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群龙瀑旅游区基本情况1.1 位置与交通贺州群龙瀑旅游区位于北纬24°32′30″—24°35′,东经111°33—111°35′,地处广西贺州市北侧,距贺州市区约18km,有近年新建沥青公路相通。
广西东北部的贺州市自古以来即为湘粤桂边陲的陆路交通枢纽,是从中原到岭南的重要门户,经贺江下梧州入西江可达广州、香港,过鹰阳关经连山、连南可到粤北重镇连州、韶关。
现今,从内蒙锡林浩特到大陆最南端广东海安纵贯南北的207国道和从云南临沧到江西瑞金东西方向的323国道在贺州交汇,国家铁道路网规划的洛阳—湛江铁路和柳州—韶关铁路也经过贺州。
作为桂林—梧州二级公路的中间点,贺州北距著名旅游城市桂林216km,南距桂东门户梧州165km。
贺州与广西首府南宁市公路里程565km,距广州市325km。
正在建设中的桂梧高速公路与拟立项建设的贺州—怀集-广州高速公路将更为拉近城市之间的经济距离,使人们出行更加方便、快捷(附图1)。
1.2自然概况广西贺州群龙瀑旅游区是一个拟开发的旅游区,处于贺州市八步区黄田镇路花村东北部的集体山地当中,规划区内现在无人居住,主要开发基础为自然旅游资源。
1.2.1 地质地貌贺州市在大地构造上属华南褶皱系南岭褶皱带,其北部燕山期花岗岩发育,规划区就处于燕山期姑婆山岩体之内。
据区域地质资料,姑婆山岩体北东与北北西向线形构造发育,其中纵贯岩体的北北西向大断裂,正从规划区东侧通过(图1)图1 贺州姑婆山地区卫星照片与构造解释贺州市北部湘粤桂交界地区为南岭山脉中的萌诸岭余脉,属中山地区,地势总的来说是东北高,西南低。
但规划区已处于山脉西南缘低山-丘陵过渡地带,东临断裂所成北北西向山谷,北面最高山峰姑婆山1730.9米,所以规划区内又呈北高南低的趋势:北面大横冲—独冲一带周围山头可达900-1000米,而南面的杨梅冲周围山头只有300-500多米。
1.2.2 气候与水文贺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
据贺州市气象局历年观测资料,贺州市年平均气温18.2℃,极端最高气温39.5℃,极端最低气温-4℃,年平均降雨量1704mm,年蒸发量1650mm,相对湿度80%以上,年平均无霜期299天。
但山区海拔较高,温度偏低,姑婆山顶年平均温度只有10℃,比本地年平均气温低约8℃。
一般情况下,山区温度也会比市区低2-4℃,冬春季节则会低6-8℃。
由于北北西向纵谷成为气流的良好通道,特别是规划区周围森林茂密,小气候明显,夏季比较凉爽,冬季则出现霜冻,有时也有降雪。
规划区属西江支流的贺江流域。
由姑婆山发源的姑婆江在大横冲-独冲东侧自北向南经过,并在独冲口附近形成“Ω”形蛇曲和一段数百米的峡谷。
在江流蛇曲以西,近北西方向的独冲山溪在末端折转两个90°以后,仍向南东方向在蛇曲顶部注入姑婆江(见附图3)。
据有关资料,姑婆江最大流量86m3/s,最小流量0.8m3/s。
大横冲-独冲西部,十八水近北南方向的山溪到大横冲汇合以后,转为近东西方向,流淌一公里多以后与姑婆江汇合。
由于下游1公里附近筑坝拦水发电的缘故,在公路以东形成一个小型人工湖姑婆山水库,春夏丰水季节,尾水可满到公路桥西的规划区东部。
类似地,南面的杨梅冲同样为近南北向的山溪略转北西,与近东西向的另一支系汇合以后转为近东西向,然后在外冲转为北西向流出(附图4),到龙洞以后汇入水华江的下游里松河,向南汇入贺江。
1.2.3 土壤与植被由于规划区周围基岩均为花岗岩,区内主要土壤为红壤和黄红壤。
根据有关资料,区域内山坡上不同海拔高度的土壤具有垂直分布趋势:一般500m以下为红壤,500-800m为黄红壤,800m以上为黄壤。
土壤较为浅薄且多含石砾,质地疏松而易冲刷、崩塌,保水性差。
根据我们的现场观察,一般在比较潮湿的山沟边和低洼地带,土壤层较厚,而在曾经耕作的和仍在耕作的杨梅冲中,土壤层最厚。
本区天然植被主要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也有针阔混交林和人工杉林、马尾松林等。
由于历史原因和人类活动的强弱程度不同,较远离村庄的大横冲-独冲景区以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为主,而较接近村庄并在外冲曾有一户人家的杨梅冲周围则主要是针阔混交林和人工杉林、马尾松林。
由于国家林场和集体林场的长期管理与保护,区域内植物种群资源丰富。
根据有关资料,在包括规划区范围的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周围区域,现有各种植物160余科,1040种,其中有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也有广西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从总的来说,森林植被呈较为明显的垂直分布:海拔500m以下的低山,常见甜椎、大叶栎、米椎、黄樟、木莲、荷木、拟赤杨等,林下有柃木、光叶海桐、杨梅、木羌子、杜鹃、冬青、荚迷、野糖梨,也有有苦竹、篱竹,特别是在沟谷边较为湿润地带这些竹类可以成片出现,从姑婆山公路到大横冲-独冲景区的路边就是这样。
而蕨类有东方乌毛蕨、狗脊、三叉蕨、华里白、铁芒箕及糙叶悬钩子、玉叶金花、海金沙等。
而500m以上的中山下部,常见的乔木建群种有金毛石栎、钩栗、光皮桦、粗皮桦、阿丁枫、绿樟、楠木等,林下有杨梅、鼠刺、柃木、野樱桃、虎皮楠、樟科等,也有成片苦竹和篱竹。
蕨类有韭蕨、铁丝蕨、卷柏、狗脊、东方乌毛蕨、光叶华里白等。
1.3社会经济概况旅游区所在地贺州市,下辖三县一区,原自治区属平桂矿务局、国营大桂山林场均分布于市域境内。
市政府驻地八步镇是桂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桂东区域的商贸中心和物资商品集散地。
2002年末全市总人口208.5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8.35万人,农村人口180.18万人。
2002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GDP)109.449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42.315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8.66%,第二产业29.7189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7.15%,第三产业37.4151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4.18%,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DP)5748.61元,人均财政收入301元,在岗职工年均工资924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93元。
总体经济水平较高,有利于本项目的实施。
2 群龙瀑旅游区旅游资源及其评价2.1旅游资源概况旅游资源是旅游开发的基础,但景区旅游项目的策划与接待服务设施的建设,要以景区资源与环境条件作为基础。
广西贺州群龙瀑旅游区的主要旅游资源是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中的瀑布和温泉,在景区内还有生物景观与地质形迹,详细的情况如下所述:2.1.1 瀑布贺州群龙瀑旅游区顾名思义,是以瀑布而得名。
旅游区内的瀑布全部发育于花岗岩区的山溪中,主要发育于大横冲-独冲,特别是十八水山溪流入大横冲的末段。
在十八水山溪流入大横冲末段,由于山势陡峻,岩石节理发育,形成多处断崖、节理槽,约200m的垂直距离内发育有多处跌水。
其中较明显且有一定观赏价值的有五级瀑布,两级跌水,它们原先均未有命名,自下往上是:1、一级瀑布位于十八水山溪流入大横冲最末端,海拔约510-525m处,近北南方向。
瀑高15m,宽4-5m,下部落入一宽约1m,深约3m、西侧敞开的节理槽中。
水量大时,瀑顶落下水帘一部分可跃过节理槽,溅落到前方(南侧)巨石上。
2、二级瀑布瀑底与一级瀑布瀑顶平台几乎相连,海拔约530-545m处。
瀑高约15m,上部宽10-12m,瀑布中部有一巨石阻挡,使瀑布分成两叉,加宽为12-15m。
3、三级瀑布海拔约635-645m处,高约10m,顺一宽约1.5-2m,深约1-2m的高角度节理槽发育,节理面产状:80°∠85°飞瀑收束于岩石槽中,冲击水声巨大,一直隆隆作响。
瀑布下方,形成一方圆约20m2,深数米的水潭,潭水清澈,几可见底。
4、四级瀑布与三级瀑布相邻,海拔约650m-675m处,为该瀑布群最宽大的瀑布,瀑布顺一巨大宽缓节理面发育,高约25m,顶部宽达15米。
由于瀑布宽阔,瀑崖高大,水帘较薄,风吹落瀑,飞沫细散,崖底前方数米处,一片极细之毛毛细雨。
人在该处待上一阵,若无遮挡之物,身上衣服将会润湿。
瀑底东侧前方,山石向西伸出,顶部较为平缓,可登临上去,在比瀑底较高数米且视域较为开阔之处,对瀑布进行更好观赏。
5、五级跌水与四级瀑布紧连,海拔约680-700m处。
水流顺北西往南东方向节理所成,深约1m,宽2-3m,30°-40°倾角沟槽奔流,其底部一宽阔平台即是四级瀑布之顶。
该跌水上部,海拔约695-700m处,岩石呈黄色,西南侧形成一个10m2左右的平坦区域,可以容纳10人左右,观赏风光。
平台北东侧,溪中水奔流急,响声隆隆。
溪水流涌区域及无水较平坦处,多组节理发育,在金黄色岩石表面形成状似龙鳞般模样(附图5照片)。
6、六级跌水与五级跌水紧邻,但近南北方向,海拔703-705m处,高约2.5m,宽6-8m,水流顺一平整节理面而下,在岩石表面激溅起层层水珠(附图5照片)。
7、七级瀑布距六级跌水约15m,海拔710-720m处,宽4-5m,高约10m,呈北东-南西方向发育,下部归拢入槽。
瀑顶平台为一向北东方向缓倾(约5°)的节理面,外侧较高,将水流拦成内深外浅状,并在平面上急转为南东东-北西西方向较平缓溪流,约200m后又转为南西-北东方向,溪流坡降也略增大。
2004年5月22日勘察时草测,此段流速约1m/s,流量约0.9m3/s。
除了十八水山溪流入大横冲末段之外,贺州群龙瀑旅游区还有另外两个瀑布,即两毫半瀑布和杨梅冲瀑布,它们与大横冲的七个瀑布(跌水)一起。
凑足“九九”之数,使得贺州群龙瀑旅游区成为当之无愧的“桂东第一瀑布群”。
8、两毫半瀑布瀑布位于独冲,为贺州群龙瀑旅游区乃至整个姑婆山瀑布群当中最为壮观、最有气势的瀑布。
该瀑布高约40m,顺一巨型节理所成裂隙槽发育。
该节理方向即为独冲山沟所延伸之北西—南东方向,在瀑前所见,石槽深8-10m,瀑前两侧往外变得较开阔,是因另外方向的一组节理使石壁成“八”形展开,但在瀑布发育之石槽内,则只有2-3m宽。
瀑顶水流在石槽内自东向西倾落,大部收束在石槽之内,但也有部分水滴,因重力与风力作用向外飞洒。
瀑前水声隆隆,水花飞舞,瀑底数十平方米,如无高声说话不能交谈,无雨伞草帽,全身很快渗湿。
瀑底前方十余二十米,有西侧山崖滚落巨石,清理平整,可做观瀑所在。
9、杨梅冲瀑布杨梅冲瀑布发育于杨梅冲内冲西北方向一北西—南东方向发育的山溪上,海拔约365-375m处,瀑高约12m,宽约1.5m。
与大横冲—独冲发育的其他瀑布相比,虽然瀑布高度并不逊色,但由于山溪上游集雨面积较小,瀑布规模较小。
2.1.2 温泉贺州群龙瀑旅游区的温泉发育于南面的杨梅冲东侧的萝卜冲冲口,入姑婆山公路外侧路基的下方,萝卜冲口灰窑窑址北北西方向约120m处。
该温泉原有天然露头,当地农民在露头处曾修建一水池方便洗浴,后本项目委托方在此请人钻探,先后在原露头附近十余平方米范围钻井六口,以第五口井所得水温最热,达41℃,流量18-20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