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地形地貌

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地形地貌


②地形特征→分布范围和分布位置: 山地坡向→植被的分布,阳坡一般为喜阳植被,如马尾 松;阴坡一般为喜阴植被,如冷杉等; 山地坡度→分布范围大小,一般坡度陡的地方较坡度缓的 地方植被分布面积小; 山地海拔高度也要影响植被分布,如珠穆朗玛峰南坡从山 麓到山顶植被由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 林→草甸草原→荒漠;
5.地形对局部地貌的影响 河流上游地区流速海拔高,流速快,侵蚀作用强,形成 “V” 型谷地,中下游地区地形相对较平坦,流速减慢,往往形成 “U” 型谷地,多形成冲积平原、冲积扇、三角洲地貌。 6.地形对局部土壤的影响 地势低洼或地形平坦地方,土层越深厚,土壤肥沃。

●地形造成的区域气候差异的答题思路:
地形:(该地区以什么地形为主),山地或山脉呈什么走向 山地的哪一侧阻挡什么风,为迎风坡,形成 降水差异 多雨区;另一侧为背风坡,形成雨影区;形成 气候的东西差异(或南北差异) a.冬季遇到有阻挡冷空气的,要答:冬季山脉 阻挡冷空气,是 X坡冷空气堆积,气温低; 另一侧为背风坡,形成焚风效应,气温高 b.夏季遇到有阻挡热空气的,且为迎风坡, 气温差异 气温较低,另一侧为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 且气流下沉增温,气温高 c.遇到有阻挡沙漠的干热空气的要答:山脉 也可以阻挡沙漠的干热空气,使X坡 干热,另一侧,相对凉爽 垂直差异:山地的地势高差大,导致水热呈 垂直差异,造成气候的垂直差异
(4)地形类型: 在同一纬度的地区,由于地形类型的不同,使得影响气候 的因子也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例如那曲冬季是由 于青藏高原地势高的影响而温度特别低,而同纬度长江中下游 平原的南京市则温度较高,说明地形类型的差异对气候会产生 一定的影响。
(5)山坡方向: 山脉的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气温与降水有明显的差异,山地 的迎风坡(指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在山脉的迎风坡,暖湿气流 被迫抬升,容易成云致雨。背风山坡因空气下沉,气温升高, 降水就少)比背风坡多雨,向阳坡比背阳坡气温高。由于山坡方 向对气候各要素发生显著影响,而且对气候也就产生重要影 响。例如我国的长白山就呈现出这种明显的现象。
命题分析
2018 选择 综合 2017 卷Ⅰ 综合 选择 2016 综合 综合
命题规律: 1.地形要素 每年全国卷都 要涉及,主要 考查地形对其 他地理要素的 影响 2.题型可选 择题,也可综 合,目前在综 合题中出现频 率增加
选 择 2018 综人类活动的影响 以美国龙卷风切入,考查地形 对龙卷风形成的作用 以洪积扇为切入,考查地形对 地貌的影响 以全球变暖的情况下,长白山 命题预测: 2019年高考全国卷仍 然继续考查地形这个 地理要素对其他要素 的影响
②主要表现: ●影响交通运输线的方向与形状,丘陵山地交通运输线一 般分布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形态上一般呈 “之”字形,平原地区交通运输线呈网状分布。 ●影响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山区交通运输方式多以公路 为主,而后才是铁路。 ●影响交通运输建设成本。一般而言,平原地区交通运输 建设成本低于山区。
卷Ⅲ 选择
以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边山峰的 冰期为切入,考查地形对冰川的 影响 2016 选择 以内格罗河流域为背景,考查地 形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以瓜州风电建设为切入,考查地 形对风能的影响
综合
核 心 突 破
考向一
地形对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
1.地形特征的答题思路
地 形 地形 特征 1.主答以什么地形为主,面积广阔的要写出;涉及其他地形,则答 ××面积 (狭 )小 2.如果区域各部有明显不同的地形单元,则要分部作答并写出方位 1.主答哪边高哪边低,注意方位的准确性 2.地势起伏明显大或者起伏小要答,起伏不明显则不答 3.有山脉则要答山脉走向; (描述走向一定带“—”,否则扣分 ) 地 1.典型地貌的要答,无典型地貌可以不答 貌 2.典型的地貌有:喀斯特地貌、冰川地貌、黄土地貌、海岸线地貌等
2.地形对局部小气候影响的分析 (1)影响局部气温: 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同一海拔阳坡高于阴坡;同一海拔 迎风坡低于背风坡;河谷地形热量不利于扩散,气温高于同纬 度其他地区气温。高山的顶部,由于海拔高,地形坡度大,阳 坡、阴坡的水平距离缩小,热量交换越容易,气温差异越来越 小。
(2)影响局部降水: 同一山体而言,从山麓到山顶,降水先增加后递减,降水 最多在山腰;山体的迎风坡大于背风坡;地形雨的形成对山体 高度有一定的要求,一般要求相对高度高于 500米,就同一地区 不同山体而言,海拔更高的山体降水量较多。在干旱地区山地 易形成“雨极”,如我国的祁连山、天山降水多于周围地区, 是西北地区的“雨极”。在盆地或谷地多形成夜雨。
(6)地形→人口、聚落、旅游等社会经济: 地形类型→聚落(人口 )数量(多 /少)、规模(多/少)和形态 (带 状、多边形等 );独特地貌本身是旅游资源。
(2018· 课标全国Ⅲ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 题。 1991年博茨瓦纳在索瓦 (如图 )建立纯碱厂,采盐沼地 下卤水,入蒸发池,再用蒸 发后的浓缩卤水生产纯碱, 纯碱产品主要销往南非。近年来,由于采取环保新工艺和来自 美国产品的竞争,纯碱厂常处于亏损状态。
●地形影响河流的流速,一般而言,山区河流流速较快, 平原区河流流速较慢。 ●地形影响河道剖面,一般而言,山区河流多呈“ V”字 形,平原区河流多呈“U”字形。 ●地形影响河流的航运条件和水能丰歉,一般而言,平 原、盆地地形河流航运条件较好但水能资源少,山地、丘陵河 流航运条件较差水能最为丰富。
(3)地形→植被、土壤、自然灾害: ①地形类型→生物多样性(如山地地区,水热垂直分异显 著,自然带复杂,类型多样)。
(4)影响局部风向: 某区域大尺度的风向,在小区域如果遇到地形的阻挡,可 能改变原来的风向。
(5)影响局部蒸发: 一般情况下,地形越平坦,或者峡谷地形走向与风向一致 时,越有利于蒸发;海拔越高,气温越低,蒸发量越小。封闭 地形如盆地、谷地,若气温高,水汽少,则蒸发量大,若水汽 丰富,相对湿度大,则蒸发量小。
3.地形对局部湿地 (沼泽、盐沼 )形成的影响 沼泽地形成需要地势低洼,便于河水的聚集,如果沼泽地 面积较大,还需要低洼地形面积开阔。
4.地形对局部河流水位的影响 地形落差越大,流速越快,河水冲刷作用强于堆积作用, 河床变深,水位逐渐变低。地形越平坦,流速越慢,河水堆积 作用强于冲刷作用,河床越来越浅,水位越来越高 (黄河下游 “地上河”)。
专题 地形地貌
考 情 分 析
年份
题型 选择
考查角度 以某河流上游河段为切入点,考查河流阶地 的形成 以重庆、毕节旅游切入,考查地形对车速、 气温的影响 以乌裕尔河的变迁切入,考查利于湿地形成 的地形特点 以山地垂直地带性为切入,考查地形对植被 多样性的影响 以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 直变化为切入,考查地形对自然带的影响 以广西横县茉莉花为切入,考查地形对农业 的影响 以堪察加半岛为切入,考查地形对气候的影 响
选 2016 择
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 而加剧为切入,考查地形对积 雪厚度的影响
2018
综合
以博茨瓦纳纯碱厂为切入,考查 利于卤水蒸发的地形特点 以额尔齐斯河为切入,考查地形
2017
综合
对降水的影响;地形对旅游业的 影响
命题预测: 2019年高考全国卷仍 然继续考查地形这个 地理要素对其他要素 的影响
②地势高低起伏→气候特征的水热差异→农业分布及范 围;农业结构 (类型多样化和单一性,如“丘上林草丘间塘、缓 坡沟谷鱼果粮”的立体农业布局模式 );机械化水平程度(大型/ 小型…高/低); 地形对工业影响较小,但要注意对交通联系的影响。
(5)地形→交通等工程建设: ①总体影响: ●交通选线、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延伸方向等; ●工程量大小、建设成本、建设周期、设计标准(等级、时 速、防洪标准 )、路网密度等;
地 势
2.地形对其他地理要素影响的表现 (1)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①分析角度: ●一般而言,地形类型、垂直分异程度会影响气候类型复 杂程度; ●地形分布范围会影响某类气候的分布范围; ●地势的阻挡和抬升以及高低起伏会影响气候的气温、降 水、光照的特征。
②具体表现: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海拔高,气温低,海拔低,气温高 盆地四周气温低,中间气温高 气温干热河谷地形,盛行下沉气流,气温高 冷空气迎风侧,冷空气堆积,气温低; 背风侧,山脉阻挡+焚风效应,气温高 (注意:山脉也可以阻挡沙漠的干热空气) 气候 高大山脉的水热会呈垂直差异分布,造成气候呈垂直差异分异 来自海洋盛行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降水量由少到多再到少 降水 来自陆地的盛行风的迎风坡,降水少 无论来自海洋还是陆地的风,背风坡降水少, 随着高度的降低,降水量由多到少
●影响交通运输路网的密度,山区交通网密度小,多沿河 谷或山麓地带分布;平原区密度大,而且纵横交错,交织成 网。 ●影响交通运输速度:山地丘陵地区,车速要求较低,平 原地区车速一般较快。 ●位于大地形单元交界处易形成交通要道,如西北地区和 华北地区的交通联系几乎都要经过河西走廊,大型山脉的垭口 也易形成交通要道,如中尼公路、中巴公路就经过多个垭口。 许多工程建设也需考虑地形地质因素。如水库需要避开断层, 坝址多选择在峡谷处,地铁多修筑在背斜下方等。
(3)影响局部风速: 山脉与风向垂直,可降低风速;与风速平行,有利于风的 深入;两座山脉之间或河谷之间可能形成狭管效应。北美南北 走向的落基山脉阻挡西风的深入;东西走向的阿尔卑斯山脉利 于西风的深入;北美中部大平原贯穿南北利于冷空气的南下和 暖空气的北上;中国东西走向的阴山、秦岭、南岭等对冬季风 的阻挡明显。
③土壤:在植被一定的情况下,山地、丘陵等地形区水土 流失较严重,土层薄,土壤肥力会逐渐下降;平原区泥沙会逐 渐沉积,土层厚,有利于土壤肥力的保持。 ④自然灾害:坡度陡、地势起伏大→地质灾害如滑坡、泥 石流、塌方等,地表水停留时间也比较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