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古人将传授知识和传授道德作为教师的两个基本职责,教师的这种双重职责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白天耕耘于心灵的沃野,夜晚于陋室清灯下苦读批阅。

三尺讲台,关系未来。

讲好每一堂课,批改每一道作业,是我们应尽的职责。

常说一个好校长首先是一位优秀的教师,因此这次我想和大家探讨的是优秀教师如何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一、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概述教书育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从广义来说,教书育人是指学校全部教育教学工作、管理工作和服务工作,都是为国家和人民培育人才;狭义的教书育人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教书,又要育人。

教书是指教师向学生传授系统、分类的科学、文化知识、训练技能和技巧,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教学生学会学习;育人是指教师在教书过程中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以身示范,帮助学生树立科学进取的人生观、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个性品质,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学会做人。

"教书"和"育人"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

教书的根本目的是"育人",育人的重要途径是教书。

学校以教为主,学生以学为主。

教师一方面将思想品德教育寓于各门学科教学之中,通过教书、传授知识来育人,另一方面通过以身示范、言传身教来教育学生,影响学生,使学生健康成长。

没有只教书不育人,或只育人不教书的教师,也要纠正只重教书,不重育人的错误倾向。

为人师表,是指教师用自己的言行做出榜样,成为学生学习和效法的楷模和表率,即做到“学为人师,行为是范”。

为此,教师无论何时何地都必须在思想品德、学识才能、言语习惯、生活方式和举止风度等方面“以身立教”,成为学生的表率。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此话指出了教师对学生表率的巨大作用。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对学生的精神世界起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这就要求教师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

孔夫子说教师身教重于言教,这是因为教师的形象在学生心中是高尚的,是他们的楷模。

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要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人师表。

总之,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要想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样的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样的人。

二、教书育人必须正确处理好三对矛盾教书育人是“教”与“学”双向结合,双边活动的过程,是充满矛盾的辩证发展过程。

要做好教书育人工作,最主要的是要正确处理好三对矛盾:一是教书与育人的矛盾。

就是说,教师既要认真传授科学知识,又要注重思想教育,克服“分家论”、“自发论”、“代替论”的“两张皮”倾向,要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主要应把握这样三点:第一,寓思想教育于传授知识之中。

我们所讲授的知识中,一般都包括科学性因素和思想性因素两个方面,要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构成完美的统一。

这里所说的思想性因素,应当包括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思想品德、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科学的思想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教师要善于挖掘蕴藏在所授知识中深刻的思想性内容,并加以正确的提示和阐述,要运用自如,而不能牵强附会、生拉硬扯。

第二,寓思想教育于各个教学环节之中。

除了课堂讲课之外,还有辅导答疑、考试考查、批改作业、课外活动、毕业实习等环节,我们都应当把它作为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机会和有力手段。

学生在这些环节中,既能够表现出他们掌握知识的深广程度,又能够表现出他们的立场、观点和思想感情,还可以看出他们的智慧和才华,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还可以启迪他们独立思想、勇于创新、乐于奉献、敢于竞争的精神。

教师对上述各个环节严肃认真的处理本身,就能给学生提供很好的示范,对培养学生的责任感、纪律性和职业道德都有很大的好处,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第三,寓思想教育于师生的交往之中。

师生关系除了表现在教学环节之外,更多的表现在师生平日的交往之中,以个别谈心作为主要交往方式。

通过谈心,可以交流思想观点,增进师生感情。

师生之间的亲密谈心,内容广泛多样,大至对国内外形势、对当前改革的看法,及一些学术观点的交流,小至个人爱好志趣、追求向往、家庭生活等等。

友好的交谈,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以诚相待,能够收到课堂上难以得到的良好效果。

有时学生可以提出各种知识性,哲理性很强的问题,要求教师给以解答,这就充分地说明了教书必然育人,育人需要知识的深刻道理。

二是爱护学生与严格要求的矛盾。

学生是教师教育的对象,爱护学生就是正确处理教师职业关系中的主要矛盾,是实现教书育人目的的关键。

教师对学生的爱护,最主要的是教给学生应有的科学知识和做人的道理。

爱护之情体现在严格要求之中,不严格就体现不出爱护,迁就纵容学生,等于误人子弟。

名曰爱之,实则害之。

怎样把爱护和严格统一起来呢?概括起来,要做到“熟”、“准”、“强”。

所谓“熟”,就是亲近学生,熟悉学生,掌握他们的家庭状况、社会关系、优点长处、缺点弱点、爱好个性、思想特点等,做到心中有数。

所谓“准”,就是要有明确的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

在讲授知识时,掌握学生的知识基础,弄清楚从哪里作起点,最高要求应达到什么程度;在思想教育过程中,明确从哪些方面进行。

所谓“强”,就是教育性要强,所讲授的知识必须是正确的、有用的、先进的;所进行的思想教育内容应当是有说服力、感染力、鼓舞力的。

三是言教与身教的矛盾。

就是说,利用学生具有天然“向师性”的特点,教师在教书育人中,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身教重于言教。

身教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活生生的榜样,身教可以增强学生对教师所授知识的信念,加深学生对接受教育的感受,从而转化为他们的本领和技能。

正确处理言教与身教的矛盾,要认真把握三点:第一,言行一致,身体力行。

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率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做的,教师带头不做。

第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教师职业的特点就是以人格来培养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这就决定了教师的言行要有很强的典范性,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能力去影响、感染学生。

作为教师要有一种为人师表的形象,以便让学生鉴别和模仿。

第三,严于律己,勇于自责。

高明的教师也不可能事事通,精明的脑瓜也不可能样样懂。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师也会有缺点、失误和不足之处。

教师做错了事,要敢于承认,善于改正。

这样不但不降低威信,反而会提高威信。

教师知错改错,勇于自责,也能给学生以具体生动的教育,让学生懂得事物具有双重性以及错误一旦被认识和改正就可以转化为正确的客观真理。

三、让教书育人成为一种生命状态让教书育人成为一种生命状态,带着质朴、踏实埋头走路,也许,有利于发现、发挥教师的优势。

由于每个人的经历、追求、文化背景、职业等的不同,生命呈现出各种不同的状态,而生命状态的差异,折射出不同的人生轨迹。

不管是自己选择,还是家人选择,既然已经当上了老师,唯有“认真”对待,才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美好的年华,才能真正使美好年华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1、教师的职业:让自己和学生同时享受快乐人要高高兴兴地活着,育人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改变人的苦乐观。

有些无法选择的事情就要放得下。

我们的出生是无法选择的。

你就不能老是想,要是我出生在省长家那多好啊!这是自寻烦恼。

我们无法在空间上、时间上选择,但我们能选择一个乐观进取的自我。

我们活在哪段,就要看到哪段的明亮处,而不是阴暗处。

当你面对自己的职业,应当把它看成这是自己一个宏大的事业。

人与岗位,好比是娘与孩子。

娘为孩子付出得太多了,因此,孩子总是自己的好。

人家的孩子再好,你再爱,又有什么用?爱也白爱。

从利益上来说,活在哪,爱在哪。

一定要爱自己脚下这一片生存的土地。

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你得眼睛向内,提高素质,等待机遇。

有人说我练了十年内功了,可机遇还不来,不是白练了?我说,你没有吃亏,你好比是一头大马拉着一辆小车,你这一生不是挺轻松吗,悠哉游哉的,多逍遥自在啊。

有人看什么都是“没意思”。

那是因为他总是用没意思的心态,用否定一切的心理,来看这个世界。

我们应该用有意思的心态去看待平凡的工作。

比如有个养猪的朋友,提起自己的猪场,那个自豪啊。

他去年一年赚了300多万。

人要处理好自己与自己的关系。

自己的内心思想要管理好。

要用宽容当宰相,用勇敢当将军,用勤劳当大臣,用明智当君王,那你的内心世界就能国泰民安。

反之,让狭隘当宰相,让懦弱当将军,让懒惰当大臣,让昏庸当君王,那就完蛋。

我总说,更多的人才不是被社会摧残的,而是被自我埋没的。

2、教师要学会科学的看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教育的要求将会更高,教育的高标准,首先要教师的高素质。

教师的素质提高,有一条不可忽略的要素就是如何看待人生、看待世界、看待生活、看待工作。

世界是个整体,是由若干个国家来组成;国家是个整体,是由若干个市县来组成;市县是个整体,是由若干个村寨来组成;村寨是个整体,是由若干个家庭来组成;家庭是个整体,是由若干个人来组成……。

这样看来,一个人在整个世界——地球中又占据着什么位置?更何况整个地球才是太阳系中的一个小小的成员,而太阳系在银河系中又占据着什么位置?而银河系在茫茫的宇宙中又算得了什么?由此看来,一个人在宇宙中何其渺小!人,只有找准自己的位置,才不会忘乎所似,才容易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

因此,要想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是自然的产物,要热爱自然。

人类只有爱护自然,保护生态平衡,自然才会赐福于人类。

人要经常到大自然中去,感悟人与自然的亲密,关心自然,美化自然,这样,你才会理解人生和幸福,才会生活得快乐。

(2)人与职业的关系。

要想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必须热爱自己的职业,把职业当成事业。

把平平凡凡的工作看成是宏大事业,去钻研去努力去探索。

不要见异思迁,不要得过且过。

要经常想到自己工作的重要,自身责任的重大。

只有这样,才能静下心来,排除杂念,认真探索本职工作的途径与方法,寻找规律,取得成绩。

“潜心育人,校校可成净土;忘我科研,时时能在天堂”。

(3)人与人的关系。

人要想做好本职工作,必须处理好人际关系。

不神化人。

无论任何人,都没有神化的必要。

无论职位多高,无论贡献多大,从人的角度来讲,他都是人,而不是神,决不能把人神化。

神化人的人,被人神化的人,都不会有好的下场。

不丑化人。

无论任何人,都没有丑化的必要。

无论他身份多低,无论他多么贫穷,无论他犯过多么严重的错误,他都是人。

从人的角度来讲,和我们都是平等的。

我们要尊重他们。

与他人建立互助的关系。

我们要做一个好人,不做坏人。

“好人以助人为享受,坏人以整人为快乐。

”在社会上也好,在单位里也好,在家庭中也是一样,必须以诚待人。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必须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帮助、互相谅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