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甘薯栽培技术

甘薯栽培技术


1.花冠;2.雌蕊(1)柱头 (2)花柱 (3)子房; 3.雄蕊(1)花药 (2)花丝;4.花萼;5花柄
1.果实;2.种子
二、甘薯的生长时期 (一)生长前期
从栽秧到茎叶封垄为生长前期(发根分枝结薯期)。包括扎 根缓苗和分枝结薯两个生长阶段。春薯栽后3~4d开始扎根,8 ~10d心叶开始生长,为返青期。30d开始生长分枝(团棵), 根系基本完成,发根量占70%~80%,块根已形成。35~45d 块根开始膨大。夏薯栽后1~2d扎根,5~6d返青,20d左右开 始生长分枝并形成块根,30d左右块根开始膨大。当茎叶基本 盖满全田时,称为封垄期。封垄期,单株有效薯数基本稳定。 华北地区春薯需经历60~70d,夏薯40d。
二、甘薯的起源、传播与分布 (一)甘薯的起源和传播 甘薯[Ipomoea batatas(Lam.)L.]属旋花科,甘薯属,
甘薯种,又称白薯、红薯、山芋、地瓜等,原产于美 洲的中部或南美洲的西北部的热带地区,于15世纪传 入欧洲,16世纪传入亚洲与非洲。16世纪末 (明朝万 历年间)传入我国。最初在福建、广东栽培,并向浙 江、山东、河南等地逐渐传播开来。
由种子生长的根分为主根和侧根两种,甘薯种子在生产中利用 的很少。由薯苗或茎蔓生长的根均称为不定根。根据不定根的发 育情况可分为纤维根、柴根和块根三种类型 。
l.纤维根(吸收根):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养分。主要分 布在30cm左右的土层内,深的可达lm以上,具有很强的吸水 能力。
2.柴根(梗根或牛旁根):形状细长,粗细均匀。它是消耗养分 和水分的根,无经济价值。它的形成反映了栽培条件的恶化, 栽培上忌生柴根。
近年来,甘薯栽培面积稳定在600万公顷左在,平 均单产 (折粮食)达到3400kg/hm2以上。种植面积较大 的省市有四川、重庆、河南、山东、广东、安徽等, 均在45万公顷以上。山东省单产最高,平均每公顷达 5000㎏以上,其次是安徽、广东、河南、四川、重庆 。
第二节 甘薯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一、甘薯的形态特征 (一)根
1.北方春薯区 。 2.黄淮海流域春夏薯区 3.长江流域夏薯区 4.南方夏秋薯区 5.华南秋冬薯区
三、甘薯生产概况 据国际马铃薯中心1995~1997年的统计资料分析,
全世界约有111个国家或地区栽培甘薯,年均栽培面 积904.6万公顷,块根单产1吨/公顷。我国年均栽培面 积616万公顷,居世界首位;块根单产l9吨/公顷,仅次 于日本、韩国居第三位。
3.三角形或戟形(1)深单缺刻 (2)浅单缺刻
(四)花、果实、种子 我国北纬230以南,一般品种能自然开花;在 我国北方 则很少自然开花。甘薯是异花授粉 作物,花单生或若干朵集成聚伞花序,花型如 漏斗状。有雄蕊5个,花丝长短不一,花粉囊 分为两室。雌蕊1个,柱头球状分2裂。果为葫 果,球形或扁球形,每果有种子1~4粒,种皮 褐色。
3.块根:为贮藏根,贮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灰分和多种 维生素。块根多生长在5~25cm的土层内。块根形状因品种、 栽培条件不同而不同。一般有纺锤形、圆筒形、椭圆形、球形 和块状形。
块根上有纵沟和根眼(或称根痕)。块 根皮色因品种而异。有紫、粉红、黄、黄白、 白筹。同一品种因不同土壤条件和栽培季节 (春薯和夏薯)及不同生长阶段,皮色亦不尽相 同。块根肉色有橘黄、橘红、蓝、黄白、白 等,个别品种带紫晕。肉色深的含胡萝卜素 较多。块根的皮色和肉色是鉴别品种的主要 特征。
甘薯栽培技术
2011农学
甘薯
第一节 概 述
一、甘薯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 1.甘薯具有高产稳产的特性。 2.甘薯含淀粉约20%、糖分3%、蛋白质2.3%、脂肪0.2%及钙 、磷、铁等无机盐类,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及维生素C、维生素 B1、维生素B2、尼克酸等。 3.甘薯是重要的饲料作物 。晒干的甘薯茎叶中含粗蛋白 17.1%,粗脂肪3.9%,无氮抽出物33.4%,粗灰分8.9%。 4.薯根、茎叶或加工后的副产品(粉渣、糖渣、酒糟等),通 过青贮或加工成混合饲料及发酵饲料,可以延长畜、禽饲料供 应期。 5.重要的能源作物。可以生产淀粉和酒精,制造葡萄糖、果 糖、粉丝、罐头、味精、酶制剂、抗生素和各种淀粉衍生物等 产品。广泛用于化工、医药、食品、纺织、染料等工业部门。
春薯生长前期,气温低,雨水少,茎叶生长缓慢,生长中 心为根系;到分枝结薯阶段,茎叶生长加速,同化产物增多, 外界条件有利于块根膨大,出现第一次膨大高峰。夏薯栽后即 进入高温多雨季节,根茎叶的生长及块根的形成和膨大速度都 比较快。
(二)生长中期 茎叶封垄到茎叶生长量达高峰。此期处在高温、
多雨、光照不足、温差小,同化产物多分配于地上部 ,茎叶生长快,块根膨大较慢,以生长茎叶为主的时 期;此期末,茎叶生长量均达最大值。春薯栽后70~ 1lOd(7月中~8月下);夏薯在栽后40~70d(8月上 到9月上)。
(二)茎 甘薯的茎蔓生。茎节有不定根原基。甘薯蔓的长
度因品种而异。长蔓型品种,春薯蔓长在3m以上, 夏薯在2m以上;中蔓型品种,春薯蔓长为1.5~3m, 夏薯为1~2m;短蔓型品种,春薯蔓长在1.5m以下, 夏薯在lm以下。茎色分为绿、紫、褐或绿中带紫色等 。光照强或生长速度缓慢时茎色较深。甘薯顶芽含植 物生长激素较多,顶端生长优势强,蔓尖栽夏薯有利 增产。
(三)叶 甘薯品种间叶形分为心脏、三角与掌状等。 叶缘分全缘、带齿、浅单缺刻、浅复缺刻和的主要特征之一。叶片背面的叶脉颜色,分淡红、 红、紫、淡紫和绿色等。叶柄基部色分为紫、褐、 绿色等,叶脉色和叶柄基色是识别品种的标志。
1.掌状形(1)深复缺刻 (2)浅复缺刻 ; 2.心脏形(1)带齿 (2)全缘;
(二)甘薯的分布
甘薯在世界上主要分布在北纬400以南。亚洲的栽 培面积最大,占80%以上,其次是非洲(12%左右)和 美洲 (4%左右)。我国栽培面积占世界首位,其次是 印度尼西亚、越南、印度、古巴、巴西、日本、巴基
斯坦及关国等。我国甘薯主产区在黄河下游、长江中
、下游和东南沿海各省,按其气候条件及栽培制度等 特点,可分为五个产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