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施工准备1.1.技术准备1)组织图纸会审,熟悉施工图纸中各部位的作法,对所发现的问题及无法深入了解的部位和分项作出标记,以便图纸会审时提出。
2)备齐本工程使用的规程、规范、标准、图集、法规等,配备测量、计量、3)深入了解施工现场条件,搜集施工需要的各项技术资料,包括施工场地自然条件以及现场房屋、交通运输、供水、供电、供热、通讯情况,现场地上、地下障碍物状况等资料,了解地方资源、材料供应能力及运输条件等,为编制施工技术方案准备。
4)编写本工程施工技术方案,试验计划,新技术应用计划。
如一览表。
4.1.1.本工程施工方案一览表4.1.2.本工程试验计划如下:根据北京市建筑安装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01-51-2003》所列表要求,另4.1.3.本工程新技术应用计划:本工程应用建筑业十项新技术计划如下:1.2.施工生产准备1、临时设施搭设:需要搭设的主要临时设施包括:主入口大门,主出入口警卫室,材料仓库,木工作业棚,钳修工作间,办公楼及管理人员宿舍生活区,现场少部分工人宿舍、生活区。
临时厕所等。
2、加工订货计划:进入现场后,由技术部门熟悉图纸,由经营部门了解市3、场地:施工现场应按建筑设计总平面图确定的范围和粗平标高进行平整,并做好挖填土方的平衡;拆除或搬迁施工范围内的障碍物,对需保护的建筑物、构筑物,应设保护装置。
场区地面全部采用C10混凝土硬化,厚度120mm。
硬化地面施工前,将场内排水暗沟,及污水过滤井施工完成。
4、现场临时供水:包括施工用水和生活用水,宜分开设置独立供水系统,尽可能先建成永久性给水系统的构筑物,利用永久性给水线路,以节省临时设施费用。
在方便施工和生活情况下,应尽可能缩短管线。
附:临时用水计算(1)施工用水量计算如下:现场施工用水:q1=1.05[(300×10+200×750+150×50)×1.5]/(8×3600)=8.77l/s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q2=[500×20×1.3]/(8×3600×1)=0.45 l/s施工机械用水:q3=[1.05×2×300×1.5]/(8×3600)=0.033 l/s消防用水量:本工程施工现场在25ha内,的规定,故消防用水q4=10(L/s)。
总用水量计算,因现场面积小于5ha,而q1+q2+q3+q4 =8.77+0.45+0.033=9.253;小于q4=10;故取总用水量Q= 10(L/s)。
施工主干管供水管径计算:施工用水流速ν=1.2 m/s.施工水干管供水管径:D= [4Q/(π×ν×1000)]1/2= [4×9.253/(π×1.3×1000)]1/2=0.095m,取D=100mm。
同样计算得消防管管径D=100mm5、现场临时供电:包括动力用电和照明用电,按施工高峰时的最大用电量设计,架设线路建临时变电站或变压间,向业主供电部申报用电量,有条件先修建正式工程的供电线路,为施工服务。
附:现场临时用电量计算(1)本工程施工用电量最大,施工电源的配置以满足主体阶段用电量为标准进行计算,其中施工日常室内照明用电量按6KW计算,室外照明用电量按15KW 计算,夏季考虑办公室用空调10台,每台1.5KW,食堂3个蒸饭炉,每炉按照15KW考虑,电热水器用电15KW。
(2)主要施工用电总功率计算:P计=1.1[(0.6×(51.6+61×2+54+30×3+61×2+110+1.2×6+0.8×14+7.5×2+1.5×6+35×5+38×2+75×2+5.5×3+3×3+3×3+3×3+3×3+1.5×10+15×3+15) +0.8×6+15×1)]=761KW(3)本工程总用电量达到761KW ,使用变压器供电,P变=(1.05×P计)/cosф=1.4 P计=1.4 ×761=1065(KVA)业主在现场提供三台变压器,总负荷为1060KVA,基本满足施工要求。
(4)配电线的选择现场三台变压器,分别配线,按照最大的500KVA变压器配线考虑,简化公式计算,I=2×(P变/1.4)=2×(500/1.4)=714(A)现场配置4股BX型铜芯橡皮线,标称截面面积230mm2,持续允许电流=4×230=920A>714(A)。
可以满足供电需求。
5.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5.1.施工流水段划分地下结构施工以图纸设计后浇带分为13个大的流水段。
地上标准层结构分流水段要求如:1#楼分为4个流水段,2#楼、3#楼各分为4个流水段。
地下结构施工流水段划分布置图如附录9.8图。
地上结构施工流水段划分布置图如附录9.9图。
5.2.大中型机械设备选择5.2.1.塔吊选择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选用两台QT80G塔吊,一台波坦QT80F塔吊,臂长幅度50m;一台QTZ125塔吊,臂长幅度60m。
塔吊布置位置参见施工平面图。
QT80F塔吊,及波坦塔吊(QT80G)基础尺寸:5000*5000*1350。
QTZ125塔吊基础尺寸:5000*5000*1600。
地基天然承载力320KPa;1#楼QTZ125塔吊塔基顶面标高在工程结构桩基承台下50cm。
2#楼两台QT80F塔吊,2-1塔基底面标高与主体地基持平。
2-2塔基顶面标高在工程结构桩基承台下50cm。
3#楼波坦塔基顶面标高在工程结构桩基承台下50cm。
塔吊安装自由高度45m,第一道附着安装高度不大于30m,塔吊中心距附着距离主体结构6.0m,附着锚固区设在剪力墙上,或者楼板面上,锚固区设置6根1.8m长,直径14mm的HRB335钢筋加强,间距20cm,双层双向。
5.2.2.混凝土输送泵的选择本工程2#楼配备一台HBT80混凝土固定地泵,1#、3#楼分别配备一台HBT60混凝土固定地泵,基础底板浇筑混凝土补充采用2~3台臂长40~60m 的汽车泵,地下负二层、负一层结构浇筑混凝土每次补充采用一台臂长40~50m679.0125.0606014.34302=⨯⨯⨯⨯12t t V ()21001.00.3⨯-S 汽车泵。
混凝土固定地泵布置位置见总平面图。
一台HBT60混凝土地泵输送混凝土,低压最大排量60m 3/h ,高压小排量为30m 3/h ;混凝土出料口最大输出压力为(高压/低压)15.7/7.7Mpa ,按照低压工作状态,混凝土坍落度s =180mm 分析,理论最大水平输送距离:Lmax =Pmax/ΔPh = =855(m )其中ΔPh ==9(Kpa )(K1粘着系数= (Pa )=1.2(Pa ), K2速度系数= (Pa/m/s )=2.2(Pa/m/s ); 一般取0.3,α为径向压力与轴向压力之比,一般取0.9; 为管内混凝土平均流动速度,按照每小时完成30m 3推计,V = (m/s )) 地泵的输送管管径为Ф125mm ,出料口锥形管为150转125,管与管连接采用双盖式紧固件。
水平布置长度约30m ,(水平长度≥h/4=70.2/3=23.4m ,符合要求。
)出料口端部安装于角钢固定支座上,水平管向上使用R=1m 的弯管,用角钢固定于首层地面上。
楼层预留上行泵管每层留置180×180洞,泵管固定采用木锲。
泵管最大输送水平距离核验:L=L 锥形管+L 弯管+L 垂直管+L 水平管+L 软管 =10+4×9+13×5+30+18=159(m )≤855m ,可行!5.2.3. 混凝土布料器选用本工程楼层混凝土浇筑作业面选用FB10-125型移置式布料杆架,人力操纵推动回转,使用方便,布料杆架利用塔吊转移到不同楼层不同施工部位,布料杆架的两节臂架均能自由转动,一节可回转360°, 一节可回转300°,最大工作幅度10m ,标准层浇筑混凝土作业时,每流水段浇筑混凝土时移动次数最多2次。
5.2.4. 施工电梯的选择本工程选用5台北京京港SCD200/200型施工双笼电梯,梯笼尺寸3×1.3α⎪⎪⎭⎫ ⎝⎛⎥⎦⎤⎢⎣⎡⋅⎪⎪⎭⎫ ⎝⎛++V K K 1221t t 1r2()21001.00.4⨯-S 36109107.7⨯⨯×2.7m,乘员数12人,有效载重量2吨,最大提升高度100m,起升最大速度0.6m/s,塔架结构800×800矩形断面,塔架标准节高度1.508mm,齿轮传动方式。
主体结构施工到4层后,开始安装使用施工双笼电梯。
双笼施工电梯的附着每隔6m安装一道,最顶端的自由高度7.5m;双笼电梯布置的位置参照施工平面图。
1#楼设置一台施工电梯,位置在楼内公共走道的最西端。
2#楼的两台电梯分别设置在“2-14”轴,“2-36”轴与“2-M”轴相交处角落。
3#楼的两台电梯分别设置在“3-13”轴,“3-38”轴与“B-H”轴相交处角落。
5.3.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顺序及方法5.3.1.施工测量5.3.1.1建筑定位放线(1)进场后,技术部对各红线规划坐标桩首先进行复核,采用极坐标测角、读距,闭合检查,确保主体建筑在红线规划范围内。
(2)施工测量平面控制网的测设:根据复测完的红线坐标桩,以及测绘院提供的楼座定位坐标点,建立本工程统一的平面施工总控制网。
(3)由总控制网,分别测设各楼座的轴线,并在基坑开挖面以外的,临近固定建筑物上作出红色标记三角。
(4)本工程场区定位测量仪器选用BTS-3082C型智能电子全站仪,仪器使用前必须送交法定计量检测部门进行严格的校验。
5.3.1.2地下结构测量放线认真熟悉基础结构施工图纸,选择、确立基础放线的顺序。
在基坑开挖前,将测绘院提供的楼座定位点沿纵横轴线方向引测到基坑开挖区域以外固定建筑物上。
基坑开挖成型后,在基坑顶面采用俯视投测法,将楼座定位点采用交汇测设法投测到基坑内。
在基坑内对楼座定位点进行复核测量,检查各点之间的相对夹角和距离。
选择纵横两个方向可以通视的轴线为局域图纸直角坐标轴,以基坑内的楼座放线点为依据,采用极坐标法测设局域图纸直角坐标轴,在此基础上继续测设剪力墙、柱、地梁等各细部尺寸线。
基础放线过程中注意对建筑物基础的边线、集水井、电梯井位置线校核。
基础底板放完线后,及时请监理工程师验线,验线时以两个原始放线点为基点,采用极坐标法,任意抽检两个细部轴线的交汇点,测角、测距均符合要求,方可进入下道工序。