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级会计师 会计分录汇总大全

中级会计师 会计分录汇总大全

存货201、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分录:(纳税调增,可抵扣差异,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借:资产减值损失贷:存货跌价准备转回:做相反分录是(纳税调减,可抵扣差异转回,递延所得税资产转回)借:存货跌价准备贷:资产减值损失结转:发出存货结转存货跌价准备的分录:借: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等存货跌价准备贷:库存商品、原材料等三、固定资产301:购进固定资产的分录借:固定资产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302:自营方式建造固定资产的分录:借:在建工程贷:原材料/工程物资等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利息(资本化利息费用或外币专门借款折算差额)银行存款达到预定使用状态时:借:固定资产贷:在建工程预付款时的分配:借:预付账款贷:银行存款303:待摊支出的分配率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待摊支出分配率=累计发生的待摊支出/(建筑工程支出+安装工程支出)*100%建筑工程应分配的待摊支出=建筑工程支出*分配率安装工程应分配的待摊支出=安装工程支出*分配率304: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A、年限平均法年折旧额=(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原值*年折旧率应计折旧额=原值-预计净残值B、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额=账面价值*2/预计使用年限最后两年改为直线法C、年数总和法年折旧额=(原值-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305:固定资产折旧会计分录借:制造费用(生产车间计提折旧)管理费用(企业管理部门、未使用的固定资产折旧)销售费用(企业专设销售部门计提折旧)其他业务成本(企业出租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研发支出(企业研发无形资产时使用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贷:累计折旧306:固定资产处置(必须过渡“固定资产清理“科目)1、固定资产转让入清理:借:固定资产清理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贷:固定资产2、发生的清理费用借:固定资产清理贷:银行存款3、出售收入借:银行存款贷:固定资产清理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4、保险赔偿和残料借:其他应收款、原材料贷:固定资产清理5、清理净损益A、固定资产清理完成后的净损失借:营业外支出(非流动资产毁损报废损失)资产处理损益(出售损失。

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资产组或负债组。

)贷:固定资产清理B、固定资产清理完成后的净收益借:固定资产清理贷:资产处理损益(出售收益)四、无形资产401 涉及融资性质的无形资产借:无形资产(现值)未确认融资费用(倒挤:长期应付款+银行存款-无形资产)贷:长期应付款(以后期间付的总额)银行存款(当前付的数量)【例·计算分析题】(2017 年考题)甲公司 2015 年至 2016 年与 F 专利技术有关的资料如下:资料一:2015 年 1 月 1 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 F 专利技术转让协议。

协议约定,该专利技术的转让价款为 2 000 万元,甲公司于协议签订日支付 400 万元,其余款项自当年起连续 4 年每年年末支付 400 万元。

当日,甲、乙公司办妥相关手续;甲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400 万元,立即将该专利技术用于产品生产,预计使用 10 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直线法按年摊销。

甲公司计算确定的该长期应付款项的实际年利率为 6%;年金现值系数(P/A,6%,4)为3.47。

资料二:2016 年 1 月 1 日,甲公司因经营方向转变,将 F 专利技术转让给丙公司,转让价款 1 500 万元收讫并存入银行。

同日,甲、丙公司办妥相关手续。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略『正确答案』(1)计算甲公司 2015 年 1 月 1 日取得的 F 专利技术的入账价值,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F专利技术的入账价值=400+400×3.47=1788(万元),相关分录如下:借:无形资产 1 788未确认融资费用212贷:长期应付款 1 600银行存款400(2)计算甲公司 2015 年对F 专利技术应摊销的金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甲公司 2015 年应计提的累计摊销=1 788/10=178.8(万元)借:制造费用178.8贷:累计摊销178.8(3)分别计算甲公司 2015 年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摊销额和 2015 年 12 月 31 日长期应付款的摊余成本。

2015 年未确认融资费用分摊的金额=(1 600-212)×6%=83.28(万元)2015 年 12 月 31 日长期应付款的摊余成本=(1600-400)-(212-83.28)=1 071.28(万元)(4)编制甲公司 2016 年 1 月 1 日转让 F 专利技术的相关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1 500累计摊销178.8资产处置损益109.2贷:无形资产 1 788402:房地产企业建商品房时取得土地时借:开发成本-土地使用权贷:银行存款银行存款支付建造成本借:开发成本贷:银行存款达到可使用状态借:开发产品贷:开发成本403.内部研究开发费用的核算A、内部开发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1、企业自行开发无形资产发生的研发支出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不满足资本化条件)—资本化支出(满足资本化条)贷:原材料、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2、期(月)末,应将该科目归集的费用化支出金额转入“管理费用”科目借:管理费用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3、研究开发项目达到预定用途形成无形资产借:无形资产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备注:这两笔分录一般同时做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贷: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累计折旧等借:管理费用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备: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一旦提了减值,不给转回无形资产,固定资产报报废时用的是营业外支出,若是出售用资产处置损益无形资料是用累计摊销科目,固定资产用累计折旧科目资产三兄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出租的收入用其他业务收入科目五、长期股权投资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被合并方相对于最终控制方而言的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份额+最终控制方收购被合并方时形成的商誉501、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1、合并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方式作为合并对价借:长期股权投资(取得的被合并方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份额+ 最终控制方收购被合并方时形成的商誉)贷:负债(承担债务账面价值)资产(投出资产账面价值)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差额或在借方)借:管理费用(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以及其他相关管理费用)贷:银行存款2、合并方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借:长期股权投资(取得的被合并方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份额+ 最终控制方收购被合并方时形成的商誉)贷:股本(发行股票的数量*每股面值)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差额)借:资本公积-股本溢价贷:银行存款502: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合并成本)=支付价款或付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发生或承担的负债的公允价值+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相关公允价值若含税是含税价503: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的会计核算:投资企业确认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净亏损,应当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以及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减记至零为限,投资企业负有承担额外损失义务的除外。

在确认应分担被投资单位发生的亏损时,应当按照以下顺序进行处理:借:投资收益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长期应收款预计负债504.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借:资产减值损失贷:长期股权减值准备505.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1、取得价款借:银行存款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收益2、处置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时,其他综合收益、其他资本公积的处借:其他综合收益(或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或贷记)贷:投资收益(或借记)506 成本法、权益法、金融资产之间核算方法的转换A、金融资产与长期股权投资之间的转化包括以下情形:5%(金融资产)→20%(权益法),20%(权益法)→5%(金融资产);5%(金融资产)→60%(成本法),60%(成本法)→5%(金融资产)。

【总结归纳】各类转换(构成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除外)处理的一般规律:无论增资还是减资,原5%的股权(只要一方涉及金融资产),在个别财务报表中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原股权涉及其他综合收益或资本公积,在个别财务报表中需要转入留存收益或投资收益。

1、金融资产转换为权益法的核算 5%(金融资产)→20%(权益法)]1.1 追加投资时第一种情况:交易性金融资产转换为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原5%的股权公允价值+新增投资对价公允价值]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 [原5%的股权账面价值]投资收益 [原5%的股权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或借记]银行存款等 [新增投资而应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第二种情况:其他权益工具投资转换为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原5%的股权公允价值+新增投资对价公允价值] 贷: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原5%的股权账面价值]--公允价值变动盈余公积、利润分配 [原5%的股权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或借记]银行存款等 [新增投资而应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借:其他综合收益 [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贷: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或相反分录。

2.权益法转换为金融资产的核算[例如:20%(权益法)→5%(金融资产)(1)确认处置投资的损益[例如:出售 15%的股权或出售股权的 75%]借:银行存款贷: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15%/20%;账面价值×75%] 投资损益[或借方](2)处置后的剩余股权改按金融工具核算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剩余5%的股权公允价值]贷:长期股权投资[剩余5%的股权账面价值]投资收益[或借记](3)原采用权益法核算的相关其他综合收益、资本公积应当在终止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全部转入当期损益。

借:其他综合收益[可重分类进损益部分]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贷:投资收益或相反分录。

3.金融资产转换为成本法的核算[例如:5%(金融资产)→60%(成本法)(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企业因追加投资等原因能够对非同一控制下的被投资方实施控制(即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实现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第一种情况:交易性金融资产转换为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核算。

借:长期股权投资 [原5%的股权公允价值+新增投资对价公允价值]贷:交易性金融资产 [原5%的股权账面价值]投资收益 [原5%的股权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或借记]银行存款等 [新增投资而应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第二种情况:其他权益工具投资转换为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核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