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天海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说明详解

天海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说明详解

□总则开发建设单位:四会市志高华美投资有限公司规划设计单位: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项目范围与面积:度假区规划开发总用地范围:东起迳口大道,西至迳口镇北乡村、新围村,南临118省道线,北至440县道和403乡道,总面积约22.31km2。

规划依据:1. 《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旅游局,1992年2月;2. 《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国务院,1992年;3. 《风景名胜区建设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3年;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1997年5月;5.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国家技术标准监督局,1999年;6. 《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国家旅游局,2000年10月;7. 《旅游规划通则》,国家旅游局,2003年;8.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国家旅游局,2003年;9. 《广东省旅游管理条例(2006-2010)》;10. 国家其它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

规划参考:1. 《四会市迳口镇总体规划(2006-2020)》;2. 《肇庆市旅游发展十一五规划(2006-2010)》;3. 《肇庆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5-2020)》;4. 《四会市天海湖旅游度假区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5. 《天海湖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2009-2017);6. 天海湖旅游度假区立项批文(肇庆、四会、迳口共12份)规划分期:本次规划年限为12年:2010-2021年,分三期:近期:2010年-2013年(重点规划建设期)中期:2014年-2016年远期:2017年-2021年规划成果:1. 《天海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文本)2. 《天海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说明书)3、《天海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图集)1 区域背景条件1.1规划区概况1.1.1区位条件天海湖,原名水迳水库,位于四会市迳口镇南部,地理坐标东经112°47′,北纬23°29′45″,紧临北回归线。

天海湖旅游度假区依托水迳水库进行建设。

该水库建于1959年。

天海湖旅游度假区东距广州白云国际机场50km,东南距广州65km,西南距四会市20km,东北距清远市18km,地处肇庆、佛山与清远三市交界处和珠三角外缘,位于珠三角向外围地区扩散的黄金界面区。

周边的佛山市三水区迳口华侨经济区、大塘工业区、肇庆市大旺经济开发区等将共同组成广佛大都市区西北部的重要产业集聚区,有望形成新一轮的发展机会。

本区交通十分便利。

广四公路(省道118线,改造中)、四清公路贯穿其中,并与佛山一环、珠三角二环高速等区域交通干道近距离相接。

同时,随着广贺高速、肇庆经四会至广州花都新机场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规划区旅游交通区位将进一步优化。

1.1.2自然环境条件①地质基础天海湖区属寒武系八村群地槽型浅海相砂岩沉积,出露地层主要岩性为紫红色石英砂岩、粉砂岩、含铁砂岩夹板状泥质页岩等。

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的水土流失“三区”划分通告,该地区属于广东省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

②地形地貌天海湖属低山丘陵区。

四周山林环绕,海拔约在30~220米之间。

东侧为屏,山体海拔多在100米以上,最高峰位东北侧的马头坝顶219.2米;其他山体海拔多在70-80米;湖中岛屿海拔多为50-60米。

山林植被覆盖率高达90%以上,空气清新、湿润。

区内有几处由于山体崩塌或施工不当形成的水土流失点,对旅游区的开发建设有一定影响。

③气候条件天海湖临近北回归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1832mm,降雨主要集中在4-9月份。

日照充足,全年月平均气温20.7℃。

④水文天海湖主要是拦蓄流经草塘上游的漫水河支流水而成,现区内水面面积6.11 Km2,总库容量约7200万m3,水面丰水期约为9200亩,枯水期7000亩,水域最深处25米,最浅处3米,正常水位29.30米,最低水位18.36米.湖中有大岛屿7座,小岛与半岛30余处。

湖水主要源自水循环中的降水、地表水径流等,水流稳定,交换周期长。

目前湖水损失主要来自水循环中的蒸发、地下水渗漏等。

天海湖水质现状为Ⅱ级,水质保护目标为Ⅱ类,水库建设之初主要作用是拦蓄洪水,同时可用作农业用水和生产生活用水。

现正进行水库大坝加固工程,将为确保旅游区安全和水文的稳定提供进一步保障。

1.1.3社会经济条件天海湖旅游度假区地处四会市迳口镇。

在度假区22.31km2的规划建设范围内计98户550人,主要为沙莨、归石莨、长腰岗村、寻源村等村落。

居民以种植业、养殖业和外出务工为主。

迳口镇全镇土地面积97.46 km2,其中耕地33346亩,耕地占全市比重10.46%。

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7244万元;工农业总产值66706万元;国内生产总值71442万元,在全市属中下游水平(表1-1)。

近年来,迳口镇农业经济取得较大发展,农业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已向三高农业方向发展,农副产品具有地方特色。

迳口镇农产资源丰富,盛产荔枝、龙眼、黄皮、香蕉、沙塘桔、杨桃等水果。

表1-1 迳口镇2006—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比较数据来源:迳口镇统计局1.2立项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深化旅游业改革开放。

放宽旅游市场准入,打破行业、地区壁垒,简化审批手续,鼓励社会资本公平参与旅游业发展,鼓励各种所有制企业依法投资旅游产业。

”“推动旅游产品多样化发展。

……积极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引导城市周边休闲度假带建设。

规范发展高尔夫球场、大型主题公园等。

”●《肇庆市旅游业“十一五”发展规划》(2006-2010):四会旅游发展战略定位为:充分挖掘四会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资源,在“十一五”期间将四会市建设成为一个集观光旅游、修学旅游、休闲度假和商务活动为一体的肇庆旅游目的地的新拓展区;面向细分市场,建成珠三角市场周末观光休闲度假地;争取过境客源,建成广贺高速公路上值得驻足的旅游节点;……借商务旅游之势,适度发展高端商务度假设施,发展商务度假旅游。

天海湖:肇庆市高端商务会议中心,特别是高档小型会议,如企业高层会议。

面向高端度假市场,发展小型俱乐部式度假设施,用10年左右的时间打造珠三角的新兴度假旅游区,使其成为肇庆市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的重要支撑产品。

●《四会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规划安排以天海湖为核心的旅游度假用地620公顷。

●《迳口镇总体规划》(2006-2020):近期拟启动天海湖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建设。

近期启动的开发项目主要有入口服务区、粤港企业家度假村、会所、企业家度假别墅、商务信息与培训服务中心、国际综合康复疗养中心、度假酒店等。

1.3区域发展背景1.3.1旅游发展的基本趋势上世纪末,假日经济在我国发展迅猛,极大地促进了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繁荣,其中旅游业增长最快。

但目前我国还处于以观光旅游为主的旅游发展初级阶段。

追求生活的素质和品位是人们在满足温饱问题后的必然选择。

休闲经济将使人们的选择更趋于理性,对时间的控制更为自由。

美国未来学家甘赫曼将人类社会发展的第四次浪潮预言为“休闲时代”。

据WTO预测,到2020年,休闲产业将取代传统的主导产业和现代信息产业,跃居世界第一大产业。

只有到了休闲时代,我们才可以去体验一种真正休闲的度假方式:真正休闲的度假方式就是享受自由自在;不用每天坐着大巴车赶路;不用拖着行李四处追寻导游的小旗;不必在规定的时间起床,然后和一群不相识的人共进早餐;不会再和家人分住在一个个摆设相同的标准间里隔廊相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迅速发展成为国际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国,并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表1-2)。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1.3.2 广东及珠江三角洲将成为旅游转型先发区2009年是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我省旅游业改革与发展建设旅游强省的决定》正式实施的元年,也是广东省全面推进“中国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大力试行“国民旅游休闲计划”的开局之年。

在我国经济发展总体趋势没有发生根本改变的大背景下,广东旅游业长期发展的趋势同样不会改变,将以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打造大旅游、大产业、大品牌,建设旅游强省和中国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区,成为全国旅游业发展的排头兵。

拥有约五千万人口的珠三角地区是国内最主要的旅游目的地和客源输出地之一,在国内旅游业中占有极重的市场份额。

与此同时,伴随着大珠(珠三角、港、澳地区)、泛珠(9+2,即粤、湘、云、贵、川、桂、琼、赣、闽等9省区及港澳)等区域一体化发展步伐的有序开展,必将带来珠三角地区区域旅游业发展的新机遇。

包括珠江三角洲9个城市和香港、澳门在内的大珠三角地区,其规模已经超过了伦敦都市圈,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纽约都市圈和东京都市圈的第三大都市圈。

充分发挥广州和深圳两个中心城市的龙头作用,重点发展高端休闲度假、商务会展、主题公园旅游,构建珠三角都市旅游圈,该区域将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水平最高、国际性最强的区域之一。

1.3.3 休闲度假成为消费升级的基本特征以珠三角各城市为核心的广东省经济总量居全国前列,2008年人均GDP除肇庆外(见表1-3)更是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2640元/人),发达的经济环境,决定了其区域内部以及对外商务活动往来以及市民周末休闲度假活动的日益频繁,会议商务、度假等多种旅游市场正在兴起,将为度假区带来良好的发展机会。

表1-3 珠三角部分城市社会经济指表数据来源:《天海湖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p3.广东省政府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5)》中明确表示,2012年珠三角地区要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00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0000元(约折合1.15万美元),接近较发达国家目前的水平(人均1.5-1.7万美元),从而为度假区旅游发展定位的明确提供了经济支撑。

以文化和休闲为特征的旅游消费将是中国人消费升级的重要内容。

带薪休假政策的出台,“国民休闲计划”的实施,人们尤其是广东人在不断地提高生活质素中向更高生活水平看齐,将极大地推动广东尤其是珠三角人们的休闲度假欲望与行动。

低成本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建设,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破坏,城市热岛效应凸显,逃离城市,远离喧嚣,隐于山林,融进绿色环境中,正成为都市人的时尚选择。

每年115天的国家法定假日和便捷交通组成的出游距离与时间及相对较高的收入水平,构成了珠三角地区居民短距离休闲度假出游的极大机会,而回归自然的旅游目的与旅游产品的供给吻合使天海湖有可能成为该区域市场的主要旅游目的地之一。

2 旅游资源评价2.1自然景观资源评价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与因素,皆可视为旅游资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