存在,就在于从环境中不断得到负 熵[4],下面我们对人体在一天之内由热能的吸收和 辐射引起的熵变进行估算 . 由于人体是一个开放系 统,与外界有物质交换,这些物质(食物)在人体内 进行复杂的化学反应,这种由物质交换引起的熵变 要另外计算 .
中图分类号:0 414 . 11;X171 . 1;O 111
文献标识码:A
熵增原理指出:一个孤立系统的熵永不减少 . 熵 高意味着混乱和无序;熵低意味着整齐和有序 . 熵的 增加将使系统从有序走向无序 . 但地球上生命的生 存及生物进化过程则是由无序走向有序 . 似乎在热 力学第二定律与进化论之间存在矛盾 . 本世纪 60 年 代,普里高津指出:一个封闭系(与外界有能量交换) 或开放系(与外界既有能量又有物质交换)在热力学 过程中熵变可以小于零,这时系统有负熵流存在 . 地 球上生命需要有负熵流,该负熵流从何而来?原来 地球不是一个恒温系统 . 白天温度高,有净热量(能 量)输入,晚 上 温 度 低,有 热 量( 能 量 )输 出,这 就 是 说,地球在高温下吸热,在低温下放热,由此产生负 熵流,下面我们仔细讨论这个问题 .
SD = 0 . 8079309 W(/ m2·K) SN = - 0 . 8375254 W(/ m2·K) !S = - 0 . 0l479725 W(/ m2·K)
(24) (25) (26)
这样,地球系统总熵变功率为
S总 = !S·4!R2 = - 7.5689 > l0l2 W / K
(27)
TD
=
T0
+
"2 !
T
bm
=
309 . 875 K
根据(7)式,人体夜间平均温度为
(28)
TN
=
T0
-
"2 !
T
bm
=
309 . 425 K
(29)
一个进行中等体力劳动的成年男子一日消耗的
能量约为 l . 254 > l07 J[9],即吸热为
Ol = l . 254 > l07 J
(30)
这是人体从外界中获取的热量 . 人体通过辐射、
(32)
设白天散热是晚上的两倍,即 O2 = - 8.36 > l06
J,O2' = - 4.l8 > l06 J,Ol + O2 = 4.l8 > l06 J. 将
(28)(、29)式代入上式,得
Sb = - l9 . 836 J / K 平均熵变功率为
(33)
!S b
=
Sb #
=
- l9 . 836 24 > 3600
SN
=
0N T EN
=-
0D TEN
(19)
从以上两式可以看出,白天地球系统熵变功率
大于零,晚上则小于零 .
地球系统熵变平均功率为
( ) #S =
SD
+ 2
SN
=
0D 2
1 TED
-
1 TEN
=
0D( TEN - TED)
2
TEN TED
(2O)
从上式可以看出,由于地球系统夜间温度低于白
天温度,TEN - TED < O,导致#S < O,即出现负熵流. 将(14)、 (6)、(7)代入(18)、(19)、(2O)式,我们
均功率 ——— 即太阳对地球系统的平均辐照度为
E
=
EO!R2 4!R2
=
EO 4
=
341 . 9 W / m2
(9)
太阳辐射到达地球系统后,被地球大气、云层
及地球表面反射回太空的能量约占 35%[3 ~ 5(] 不同
文献对反射率的估计有差别). 剩下的除了被 大气、
地表吸收之外,还要用于水的物态转变、光合作用、
驱动大气和洋流等 . 后一部分是在地球系统内部所
进行的能量转换 . 如果将地球系统看作为绝对黑体,
其平均辐出度为OT4EO,O = 5 . 67 > 1O-8W·m-2·K-4
为斯特藩常量 . 根据能量收支平衡,有
E(1 - P)= OT4EO
(1O)
式中 TEO 是地球系统的平均温度 .P = 35% 为地球
= - 0 . 0002295 W / K
(34)
全世界人口 6 > l09,总熵变功率为
!S b总 = - l . 377 > l06 W / K
(35)
严格来讲,应分别以人体活动和休息(睡眠)时
间对热量的吸收和散发引起的熵变进行计算 . 一个 上夜班的工人,他夜间的体温要高于白天体温[l0].
他在夜间活动有净能量收入,在白天休息时有净能
TE0
+
"2 !
TEm
4
-
2
"2 !
TEm
T2E0
-
2 !2
T2Em
(23)
考虑到地 表 大 气 温 度( 对 流 层 下 界 )平 均 日 较
差为 8 ~ 9 C[6],即温度振幅为 4 K . 根据温度振幅 衰减理论[l],地球系统的温度振幅应大于 4 K . 我们
假设其温度振幅 TEm = l0 K . 将(8)、 (ll)式代入以 上 3 个式子,我们得到:
系统的反射率 . 由于地球系统并非绝对黑体,TEO 是
地球系统的亮温[5]. 根据(9)、 (1O)式,可得
TEO = 25O . 2 K
(11)
该值与大气对流层的平均温度差不多[6,7]. 下
面我们据此分别讨论地球系统昼夜能量收支情况 . 任意时刻,地球系统接收太阳总能量为 EO!R2,
面对太阳的地球表面积为 2!R2,则白天地球系统单 位面积吸收太阳辐射平均功率为
量输出 .
5结论
l)作为近 似 估 算,地 球 系 统 为 一 封 闭 系,与 外 界没有实物交换 ! 在一天 24 " 内,能量收支也相等 ! 但由于地球温度变化的周期性,导致地球上负熵流 的出现 ! 白天,太阳供给地球能量,地球同时也向太 空放热,但地球有净能量收入,导致地球温度升高, 并且,地球白天熵流是正的 ! 这说明太阳为地球提供 能量的同时也提供正熵流 ! 晚上,地球向太空放热, 熵流是负的 ! 由于地球白天能量净收入与晚上支出 相等,且白天温度高于晚上温度,总体出现负熵流!
统的平均辐出度为
0N = MEN = - OT4EN 实际上,根据能量守恒,应有
(15)
0D + 0N = O
(16)
即地球系统在白天净吸收的能量由夜间辐射出去.
3 地球系统的熵收支估算
我们将地球系统看成为一个封闭系统,与外界
只有能量(热量)交换,没有物质交换 . 根据系统的 熵变公式[4],有
! AS =
=
2",我们求出地球 !
2
华 南 理 工 大 学 学 报(自 然 科 学 版)
第 29 卷
系统白天平均温度为
! [ ( ) ] TED
=
2 T
T 4 -T4
T EO
+
TEmcos
OI
-
K 4
dI
=
T EO
+
"2 !
T
Em
地球系统夜间平均温度为
(6)
! [ ( ) ] TEN
=
2 T
34T T 4
TEO +
达式应为:
( ) TE
=
TE0 +
TEmcos
!t
-
" 4
(4)
式中 TE0 是地球系统的平均温度 . 这样,地球系统最
高温度为 Tmax = TE0 + TEm,最低温度为 Tmin = TE0
- TEm,两者之差称地球系统温度的日较差,其值为
Tmax - Tmin = 2 TEm
(5)
设地球自转周期为#,则#
收稿日期:2000 - 02 - 18 作者简介:李绍新(1955 - ),男,副教授,主要从事遥感 物理理论研究 .
况[1]:
F = F0cos!t
(1)
这里 F 是通过地表的热流密度,F0 是 t = (0 地 方太阳时中午 12 点)的热流密度,也是热流密度振
幅 . 相应地,地表温度也是周期性的 . 与上式对应的 地表的温度为[1]:
华 南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第 29 卷 第 1 期
Journal of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Vol. 29 No. 1
2001 年 1 月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