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化学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初三化学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一节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一、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1.物质可以再分;2.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微粒构成的;3.不同的物质由不同的微粒构成,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二、微粒的性质1、微粒是运动的(闻到花香说明构成香气的微粒在不断的运动)2、微粒间有空隙(半杯酒精和半杯水混合后小于一杯)三、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1、分子的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分子的性质:A、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B、分子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中。

C、分子之间有空隙注意: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物质的一些物理性质。

如颜色、气味、密度、硬度等,都是大量分子的集合体表现出来的。

不能说一个氧气分子的状态是固态、液态或是气态。

四、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1、原子的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小结: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例题〗1. 判断:分子大,原子小。

2.判断: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微粒。

3.简答:如何用分子原子的观点描述氢气燃烧的化学过程?五、原子的构成质子(+)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原子核(+){中子(氢原子核内没有中子)不带电荷原子{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小结:①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如氢原子中中子数为零;②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③质子数与中子数没有等量关系;④不同种类的原子,其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不同。

四、相对原子质量1、相对原子质量=某原子的实际质量÷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注》(1)相对原子质量是个比值,单位为一;(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2、相对原子质量表示的含义我们可选用一种跟原子质量相近的“砝码”来表示,即原子的相对质量。

国际上统一使用的“砝码”是碳-12(含6个质子和6个个中子)原子质量的1/12。

3、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例:水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1=18练习:1、求CO2、KMnO4、SO2、Ca(OH)2的相对分子质量。

2、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科索沃战场上投下了至少10吨贫铀弹,不少人患上了“巴尔干综合症”。

贫铀弹的主要成分是低放射性的铀,这种铀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8,核电荷数为92,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应为()A.146B.92C.136D.543五.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核外电子由于能量的不同而分层运动2、原子结构示意图A、多电子的原子,核外电子由于能量的不同而分层运动(分层排布)B、用电子表层表示离核远近的不同;C、原子结构示意图探究:质子数1--18号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从中总结出哪些规律?3、不同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1)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2)金属元素的原子(3)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4.离子与原子的比较:六. 离子1. 离子定义:电中性的原子得失电子形成带电的微粒,这种带电的微粒称为离子。

2. 离子的形成过程:3. 离子的表示方法——离子符号(1)阳离子:Na+ 、Mg2+、Al3+、NH4+ 等(2)阴离子:Cl-、O2-、SO42-、CO32-、OH- 等4. 离子与原子的比较: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阳离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阴离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例: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水B.液氧C.氧化汞D.二氧化碳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课前预习】1.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

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构成的。

2.构成物质的微粒总是在不停地。

微粒之间存在一定的,在固体、液体中微粒间的距离,在气体物质中,微粒间的距离,所以物质比较容易被压缩,物质不易被压缩。

【课堂练习】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蔗糖放到水中不见了,说明蔗糖以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分散到了水中B.从远处就能闻到香醋的气味,是因为醋的微粒运动到了空气中C.湿衣服晒干了,说明衣服上的水的微粒运动到了空气中D.水结冰后,冰中微粒间的距离比液态水中微粒间的距离小4.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A、微粒的质量发生变化B、微粒的大小发生变化C、微粒间的空隙发生变化D、微粒处在静止还是运动状态5.纯净物是由(相同的、不同的)微粒构成的,不同种微粒构成的物质是。

6.水受热蒸发和水通电分解分别发生了变化和变化。

水受热蒸发时,构成水的微粒(发生、没有发生)变化,水通电分解时,构成水的微粒(发生、没有发生)变化。

【课后测试】一、填空题8.把固体碘密封在一根约长10cm的玻璃管内,用酒精灯微热有固体碘的一端,可观察到的现象为,这是因为。

9.应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⑴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所得混合物的体积(大于、等于、小于)100mL,由此可说明;⑵医院里充满了酒精味,这是因为;⑶在盛有50mL水的试管里,加入一小颗高锰酸钾晶体,观察到溶液,这是由于;⑷在夏季,充足气的自行车胎在行驶过程中容易爆胎,这是因为。

10.用微粒的观点说明:物体固、液、气三态的密度不同。

三、简答题11.如右图,做氨分子运动实验时,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条放在试管里。

(1)用吸取浓氨水,滴在管口棉花上,可观察到的滤纸条酚酞试剂棉花现象是。

(2)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3)某同学在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的颜色没有改变,而试管口的棉花却变色了,发生该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1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配制1:2体积比的酒精溶液时,分工为:甲同学量取50mL酒精,乙同学量取100mL水,丙同学将两份液体充分混合并量出所得液体的体积为146mL。

对此,甲同学认为可能有人少量了液体,乙同学认为可能在读数时有误差,丙同学则认为三人用的量筒可能有质量问题。

对此,你的评价是:四、探究题13.取气密性良好的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将栓塞向外拉,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针筒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如图),哪一支针筒内的物质容易被压缩?试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

请你再举出可以用这种原因解释的一个实例来。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1)【课前预习】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和。

如金刚石由(填分子、原子、离子,下同)构成的,氯化钠由构成的,水是由构成的。

2.关于液态氧与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②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③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④它们是不同的两种物质A.①③B.②④C.①④D.①②④3.下列有关分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相同C.分子是由原子结合而成的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改变【课堂练习】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因为固体物质分子间的空隙较小,所以水结成冰后,水分子间的空隙变小了()(2)氯化钠是由氯原子和钠原子构成的()(3)原子可以构成分子,原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4)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5.分子与原子的主要区别是()A.分子大,原子小B.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C.分子之间有空隙,原子没有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分,原子不能分6.”表示氢原子, ”表示氧原子,则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可表示为( )7.下列叙述不符合化学史实的是()A.我国首次在世界上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B.英国科学家汤姆生首先确认了原子中含有带负电荷的电子C.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分子学说D.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8.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电的和核外带电的构成的。

由于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所带的电量电性,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9.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事实。

10.画出你想象中的原子结构图。

【课后测试】一、配伍题11.将下列A组所叙述的现象和B组的解释要点用短线连结起来A组B组(1)酒精温度计能指示气温的高低 a. 分子很小(2)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 b. 分子之间有空隙(3)液氢和氢气都能燃烧 c. 分子发生了变化(4)一滴水里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d. 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二、选择题12.下列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纯净物 B.混合物 C.蒸馏水 D.汞13.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变的是()A.物质的种类 B.物质的性质 C.分子的种类 D.原子的种类14.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D.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15.在同一原子中一定相同的是()A.中子数和电子数 B.中子数和质子数C.质子数和电子数 D.核电荷数和中子数16.下列微粒中带电的是()A.原子 B.分子 C.质子 D.中子三、填空题17.分子总是在不断,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分子的运动速度。

分子间有空隙,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分子间的空隙,随着压强的增大,分子间的空隙。

18.一个密闭的透明容器的一端有一个活塞,容器里盛有一定量的黄绿色气体氯气。

将活塞往里推,可以看到的现象是,活塞在外力的作用下能往里推一段距离说明了氯气分子间。

A B C D四、简答题19.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⑴湿衣服在太阳底下容易晒干⑵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⑶酒精灯不用时一定要盖上灯帽⑷盛有一部分热水的暖水瓶时间久了打开瓶盖很费力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2)【课前预习】1.原子有一定的质量。

国际上规定采用来表示原子的质量。

2.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值。

3.分子是由结合而成的。

可以用表示分子质量的大小。

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等于相对分子质量。

4.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得到电子形成离子,原子失去电子形成离子,离子是原子或的产物。

【课堂练习】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质量的简称B.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千克C.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D.原子得失电子后质量会有较大改变6.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A.9.288╳10-26 kgB. 9.288╳10-26C.56kgD.567.1991年,我国著名的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与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In)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数值。

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

则铟原子内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值为()A.66 B.49 C.115 D.178.下列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水B.氧气C.铜D.氧化镁9.某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8,中子数比电子数多4,则该原子中所含微粒(质子、中子、电子)总数为()A.18B.40C.58D.6210.在①原子②分子③离子④质子⑤中子⑥电子这些微粒中,肯定不带电的是()A.①②③ B.③④⑥ C.①②⑤ D.④⑤⑥11.填表:【课后测试】一、选择题12.2003年3月20日美英等国发动了伊拉克战争,并在伊拉克境内投下了数枚贫铀弹,贫铀弹中的主要成分——低放射性的铀将严重危害伊拉克人民的身体健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