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陕西装备制造业能耗效益分析

陕西装备制造业能耗效益分析

陕西装备制造业能耗效益分析——第三次经济普查系列分析之十七2015/9/22 8:57:00 陕西统计局装备制造业是我省重要支柱产业,对我省经济发展、结构调整作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装备制造业也是低耗能产业,对我省节能降耗发挥了重要作用。

研究装备制造业能耗效益对我省经济转型升级、节能降耗以及今后装备制造业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装备制造业逐渐壮大1、工业总产值稳步增长“十二五”以来,我省在稳增长的基础上,坚持实施“稳中有为、提质增效”的发展战略,在发展传统能源化工工业的同时,牢牢把握提质增效原则,不断发挥我省科技优势,我省装备制造业稳步发展。

2013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总产值3759.08亿元,同比增长19.9%,比2011年的2855.07亿元增长31.7%,年均增长14.7%;从占比看,2013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总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19.8%,与2011年基本持平,占规模以上制造业的比重近三成,装备制造业的稳步发展为我省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资产规模逐渐扩大资产规模是企业发展情况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反映产业发展情况重要参考。

“十二五”以来,在国家及我省一系列政策的扶持带动下,我省装备制造业呈现稳步发展态势,行业资产规模逐渐扩大。

2013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资产合计4527.07亿元,同比增长16.7%,比2011年的3489.55增长29.7%,年均增长13.9%。

从各年情况看,2011年到2013年逐年上升,2012年增长11.2%,2013年增速加快,比2012年上升5.5个百分点。

3、主营业务收入呈上升走势2011年以来,在我省装备制造业资产规模逐渐扩大的同时,装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不断上升,行业经营状况向好。

2013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3289.19亿元,同比增长18.3%,比2011年增长21.8%,年均增长10.4%。

分年度看,2012年增速为3%,2013年增长加快,比2012年增速上升15.3个百分点。

4、利润总额小幅增长随着我省装备制造业生产规模的逐渐壮大,虽然部分企业存在亏损情况,但总体上行业盈利空间有所扩大,2011-2013行业利润小幅增长。

2013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利润总额141.62亿元,同比增长1.7%,比2011年的137.6亿元增长2.9%,年均增长1.5%,行业盈利情况呈上升态势。

5、对财政收入贡献趋好在企业规模不断壮大、盈利空间持续扩大的同时,我省装备制造业上缴税金总额有所增加,对财政收入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2013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利税总额233.79亿元,比2011年的223.78亿元增长4.5%,年均增长2.2%。

从各年度数据看,由于2012年亏损额较大,为91.85亿元,行业利税总额受到较大影响,与2011年持平;2013年亏损幅度下降,利税总额明显增加。

总体来看,装备制造业对财政收入贡献趋好。

二、装备制造业能耗较低1、从能源消费总量看,能耗远远低于高耗能行业从能源消费总量看,我省装备制造业能耗较小,占规上工业比重较低,对我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3年全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32.71万吨标准煤,占规模以上制造业的3.5%,占全省规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1.7%,装备制造业是低耗能产业。

与六大高耗能行业相比,装备制造业的优势更加明显。

从综合能源消费总量看,装备制造业比六大高耗能行业低97.8%,仅相当于六大高耗能行业的2.2%;从占规上工业比重看,装备制造业比六大高耗能行业低78个百分点。

与六大高耗能行业能耗比,装备制造业具有明显节能优势。

2、从能源产品消费看,有助于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从主要能源产品消费情况看,全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消耗的能源产品以热力、煤炭和电力为主,煤炭消费量较低,对我省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降低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具有促进作用。

分能源产品品种来看,2013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消费热力329.2万百万千焦、煤炭66.1万吨、电力48.04亿千瓦时、柴油3.69万吨、汽油2.16万吨、煤油1.8万吨、天然气1.67亿立方米、焦炭0.41万吨,分别占规模以上制造业的18.2%、0.8%、9.4%、25.1%、38%、79.9%、10.2%、0.1%,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分别为14.8%、0.3%、5.8%、9.7%、22.9%、77.8%、2.9%和0.1%。

从能源产品消费比重来看,全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消耗的能源产品以油品、热力和电力为主,煤炭消费占比较低。

全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煤炭消费占规模以上制造业的0.8%,占规上工业的0.3%,装备制造业是低煤耗产业,发展装备制造业对减少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占比,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以及节能减排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从单位产值能耗看,能耗处于较低水平从单位产值能耗来看,在规上工业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能耗最高,采矿业最低,制造业居中,比采矿业略高;在制造业中,装备制造业能耗较低,仅占六分之一左右。

从工业内部来看,2013年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单位产值能耗为2.05吨标准煤/万元,采矿业为0.24吨标准煤/万元,制造业为0.29吨标准煤/万元。

而在制造业中,装备制造业能耗属于能耗较低行业,2013年我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单位产值能耗为0.035吨标准煤/万元,比规模以上制造业低0.255吨标准煤/万元,比规模以上工业低0.375吨标准煤/万元,仅相当于规上工业的8.5%。

三、装备制造业效益提升1、利润增速高于规上工业“十二五”以来,我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规模逐渐扩大,行业利润快速增长,高于规上工业利润增速,行业利润总额占全省规上工业利润总额的比重逐年上升。

2011-2013年,全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利润总额年均增长1.5%,比规模以上制造业增速高2.9个百分点。

而全省规上工业利润总额2013年比2011年仅增长1.4%,年均增长0.7%,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利润总额年均增速比规上工业高0.8个百分点,是规上工业中投入产出率较高的产业。

从利润占比看,2013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利润总额占整个规上工业利润总额的比重为7.2%,比2011年提高0.1个百分点。

2、占工业能源消费比重不断下降2011-2013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占规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比重分别为2.1%、2%和1.7%,2012年比重下降幅度较小,2013年下降明显,比2012年下降0.3个百分点,比2011年下降0.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占规上工业能源消费呈下降态势。

分品种看,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主要消费的能源品种为油品和热力,2013年消费煤炭、汽油、煤油、热力占规上工业的比重分别为0.3%、22.9%、77.8%和14.8%,比2011年分别下降0.3、0.4、17.2和7.9个百分点。

3、单位产值能耗逐渐降低“十二五”以来,随着我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产业工业总产值不断增长,为全省经济增长贡献不断扩大。

与此同时,装备制造业不断加大节能投入,加大技术改造,装备制造业单位产值能耗逐渐下降。

从各年的单位产值能耗来看,2011-2013年年全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单位产值能耗分别是0.047、0.045和0.035吨标准煤/万元。

从发展趋势看,单位产值能耗逐年下降,2013年同比下降22.2%,比2011年下降25.5%,单位产值能耗下降幅度较大,装备制造业节能效果较好。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1、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较少高端装备制造业具有高技术含量、高资本投入、高整合性和带动性等特点,是带动整个装备制造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虽然我省一些高端装备制造行业拥有较强的竞争力,但在整个制造业中比重偏低。

2013年陕西规模以上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数为292家,占全国的1.4%,按照全国各省平均计算,我省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数量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高端装备制造业竞争优势并未充分体现。

2、经济效益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十二五”以来,虽然我省装备制造业规模逐渐扩大,盈利水平不断上升,但和全国水平比,还有一定差距,我省装备制造业的经济效益在全国属于中下游水平。

以2013年为例,全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占规上工业的比重分别是资产总计24.2%、主营业务收入24.6%、利润总额27.1%,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15.2%;我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占规上工业的比重分别是资产总计20.2%、主营业务收入18.5%、利润总额7.2%,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3.8%,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6.1、19.9和11.4个百分点。

显然,我省装备制造业经济效益与全国有较大差距。

3、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我省装备制造业在研究与发展方面投入比全国高,但科技创新成果并不显著。

2013年我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研究与发展项目数、项目人员全时当量、新产品开发项目数、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省规上工业总量的比重分别为57%、66.5%、61%和56.4%,分别比全国比重高12.1、23.3、13.1和16.6个百分点。

装备制造业投入明显高于全国水平,但研发成果占全国比重较低。

2013年我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专利申请数、发明专利数、有效发明专利数分别为4240、1617、3235件,分别占全国的比重为1.5%、1.9%和2.4%,按照各省平均计算,我省发明专利数不及平均值。

4、大公司、大集团数量偏少虽然我省装备制造业存在一些优势产业,但我省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大集团、大企业较少,对我省整体装备制造业的引领和带动作用较弱。

在2013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陕西仅有5家企业,其中装备制造业企业3家。

我省装备制造业大集团公司明显偏少,缺少知名企业、大集团公司的辐射、引领与带动,我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受到一定影响。

5、龙头企业单位产值能耗较高“十二五”以来,虽然装备制造业单位产值能耗呈下降趋势,但我省龙头企业单位产值能耗依然较高,高于所属行业单位产值能耗。

中国西电集团公司、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装备制造业500强企业,2013年单位产值能耗比其所在的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单位产值能耗分别高35%和57.9%,龙头企业的单位产值能耗偏高,节能工作不容忽视。

五、几点建议1、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一是明确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方向。

充分发挥我省优势产业,在发展武器装备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的同时,要在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关键设备、高速列车城轨设备、智能制造装备等高端装备制造业,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二是丰富市场主体。

一方面鼓励各种创业,帮扶有关企业拓宽领域、积极转型;另一方面培养一批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在发展壮大龙头企业的同时,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延伸价值链条,扩宽市场外延,丰富产品元素,促进省内协作配套体系建设,提升装备制造整体实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