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高考冲刺卷(一)【解析】(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共11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中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华为”),研发投入大,技术发展迅速,1996年已成为国内电信设备行业龙头。
为谋求进一步发展,华为确立对外投资战略,在海外建立合资或独资的子公司:巴西(1997年)、印度(1998年)、中东和非洲(2000年)、东南亚和欧洲(2001年)、美国(2002年)。
2012年初,华为成为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制造商;目前其产品与服务已覆盖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据此回答1~3题:1.华为确立对外投资战略的目的是( )A.降低生产成本B.发挥品牌效应C.提高产品质量D.拓展国际市场2.1997年,华为对外投资时不优先选择美国的原因,主要是美国( )A.优惠政策较少B.技术水平较高C.远离原料产地D.电信设施完善3.华为在非洲建立子公司对当地的影响有( )A.加剧资源供求矛盾B.制约本土企业发展C.增加当地就业机会D.降低环境人口容量当河流流出谷口时,摆脱了侧向约束,其携带的泥沙等物质在出山口处铺散沉积下来,形成扇形堆积体——冲积扇。
冲积扇在平面上呈扇形,可分为扇顶、扇中、扇缘三部分,扇顶伸向谷口;在立体上大致呈半埋藏的锥形。
下面图1为干旱区冲积扇平面示意图,图2为湿润区冲积扇平面示意图。
据此回答4~6题:4.干旱区冲积扇形态较湿润区冲积扇形态显著的原因是( )A.干旱区人类活动少、开发少B.干旱区流水作用弱C.湿润区河流落差小D.湿润区冲积扇面积小5.干旱区绿洲易出现在( )A.冲积扇扇缘B.冲积扇扇中C.冲积扇扇顶D.山谷中6.横断山脉冲积扇易发生( )A.渍涝B.台风灾害C.旱灾D.泥石流灾害树木涂白是指用涂白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和硫磺)将树干部分涂成白色,是绿化植物养护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目的是确保绿化植物安全越冬。
近日,绿化部门对城区主要道路、景区、游园等地的树木进行了统一涂白,行道树树干刷白高度统一控制在离地面1.5米处,视觉上达到整齐划一、美观大方的效果(如图所示)。
据此回答7~8题:7.绿化部门对城区行道树涂白的目的是( )①杀菌、防止病菌感染②杀虫、防虫,减少下一年病虫害的发生③起到一定美化作用④防冻害、避免早春霜害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8.关于树木涂白的作用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效减少地面长波辐射,防止地面热量大量流失B.使得树干白天和夜间的温差不大,减少树皮开裂C.使得树木萌芽和开花提前,以躲过早春低温冻害D.增加树木对阳光的吸收率,减少冻害发生的概率地下生物量是指地下单位面积内实存生活的有机物质(干重)总量。
下表为某地区三个观测点的基本概况,下图为这三类植被地下生物量垂直分布图。
据此回答9~11题:9.该地最有可能是( )A.武夷山B.大兴安岭C.喜马拉雅山D.祁连山10.ⅠⅡⅢ分别表示( )A.I为山地草甸B.Ⅱ为山地荒漠草原C.Ⅲ为高寒草原D.以上皆不是11.山地草甸地下生物量最大的季节为(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6分)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12~13题为必考题,各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14~15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共56分)(一)必考题:共46分。
1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4分)比尔卡班巴(Vilcabamba),意为“神圣的平原”,是南美赤道国厄瓜多尔南部小镇,为世界著名的长寿之谷,小镇处于安第斯山脉中段近大陆分水岭的山谷中,面临太平洋,海拔为1 500米,终年气温为18℃~24℃,湿度68%,无明显季候风,小镇风景秀丽,常见清澈溪流,溪中富含镁、钙等营养元素。
当地居民以玉米、芋头、豆类、小米等为主食,肉食少;没有代步工具;没有机器劳动,老少脚力惊人,喜欢劳动,无金钱概念。
芋艿,营养价值丰富,为多年生块茎湿生草本植物,叶盾形肥大,株基部缩茎可累积养分肥大呈肉质球,即“母芋”,母芋生“子芋”,子芋生“孙芋”。
芋艿性喜温和湿润,生长适温20℃以上;为短日照草本,较耐荫,具有水生性,不耐旱,对土壤适应性广。
(1)分析比尔卡班巴高原谷地芋艿种植的气候优势。
(6分)(2)分析比尔卡班巴“神圣的平原”上河道河曲的成因。
(6分)(3)分析比尔卡班巴河曲发展变化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
(6分)(4)分析小镇比尔卡班巴形成“长寿之谷”美誉的原因。
(6分)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速生桉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雨林,其特点之一是“疯长”,快速生长期可达十年,国外桉树轮伐周期一般超过3年。
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起开始大规模引种。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速生桉人工林遍布于山坡。
该区也建立了大规模林浆纸一体化的造纸工业生产基地。
但近年来,该区各地却掀起了“禁桉”风潮:当地民众认为大规模种植速生桉可能引发生态灾难。
下面两图为我国桉树主要种植区及广西某地两种经济效益相近的速生桉产业模式图。
(1)指出我国桉树种植区的分布特点并说明原因。
(4分)(2)试分析我国云南地区种植桉树的不利自然条件。
(4分)(3)大规模、高密度速生桉种植常致林下“寸草不生”,试分析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6分)(4)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指出广西某地在两种速生桉产业模式中,最可能选择的模式并阐述理由。
(8分)(二)选考题:共10分。
请考生从14、15两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4.【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普吉岛热带风光迷人,旅游资源丰富,被称为“安达曼海上的一颗明珠”。
北欧居民喜爱“日光浴”,每年圣诞期间,大量的北欧游客云集普吉岛。
下图示意普吉岛位置及周边地理事物分布。
分析圣诞期间普吉岛吸引大量北欧游客的原因。
(10分)15.【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具有自组织性与动态平衡性,与人类自身“共生共荣”。
“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使生态要素合理配置。
贵州省政府扶持贫困山区农民,将山区坡耕地建设为石坎梯高标准农田,成为精准扶贫的成功案例。
石坎梯田就是用石头砌田埂进行农田改造。
如图为贵州省石山区威宁县石坎梯高标准基本农田。
分析威宁县建设石坎梯田的自然原因及其主要作用。
(10分)高考冲刺卷(一)1.D2.B3.C 第1题,由材料可知,华为公司研发投入大,技术发展迅速,1996年已成为国内电信设备行业龙头,在国内市场所占份额较高,为谋求进一步发展,向外投资。
因此其确立对外投资战略的目的是拓展国际市场。
第2题,由材料可知,华为投资起点选在了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而没有在欧洲及美国投资建厂,是由于欧洲及美国技术水平高,华为竞争优势不明显。
第3题,华为集团为技术导向型企业,对于资源的需求量小,在非洲建厂不会加剧资源紧张,选项A错误。
非洲经济发展落后,华为建设子公司可以促进当地电信产业的发展,选项B错误。
华为子公司的建立可以增加当地就业机会,选项C正确。
电信产业的发展,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高环境人口容量,选项D错误。
4.B5.A6.D 第4题,干旱地区,降水稀少,河流的水量较小,流水作用较弱,故B项正确。
第5题,绿洲分布在干旱地区水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冲积扇的扇缘位置,有地下水分布,且地势较平坦,绿洲容易出现,故A项正确。
第6题,横断山脉位于我国西南山区,地质构造复杂且不稳定,地势崎岖,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多地质灾害,故D项正确。
7.C 8.B 第7题,行道树涂白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和硫磺,可以起到杀菌、杀虫和防冻害的作用;从材料中可看出涂白可起到美化作用,故C项正确。
第8题,树木涂白不会影响地面辐射,不会影响气温,因此也不会影响树木萌芽和开花时间;树木涂白可以反射阳光,减弱树干吸收太阳辐射,使得树干白天和夜间的温差不大,减少树皮开裂,故B项正确。
9.D 10.A 11.C 第9题,读图分析可知,该地在海拔3 445m的高度有高寒草原的分布,说明该地海拔超过3 000米,大兴安岭海拔在 2 000米以下,故B排除;武夷山脉位于我国的东南地区,降水丰沛,主要分布森林植被,不会存在山地荒漠草原自然带,A错误;喜马拉雅山脉由于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在海拔2 000~3 000米高度,降水较多,主要为森林植被,因此C错误。
祁连山位于西北地区,降水较少,山麓地带由于降水少多荒漠,受地形抬升,降水随海拔升高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植被呈山地荒漠草原—山地草甸—高寒草原的变化规律,故D正确。
第10题,图示Ⅰ,表层生物量大量集中,向下生物量急剧减少,符合山地草甸的分布特点,故A正确;图Ⅱ,地下生物量相对较多,且多数集中于表层,因此该图示符合高寒草原的特点,B错误;图示Ⅲ,植被密度较小,地下生物量较小,而且根系向下延伸幅度较大,表层地下生物量较少,因此符合山地荒漠草原分布特点,故C错误。
第11题,根据生物的生长分析,春季植被开始生长,根系开始延伸,不是生物量最大季节,A错误;夏季是生长旺季,根系延伸快,生长量大,生物量还在积累,并非最大,B错误;秋季生物停止生长,根系发达,生物量达最大,C正确;冬季植被开始枯萎,地下生物开始减小,D错误。
12.解析:第(1)题,比尔卡班巴高原谷地芋艿种植的气候优势要结合芋艿生长习性及高原谷地的气候特征进行分析,芋艿性喜温和湿润,生长适温20℃以上;为短日照草本,较耐荫。
具有水生性,不耐旱。
而比尔卡班巴处于安第斯山脉中段近大陆分水岭的山谷中,面临太平洋,海拔为1 500米,纬度低,海拔高,终年气温为18℃~24℃,湿度68%,湿度大,无明显季候风。
该地无明显的旱涝、寒潮等气象灾害,气候条件适合芋艿种植。
第(2)题,比尔卡班巴“神圣的平原”上河道河曲的成因要结合地质作用进行分析。
首先,该地位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地壳抬升、断裂,形成高原裂谷。
从外力作用来看,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大量砂砾、泥沙堆积形成河谷平原,河谷平原流速较慢,受地转偏向力及地形影响,侧蚀河岸,摆动成河曲。
第(3)题,比尔卡班巴河曲发展变化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有利方面主要从河道变化对土壤、水源及生物的影响分析。
不利影响主要是由于河道变化,会淹没原有农田。
第(4)题,比尔卡班巴形成“长寿之谷”美誉的原因主要从气候、环境、水源水质、食物及交通条件等方面分析。
从水源水质来看,小镇风景秀丽,常见清澈溪流,溪中富含镁、钙等营养元素,有利于人们身体健康;从气候来看,终年湿润,有利于长寿;从食物来看,当地居民以玉米、芋头、豆类、小米等为主食,肉食少,低脂肪,粗纤维多,有利于肠道健康;从交通来看,多步行,体格健壮等都有利于人们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