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静脉用胺碘酮引起静脉炎的预防与处理
静脉用胺碘酮引起静脉炎的预防与处理
静脉炎的预防
药液渗漏的防护:对使用胺碘酮的患者,严格执行床前 交接班制度,严密观察注射部位周围皮肤情况。如患者 诉注射部位疼痛、灼热、渗漏,无论局部皮肤有无肿胀 均应更换注射部位,局部给予33%硫酸镁湿敷,以预防 静脉炎的发生。
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处理对策
硫酸镁湿敷:主要是利用硫酸镁具有高渗作用,促进 局部组织水肿消退。此外镁离子还具有抗炎、扩张血管 平滑肌、改善微循环作用,从而达到消炎止痛、消肿的 目的。
射维持时间过长以及药物本身的理化因素如药物酸碱度、 渗透压、药物浓度、药物对细胞代谢功能的影响等有关。
胺碘酮对血管内膜刺激性较强,因此较易发生静 脉炎。
胺碘酮一般应溶解在葡萄糖溶液中,若用生理盐 水稀释则更容易引起静脉炎。
原因分析
疾病因素: ①外周血管疾病如动脉血管硬化; ②糖尿病患者由于糖、脂肪代谢障碍,血管硬化。
1.李鸿章1872年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前10年盈和,成
为长江上重要商局,招商局和英商太古、怡和三家呈鼎立
之势”。这说明该企业的创办
()
A.打破了外商对中国航运业的垄断
B.阻止了外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D.使李鸿章转变为民族资本家
解析:李鸿章是地主阶级的代表,并未转化为民族资本家; 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但不是具体以某个企业 的创办为标志;洋务运动中民用企业的创办在一定程度上抵 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但是并未能阻止其侵略。故B、C、D 三项表述都有错误。 答案:A
轮船正招式成商立局,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
(2)1900年前后,民间兴办的各种轮船航运公司近百家,几乎都是
在列强排挤中艰难求生。
2.航空
(1)起步:1918年,附设在福建马尾造船厂的海军飞机工程处开始
研制 。
(2)发展水:上1飞918机年,北洋政府在交通部下设“
”;此后十年间,航空事业获得较快发展。
D.航空运输
解析:根据所学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这是洋务
运动中由军工企业转向兼办民用企业、由官办转向官督商
办的第一个企业。具有打破外轮垄断中国航运业的积极意
义,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中国的权利。据此本题选C项。
答案:C
2. 右图是1909年《民呼日报》上登载的 一幅漫画,其要表达的主题是( ) A.帝国主义掠夺中国铁路权益 B.西方国家学习中国文化 C.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西方八国组成联军侵略中国
历史ⅱ岳麓版第13课交通与通讯 的变化资料
精品课件欢迎使用
[自读教材·填要点]
一、铁路,更多的铁路 1.地位 铁路是 交通建运设输的重点,便于国计民生,成为国民经济 发展的动脉。 2.出现 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山 至开胥平各庄铁 路建成通车。 1888年,宫廷专用铁路落成。
静脉用胺碘酮引起静脉炎的预防 与处理
静脉炎程度判断
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静脉治疗护理
实
践
标
准
2006
版
0 没有症状
1 输液部位发红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2 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3输液 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状物形 成,可触摸到条索状静脉
4 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 索状物形成,可触及的静脉条索状物长度> 2.5cm(1英寸),有脓液流出
3.发展 (1)原因: ①甲午战争以后列强激烈争夺在华铁路的 修。筑权 ②修路成为中国人 救的亡强图烈存愿望。 (2)成果:1909年 京建张成铁通路车;民国以后,各条商路修筑 权收归国有。 4.制约因素 政潮迭起,军阀混战,社会经济凋敝,铁路建设始终未入 正轨。
二、水运与航空
1.水运 (1)1872年,
筹办航空事宜
处
三、从驿传到邮政 1.邮政 (1)初办邮政: 1896年成立“大清邮政局”,此后又设 , 邮传邮正传式部脱离海关。 (2)进一步发展:1913年,北洋政府宣布裁撤全部驿站; 1920年,中国首次参加 万国。邮联大会
2.电讯 (1)开端:1877年,福建巡抚在 架台设湾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 办电报的开端。
(2)特点:进程曲折,发展缓慢,直到20世纪30年代情况才发生变 化。
3.交通通讯变化的影响 (1)新式交通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 ,出行 方式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2)交通近代化使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大大增强,使异地传输更为便 捷。
(3)促进了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也使人们的生活 多。姿多彩
静脉炎的预防
注射部位的选择: 通过外周静脉泵入胺碘酮时,宜选择管径粗直
、周围皮肤无红、肿、热、痛的上肢静脉给药 。不宜选择下肢静脉给药,因下肢静脉瓣多, 血流缓慢,药液在血管内停留的时间长,更易 形成静脉炎。老年患者静脉瓣功能减退,使用 时尽量避免选择下肢静脉。
静脉炎的预防
加强护理巡查,密切观察局部反应:护理人员应加强责 任心,多巡视病人,巡视时要认真观察局部有无红、肿 、热、痛情况,注射部位有无索状的红线。如果有,应 立即拔针,更换注射部位并给予处理。
原因分析
患者因素 ①重症患者、休克、严重脱水、病危的患者,此类患者由
于微循环受损,血管通透性增加,容易发生外渗性静脉 炎; ②老年人皮肤松弛,静脉脆弱,生理功能减退,自身条件 使痛感减低,反应迟钝等因素易发生静脉炎; ③无法沟通的患者。
原因分析
药物因素 主要与静脉注射可达龙的药物浓度过高,静脉注
()
A.江南制造总局的汽车
B.洋人发明的火车
C.轮船招商局的轮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D.福州船政局的军舰
[解析] 由材料信息“19世纪七十年代,由江苏沿江居民 到上海”可判断最有可能是轮船招商局的轮船。
[答案] C
[题组冲关]
1.中国近代史上首次打破列强垄断局面的交通行业是 ( )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轮船运输
喜疗妥软膏外敷:喜疗妥软膏的主要成分为多磺酸基 黏多糖,每100g乳中含有多磺酸基黏多糖2500U,涂抹 静脉炎处,经皮肤吸收后,能迅速穿透皮肤,分布在皮 下组织内,抑制组织中蛋白分解酶及透明质酸酶的活性 ,促进水肿及血肿的吸收,抑制血栓形成及生长,促进 局部血液循环,刺激受损组织再生,因此能够迅速缓解 疼痛及压迫感,减轻水肿及血肿。
C.通过互联网 D.乘坐火车赴各地了解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物质生活的变迁。注意题干信
息“20世纪初”“最快捷的方式”,因此应选B,火车速度 远不及电报快。20世纪30年代民航飞机才在中国出现, 互联网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 答案:B
4.下列不属于通讯工具变迁和电讯事业发展影响的是( ) A.信息传递快捷简便 B.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 C.阻碍了人们的感情交流 D.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解析:新式通讯工具方便快捷,便于人们感情的沟通和交流。 答案:C
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
业是
()
A.电报业
B.大众报业
C.铁路交通业 D.轮船航运业
[解析] 材料主要反映了信息交流的快捷,故选A。
[答案] A
[题组冲关]
3.假如某爱国实业家在20世纪初需要了解全国各地商业信
息,可采用的最快捷的方式是
()
A.乘坐飞机赴各地了解 B.通过无线电报输送讯息
解析:从图片中可以了解到各国举的灯笼是火车形状, 20世纪初的这一幅漫画正反映了帝国主义掠夺中国铁路 权益。B项说法错误,C项不能反映漫画的主题,D项时 间上不一致。 答案:A
[典题例析] [例2] (2010·福建高考)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
中心。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
静脉炎的预防
调节输注的浓度、pH值、控制给药的持续时间:据文献报 告,静脉用胺碘酮浓度大于3g/L时,易引起外周静脉炎, 如静脉输注持续时间超过1小时,其浓度不超过2g/L,也 可引起静脉炎。
静脉炎的预防
注射部位的选择: 首选中心静脉或PICC给药,由于中心静脉血管
管径粗,药液泵入后,很快被血液稀释,大大 降低了药液对血管内皮的刺激及损伤,可有效 地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关键词——交通和通讯不断进步、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顺应
时代潮流
图说历史
主旨句归纳
(1)近代交通由传统的人力工具逐渐演变为
机械动力牵引的新式交通工具,火车、
汽车、电车、轮船、飞机先后出现。
(2)通讯工具由传统的邮政通信发展为先进
的电讯工具,有线电报、电话、无线电
报先后发明。
(3)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推
[串点成面·握全局]
一、近代交通业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影响 1.原因 (1)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业,促 进中国社会发展。 (2)列强侵华的需要。为扩大在华利益,加强控制、镇压 中国人民的反抗,控制和操纵中国交通建设。 (3)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为近代交通业的发展提供 了物质条件。
动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交通和通讯不断进步、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顺应
时
代潮流
图说历史
主旨句归纳
(1)1911年,革命党人发动武昌起义,辛亥
革命
爆发,随后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
华
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
进
程的里程碑。
(2)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第 一
2.特点 (1)近代中国交通业逐渐开始近代化的进程,铁路、水运和 航空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2)近代中国交通业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 (3)地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3.影响 (1)积极影响: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 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 联系,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2)消极影响:有利于西方列强的政治侵略和经济掠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