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钢结构施工方案
2.1施工准备
(1)所采用的钢材、焊接材料等品种、性能应符合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并有质量合格证明文件。
(2)钢结构的建造以施工图为依据,施工中各个工序严格按照图纸要求及工艺要求进行。
(3)钢材的堆放:钢材堆放在仓库内,合格钢材应按品种、牌号、规格分类堆放。
在最底层垫上道木或石块,防止底部进水,致使钢材锈蚀。
2.2放样
(1)钢材下料前应精确放样,小构件应制作样板。
制作样板时应按施工图及施工工艺要求确定尺寸。
(2)所有构件应按照细化设计图纸及制造工艺的要求,进行放样,核定所有构件的几何尺寸。
放样检验合格后,按工艺要求制作必要的角度、槽口、制作样板。
2.3切割与钢材矫正
(1)切割前应将钢材表面的浮锈及赃物清除干净,切割后的部件边缘要整齐,避免出现毛刺及缺棱等缺陷。
(2)切割应尽可能采用自动或半自动气割机进行,如用手动气割时,应尽量使部件尺寸准确、边缘整齐。
(3)钢材矫正一般为机械矫正和火焰矫正,机械矫正方法:一般应在常温下用机械设备进行,如钢板的不平度可采用七辊矫平机校平,H梁的焊后角变形矫正可采用翼缘矫正机,但矫正后的钢材,表面上不应有严重的凹陷凹痕及其他损伤。
火焰矫正方法:火焰矫正是材料的被加热温度约为850℃(Q345材料),冷却时不可用水激冷。
热加工时在赤热状态(900—1000℃)下进行,温度下降到800℃之前结束加工,避开蓝脆区(200—400℃)。
热矫正时应注意不能损伤母材。
2.4钢结构组装
(1)对所有半成品部件均按施工图进行校对,检查质量合格后方可使用。
(2)部件在组装前施焊部位必须进行除锈、油漆及污物。
(3)按放线位置组装腹板及肋板并点焊牢固,组装顶板后,才能整体焊接,以减少焊接变形。
(4)整体组装采用吊车吊装,在吊装过程中必须保护好构件,最好用吊装带吊装,如采用吊装钢丝绳,应在每次起吊时检查钢绳有无断股,如果有断股的立即更换。
吊装索必须检查合格后,才能使用。
索具绑扎必须按要求正确绑扎牢固。
(5)起重吊装作业,由专人统一指挥,安排1人专职指挥起重机,严禁违章起吊,使用起重机械,必须经培训合格的工人操作。
(6)自组装开始,应保证组装节点和中心线位置正确,在组装过程中随时进行检查,如发现个别节点和位置不正确时,应立即调整,并应符合设计要求。
2.5焊接
(1)施工前对首次采用的钢材、焊接材料,焊接方法、焊接后热处理等确定焊接工艺。
(2)H型钢在焊接前,应在H型钢的两端头设置“T”形引弧板及引出板,引弧板及引出板长度应大于或等于150mm,宽度应大于或等于100mm,焊缝引出长度应大于或等于60mm。
引弧板及引出板要用气割切除,严禁锤击去除。
(3)对于对接接头、T形接头和十字接头坡口焊接,在工件放置条件允许或易于翻身的情况下,宜采用双面坡口对称顺序焊接。
(4)对双面非对称坡口焊接,宜采用先焊深坡口侧部分焊缝、后焊浅坡口侧、最后焊完深坡口侧焊缝的顺序。
(5)宜采用跳焊法,避免工件局部加热集中,先焊中间再焊两边;先焊受力大的杆件再焊受力小的杆件;先焊受拉杆件再焊受压杆件。
2.6钢结构涂装工艺
(1)钢结构表面处理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节点的喷砂;H型钢构件的抛丸和喷砂;钢板的抛丸或喷砂等。
(2)清除金属表面的灰尘等余物;钢构件应无机械损伤和不超过规范的变形;焊接件的焊缝应平整,不允许有焊瘤和焊接飞溅物;安装焊缝接口处,各留出50mm用胶布贴封,暂不涂装。
(3)本工程防腐施工拟采取无气喷涂的方式,在小面积的情况下采用刷涂施工。
(4)在每一遍通涂之前,必须对焊逢、边角和不宜喷涂的小部件进行预涂。
预涂使用通涂的同类油漆并用扁刷或圆刷进行施工。
在预涂的同时,用相应的工具或设备对构件进行保护。
(5)按设计要求的顺序进行施工。
即先涂底漆、再涂中间漆、最后涂面漆。
要求喷铝的则先电弧喷铝、再涂中间漆、最后涂面漆。
(6)一道漆涂装完毕后,在进行下道漆涂装之前,一定要确认是否已达到规定的涂装间隔时间,否则就不能进行涂装。
如果在过了最长涂装间隔时间以后再进行涂装,则应该用细砂纸将前道漆打毛后,并清除尘土、杂质以后再进行涂装。
2.7质量控制要点
(1)各施工过程如钢板下料切割,各部件和零件组装,构件预拼组装都需有专业放样工在加工面上和工装上进行精确放样。
放样后须经检验员检验,以确保零件、部件、构件加工的几何尺寸、形位公差、角度、安装接触面等的准确无误。
对较小、较为简单的板、管材在无数控切割必要的情况下,采用人工划线、号料。
(2)预埋件的规格、数量、安装位置及构件接点、连接点焊缝是否符合要求。
(3)钢构件应符合设计要求、规范的规定。
运输、堆放和吊装等造成的钢构件变形及涂层脱落,应进行矫正和修补。
(4)钢结构表面应干净,结构主要表面不应有疤痕、泥沙等污垢。
(5)当钢构件安装在混凝土柱上时,其支座中心对定位轴线的偏差不应大于l0mm。
(6)钢材表面质量检验。
无论是扁钢、钢板和型钢,表面均不允许有结疤、裂纹、折叠和分层等缺陷,钢材表面的锈蚀程度,不得超过其厚度公差。
(7)所有焊缝100%的目视检查,对一级焊缝进行超声波(UT)检验,确定是否存在裂缝、夹渣、气孔、焊瘤、未填补的凹洞、凸出的焊道是否按规定加工使之光滑、渣或铁屑是否已清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