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秋期末成专《实用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南重庆电大巴南分校课程辅导教师谭昌明一、复习应考基本要求本课程期末复习指导适用范围为重庆电大成人教育专科行政管理方向和服装设计专业的选修课程。
本课程考试命题依据的教材采用许燕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实用心理学》(2006年12月第2版)。
通过本次考试,了解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内容、重点和难点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还考察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是否注意了理解和记忆相结合,理解和运用相结合。
(一)考试范围: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实用心理学》课程的教案大纲、教材、实施意见。
(二)考核方式。
本课程由重庆电大组织考试,考试成绩按照本次考试成绩,计入课程总成绩。
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按满分100分。
(三)考试形式:开卷笔试,考试时间90分钟。
(四)试卷类型:考题类型及分数比重大致为:名词解释(10%);不定性选择题(20%);简答题(40%);论述题(30%)。
二、复习应考资料及其使用本学科本次考试有下列3种资料,可供学员复习应考用。
(一)本期巴南电大教案平台上挂的重难点分析,请各位学员一定要引起重视。
(二)本期课程辅导教师整理出了期末复习指导,对复习应考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请大家认真用好这份资料。
(三)教材三、复习考试重点辅导根据重庆电大期末复习指导意见,结合我校学员情况,对本期复习应考重点练习辅导作如下分析辅导。
第二部份期末复习指导第一章心理学及其应阿用熟练掌握: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P3熟练掌握:知觉的特性;错觉的运用。
P41第三章意识与注意熟练掌握:注意的品质;注意规律的运用。
P61第四章记忆与学习熟练掌握:学习策略与方法;遗忘规律和克服遗忘、增进记忆的方法。
P87第五章思维熟练掌握: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和培养。
P104第六章情绪熟练掌握:情绪的表达;情绪的调节。
P130第七章动机与行为熟练掌握: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社会性动机。
P137第八章能力差异熟练掌握:能力发展差异;影响能力的因素。
P169第九章人格差异熟练掌握:人格形成的原因P191第十章社会认知熟练掌握:自我完善;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及运用(重点是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
P202第十一章社会行为熟练掌握: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P224熟练掌握:心理健康的标准;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P250第十三章心理咨询与治疗熟练掌握:心理治疗(重点是行为主义疗法、人本主义疗法、认知疗法)P275第十四章心理发展与社会化(略)第十五章职业选择和生涯规划熟练掌握:生涯规划与生涯辅导;职业选择的影响因素P316-329第三部分综合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心理学P32.观察法P153.实验法P164.知觉的恒常性P37 5.注意的转移P636.随意注意P647.元认知策略P898.聚合思维P989.成就动机P14410.气质P18511.人格P17912.依从P23813.从众P236 14.心理健康P250 15.人格障碍P26316.心理治疗P27517.心理发展P29318.生涯辅导P334二、不定项选择题1.突然的敲门声,打断人的思路,属于(B)的干扰。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C.随意后注意 D.注意的动摇2.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它表现为( C )。
A.中间稍快 B.中间稍慢C.先快后慢 D.先慢后快3.学习者利用原有经验进行新的学习,理解新的信息,这种学习属于(C)。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C.意义学习 D.机械学习4.人们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出发,寻找多种可能性答案的一种思维活动,属于下列哪种类型的思维?(C)A.常规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C.发散思维 D.创造性思维5.会骑自行车的人,一下了很难骑好三轮车,这种现象的发生,主要是受了(D)的影响。
A.定势 B.正迁移C.原型 D.负迁移6.人类具有的五种基本情绪是(C)。
A.羞耻、愤怒、恐惧、同情、快乐B.悔恨、快乐、悲哀、厌恶、痛苦C.愤怒、恐惧、快乐、悲伤、痛苦D.愤怒、喜欢、恐惧、羞耻、厌恶7.“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受一个人的(B)影响。
A.激情 B.心境C.应激 D.以上一个也不是8.一般来说,( A )强度的动机,解决问题效率最高。
A.中等 B.弱C.强 D.B和C都是9.记忆正确的基本过程是(B )。
A.编码、提取、存储 B.编码、存储、提取C.提取、编码、存储 D.存储、提取、编码10.属于马斯洛需要理论内容的有( A B D)。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C.成功需要 D.尊重需要11.以人的整个生命历程作为研究对象的是(C)。
A.生理心理学 B.实验心理学C.发展心理学 D.人格心理学12.“一心二用”即注意的分配是( A )。
A.有条件的 B.无条件的C.不可能的 D.以上一个也不是13.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C)。
A.指向和选择 B.集中和紧张C.指向和集中 D.集中14.教师用带颜色的粉笔标出黑板上的重点,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是利用知觉的(A)。
A.选择性 B.整体性C.恒常性 D.理解性15.在感知事物时,人总是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它,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它确定的含义,称为知觉(D)。
A.选择性 B.整体性C.恒常性 D.理解性16.将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其依据的标准是(C)。
A.知觉能否正确反映客观事物B.在知觉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感觉器官C.知觉反映事物的特性D.知觉是否有目的、有计划17.“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是感觉的(A)现象。
A.适应 B.对比C.后象 D.感受性18.在人为的控制条件下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研究该变量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心理学研究方法是(D)。
A.观察法 B.访谈法C.测验法 D.实验法19.精神分析理论是由(B)提出来的。
A.艾利斯 B.弗洛伊德C.马斯洛和罗杰斯 D.斯金纳20.母性动机是一种( B )。
A.社会性动机 B.生理性动机C.物质性动机 D.交往动机21.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叫(C)。
A.定型B.第一印象C.刻板印象D.光环效应22. 智力是指(D )。
A.思维能力B.特殊能力C.理解力D.认知能力23.以下属于一般能力的有(A B C)。
24.“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话体现了人格的(B)A.社会性B.独特性C.稳定性D.整体性2 5.( C )是人格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是人格中最本质、最核心的部分,是区别一个人与众不同的明显的和主要的差别所在。
A.气质B.能力C.性格D.情绪26.高级神经活动属强而平衡、不灵活型,与其对应的气质类型是(B)A.多血质B.粘液质C.胆汁质D.抑郁质27.思维灵活、行动敏捷、对环境适应力强、但缺乏耐心、稳定性差的气质类型是(B )。
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28.人格特质理论最早是由(D)提出的。
A.盖伦B.希波克拉底C.柏尔曼D.奥尔波特29.影响职业选择的因素主要有(A B C D E )。
A. 性格B. 能力C. 职业兴趣D. 职业价值观E.环境因素30.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称为(A )。
A.自我B.镜中自我C.理想自我D.社会自我31.( A )被称为精神病中的“感冒”。
A. 抑郁症B. 焦虑症C. 恐惧症D. 强迫症32.在人生的某一时期,因缺少引发某一心理特征或行为的环境,而致使这一心理或行为永远不能产生,这个时期称为行为的(D)。
A.印刻 B.最近发展区C.敏感期 D.关键期33.下列属于成人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有( D )。
A.适应现实生活B.自尊、自爱、奋发向上C.乐于交往,有良好的人际关系D.仍像幼儿那样天真幼稚34.按照皮亚杰的观点,童年期儿童的思维处于(B)。
A.前运算阶段B. 具体运算阶段C.感知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35.柯尔伯格的儿童道德发展第三阶段是(B)。
A.以服从与惩罚为定向B. 以“好孩子”为定向C.以法律和秩序为定向D. 以法定的社会契约为定向36.心理动力理论是由( B )创建的。
A.艾森克B.弗洛伊德C.麦独孤D.拉扎洛斯37.行为疗法有( A C D)等方法。
A.放松疗法B.释梦C.系统脱敏法D.厌恶疗法38.人本主义心理治疗最有代表性的疗法是( C )。
A.理性情绪疗法B.代币法C.来访者中心疗法D.阻抗39.下面哪种疾病属于躯体形式障碍。
(D)40.个人由于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态度,在认知或行为上与多数人趋于一致的现象叫做( A )。
A.从众B. 服从C.去个性化D.依从三、简答题(一)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1.考核知识点: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2.解答要点: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心理现象就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人类的心理现象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1)认知过程与学习:认知过程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揭示事物的意义、作用和规律,使人获得知识的过程。
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心理过程,与人类心理过程紧密相关。
(2)动机与情绪:人们的任何活动都是有内部原应的。
动机是推动人们活动的内在动力,情绪是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人们对事物的不同态度,产生了满意,厌烦等情绪。
(3)心理特征:就是体现心理差异的现象,包括能力与人格,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高低的心理特征。
(4)社会心理与心理健康:人作为社会成员体现了很强的社会性,个体中的人和社会中的人存在不同的心理现象。
(5)心理发展与职业规划:心理发展涉及人生从出生到衰竭过程中的心理规律,年龄特征及心理发展关键期是发展心理的主要特点。
(二) 什么是感觉?什么是知觉?感觉和知觉的关系是什么?1.考核知识点:(1)什么是感觉?什么是知觉?(2)感觉和知觉的关系2.解答要点:(1) 感觉是大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其个别属性的反映。
(2) 知觉是大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反映。
(3) 感觉和知觉的关系:因此,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知觉的基础。
②但感觉和知觉之间也有很大区别:首先,从生理机制看,感觉是单一感官活动的结果,而知觉是多种感官协同活动的结果。
其次,由感觉到知觉要经历一个主观选择的过程。
最后,感觉和知觉是两种不同的心理过程。
(三)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一)本题考核的知识点:人格成因(二)解题思路: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主要有:1.生物学因素;2.家庭环境因素;3.早期童年经验;4.学校教育因素;5.社会文化因素;6.自然物理因素。
(三)注意:对以上要点进行简要说明。
(四)竞争、合作的优缺点各是什么?(一)本题考核的知识点:竞争与合作的优缺点(二)解题思路:竞争是指不同个体为了同一个目标展开争夺,使行为的结果对自己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